首頁 > 散文 > 網絡散文 > 折枝楊柳話離別

折枝楊柳話離別

手機:M版  分類:網絡散文  編輯:pp958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校園的楊柳樹冒芽了!-

  這,我今天偶爾才注意到的景色一下子便攝住了我的魂魄。-

  習慣了她們冬日裡那赤裸裸,光禿禿着枝條的樣子,現在猛然間的從那厚實的樹皮表層竄出的幾點嫩綠的葉芽,讓人眼前一亮。不覺間,校園裡竟然泛起些許意想不到春意,看樣子她們是迫不及待了,即使耳旁的疾風依然肆無忌憚的吹打着校園,空氣中也仍然充斥着細微的泥土,灰塵。可是她們不在乎,更加不以為然。依然我行我素獨自的綻放開來,你看那尚且稚嫩的綠色,顫微微的在風中抖動着,似乎在昭示着無窮的生機與頑強。心裡不禁由然升起一股敬意。冰封一冬的湖水重新泛起了漪漣,沉寂一冬的“死樹”,緩緩的在溫潤春風的撫慰下吐納出了新芽,我是該感慨柳樹的堅毅頑強,還是造化的偉大與神奇呢?-

  也罷,無論是柳樹,抑或是自然。無可否認這是一個充滿奇迹和美的世界。我很欣慰有了一雙發現她們的眼睛,她們的蹤影遍布了校園的每個角落,也許她會在你潛心上課的時候,不經意間鑽出個頭兒,讓你一陣驚異,接着又是一陣唏噓;又或許她會在你上下學的某個小道上準時恭候,招呼你的大架,讓你感到無比溫馨;就連籃球場邊也不乏她們綽約多姿的倩影,倒垂的柳枝迎風飄揚,如若一位出塵脫俗的仙女手持綵帶追風而舞,時而高揚,時而低徊,時而靜若寒蟬,時而動如飄絮。這是她們在為球場上的健兒們歡心鼓舞呢,你看到了那飄逸的舞蹈嗎?不正是這個比賽場邊最優美的啦啦隊嗎?-

  誰說不是呢。-

  我正沉醉於這一點嫩綠所帶來的喜悅與生機時,視線中卻闖入了一顆羸弱的楊柳,她孤零零的蜷縮在河邊的一角,旁邊就是一座石橋。枝條無力的搖擺着,顯得有些凌亂。駐足遠望,心裡頓生幾分憐惜。也許在如此氣氛下,遇見這麼一顆楊柳有些弗意。不過我還沒有顯現出沮喪,或者說我對她產生了一點探究的慾望。我放輕腳步靠近了一點點,像是接近一個陌生的孩子。她並沒有太多抵觸,反而略顯安逸,也許她知道我並無惡意,也許她正沉浸於自己的世界,想着什麼。走近后,我靜默的站在她身旁,腦海中不斷浮現出一些若即若無的畫面。突然間我想折下一支柳條,沒有作別的人兒,沒有滿腹的離愁別緒,只是一瞬間的衝動。我知道一旁的石橋不是昔日車水馬龍繁華似錦的長安灞橋,這楊柳也不是崔鶯鶯手中贈別給張生的楊柳。可是,此情此景又怎能不令人浮想連篇,神遊古今呢?-

  古人大都鍾情於將“柳”和“離別”聯繫起來。原因之一大概就是“柳”諧音為“留”吧。在離別之際,贈上一支楊柳,即含有惜別不舍的挽留之意,又不乏古代文人向來所追求的含蓄之美。最早記載將楊柳與離別聯繫起來的恐怕應該是《詩經》里的那句膾炙人口的詩句:“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其中依依楊柳與離別並未有實質性的關聯,僅作為一種背景襯托離愁別緒之用。當然,又有誰知道這可有可無的一次襯托卻開啟了一段“楊柳與離愁”的詩詞時代。-

  “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大概我們的祖先認為離別乃是人“愁”的根源所在。所以將人內心裡的秋天歸結為離別造成的,不可否認,這種說法具有比較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同時也給人以無限遐想的空間。如此說來,楊柳的登場也就具有一定的歷史必然性了。試想:在一場離別大戲中,送行者既已無計留人住,悲痛絕望之際,環顧四周,是那十里長亭,亭邊還拴有一匹瘦馬正在有一口沒一口的啃着地上稀疏的綠草,經殘陽潤色過後的古道顯得尤為悲壯。這時,一顆青青的楊柳突然闖入她的視線,絲絲飄動柳條給這幅場景注入了些許生機,也留給了送行者一絲等待的期望。於是她順手摺下一條楊柳枝,贈與離人,聊表寸心。是以十里長亭,灞水橋旁,陽關城外都不乏她們的瀟洒飄逸的倩影。她們的美或許只為見證一次次傷心欲絕的離別。千年間,多少淚珠滋潤了她們,這滄翠才會顯得別樣的凄美。-

  回看柳永:“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臨行無語凝噎,十里長亭內外儘是離愁別緒,可堪回首?不堪凝視,今後奈何“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人去亭空,遺恨飄蕩在這十里小道上,空餘悲切。我想柳永臨行時刻,手中應該執着一支像這般的柳條。她送的,所以十里亭旁也站着一顆這般羸弱的楊柳樹,注視着這場別離。她贈與離人一支柳條,同時埋下一粒種子在她心裡,待到人去樓空,種子便萌芽,也許再聚之日,已是柳絮漫天。-

  再看:“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這首清新脫俗的詩句給人的感覺總是隱約可以看到青青的柳色,陽關城外還瀰漫著一股雨後特有的芬芳之氣。此時,忽然聞的樓上唱起了一首陽關曲,幽怨,雖不及王維的那句“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宏偉大氣。但是細細品來,卻別有一番風味。若將這離愁三分,一分柳絮,一分哀怨,還有一分則是留給讀者的。-

  還記得吳文英的一句詞中曾寫道“樓前暗綠分攜路,一絲柳,一寸柔情”。讀完之後更是覺得妙不可言,一絲柳,一段情。那麼千條柳絲,豈不是萬般風情。如此看來,那千絲萬縷的柳條恰如人生在世頭頂所生有的三千煩惱青絲一般。讓人又愛又恨,不能自拔。-

  再如李白所寫道的:“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真可謂是:一首洛城折柳曲,半生浮塵故園情。想必李白的家鄉亦是柳絮之都,不然何以耳聞折柳曲,心向故園春。一曲柳詞唱遍神州大地,一種別緒擾亂他鄉客子。正如季老所寫道“風景信美非吾土,回望天涯胡不歸?”這種羈絆又豈是距離所能阻斷的。-

  回過神來,我深情的望了一眼這顆羸弱的楊柳樹,又伸手撫摸了她那倒垂的絲絛。心中湧起一陣悸動,難道這就是所謂的靈感?

您正在瀏覽: 折枝楊柳話離別
網友評論
折枝楊柳話離別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