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朱埠頭
手機:M版 分類:現代散文 編輯:pp958
今景德鎮市壽安鎮朱溪村,古名朱埠頭。從明朝開始約有400多年歷史。曾是一片荒地,周邊連綿起伏的山,歸屬樂平人士。該村的寧姓祖先從安徽青陽遷來,到此替樂平東家看管竹林。竹子是漫山遍野,竹桿挺拔,枝葉婆娑。祖先年輕力壯,體格魁梧,東家第三女被其深深吸引。她以身相許,毅托終身。甚至私自偷來此處山契,送給祖先以示愛情。既然木已成舟,生米已成熟飯,無奈的東家只好默認。於是,這兒有了房子,屋頂炊煙裊裊。祖先先後生了三個兒子,分別取名為開一、開二、開三。後世由此三房繁衍分支而來。朱埠頭之名何來?
原來此地多石灰岩,人們充分利用這一老天賜予的取之不盡的資源燒石灰,名聲遠揚,鄱陽、都昌等地都走水路到這運石灰。當年村前的朱溪河波光蕩漾,倒映着山影樹綠,白雲在水中漂移,是船來帆去,一片繁忙熱鬧的景象。船停泊的碼頭,用來壘砌的大石頭是鮮艷的硃紅色,因此得名。
令人嘖嘖稱奇的地形
有機會你到朱埠頭走走看看,你一定對它的地形感到驚異。村子很大,住戶很多,房子多由亂石藉助石灰等粘結壘砌而成,本色外露,不作粉刷,屋頂覆蓋黑瓦,飛檐翹首。街巷很窄,四通八達,密如蛛網。俯瞰之下,偌大一個村落似端坐在一個坐北朝南的巨型的太師椅上。
背靠山,左右兩邊是山,但山勢不算高峻,卻是林木鬱鬱蔥蔥,村前是水運便利的朱溪河,以及河岸那邊開闊的沃野,田地星羅棋布。
地形的來由有個流傳甚廣的傳說,說是埋葬祖先的時候,正是大年三十夜。外地來了個地仙,樣貌奇古。朱埠頭人以飯食熱情款待,還周到的安排住宿。第二天地仙離村時,在一座老屋前,東瞧西看,辨別方向,放了一把椅子,然後匆匆離去。村人困惑不解,有年長者頗覺其中有蹊蹺,連夜追趕地仙,諮詢緣由。地仙回答說:回去看看椅子是否挪動了位置,沒有的話,可如此如此這般。村人回頭一看,椅子紋絲未動。於是按地仙的點撥,在村口建了三門,三門前各掘一口井,在村后北山挖掘日月兩塘。兩邊有堰,雨水充沛時,街巷成了潺潺溪流,說是活水洗金街,是好兆頭。從此,朱埠頭日漸興旺,人丁旺盛,財源滾滾。據說高峰時擁有萬畝水田,一家多的有幾千畝山、田,財主頗多。
這引起了鄰村某些人的嫉妒,以私造山門、霸佔三都,蓄意謀反的罪名,私下告到朝廷。霸佔三都,是說當時壽安分為長山都、南市都、安田都。它們各有行業,不能越軌。如長山都人燒釉灰,南市都人燒石灰,安田都人燒木炭。朱埠頭人卻兵分三都,什麼行業都有人做,可謂“小三都”,犯了忌諱,破了規矩。朝廷便在一夜之間封了二門,填了兩口井,後山只留月塘,作為救火塘。讓人不無遺憾。
鐵面無私殺人禁山
朱埠頭周邊是山巒連綿起伏,山雖不高,卻林木茂盛。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有些村民便打起了林木的主意。外姓是不敢造次的,因為寄人籬下、人單勢孤,需加以收斂。倒是少數寧姓家裡窮得叮噹響,死豬不怕開始燙,偷偷上山砍柴賣。抓住了,卻拿他無奈何,因為無錢可罰。村裡經過議論、商量,想出了應對之策,即買柴者一般家裡富裕,在這方面做文章。一經證實,罰買家擺酒幾十桌,全村老小都是客。於是無人敢買柴,以達到封山之目的。
不想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那些刁民又去偷木料賣到外面去。年邁的族長不想山林毀在自己手上,成為千古罪人。於是吃不香睡不安,皺着眉頭苦思良策。有一天,村裡設宴請酒,席上昭告全村人不準上山亂砍濫伐,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且借時組織了護林隊。之後還是有人頂風上山,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被捉住后,全村嘩然,原來該人是族長的孫子。有老人說,這是族長用的苦肉計,無奈之招,但很多人不信族長有如此殘忍。或許是別有用心的人背後唆使這個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傻小子,讓族長難堪,等着看好戲。族長當眾顫顫巍巍作出了艱難的決定,滿布皺紋的眼眶裡,細心的人們看到了淚光。老人的孫子被處死了,血隨着溪水流淌的很遠,環繞着山林。村民被族長這種鐵面無私、大義滅親的舉動所震懾。破壞山林的歪風終於被阻止了,朱埠頭周圍的山林得以保護,造福子孫。
奇山福地出賢人
朱埠頭的史上,可出了不少名人,老人是津津樂道。如二十世紀20年代,寧瑞槐曾是江西省參議員,后在景德鎮法院供職。30、40年代的寧紹瑛,是清末秀才,是蓮社會員,曾任浮梁學政。再如寧少白,清末秀才,是村裡族長,德高望重治村有方,村裡是秩序井然,民風淳樸,家富人旺。當時,樂平橫路村與上河村為爭山發生衝突,最終釀成村民毆鬥的惡性事件。後來上河村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想息事寧人,找合適人選和解此事。他們找到了朱埠頭,懇請寧少白出面。寧少白和樂平知縣是同科,較為熟識,於是讓人拿名帖,拜訪知縣稟告此事。結果得到了知縣大力支持,派大批衙役助陣幫忙,再憑寧少白的威望及能言善勸,很快平息了這一事端,避免兩村更多人流血傷殘,避免兩村結下不易化解的仇怨。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雍正年間的寧之善,他進士出身,與當時一姓金的狀元是同窗,金狀元后遷住古窯。寧之善一直在外為官,曾任河北棗陽縣知縣,曾任安徽休寧知縣。曾經奉詔上京面聖,御賜四個燈籠,上有御筆親題的四個大字:“欽賜敕命”,分別寫在四個燈籠上。每當家鄉過年,村民便迎請燈籠,一路上用篙子挑着,路人紛紛讓道,頂禮膜拜。然後在村裡高聳的門樓上高高掛起,那情那景真是一大盛況。後來寧之善在宴席上,親眼目睹一位官員剎那間人頭不知去向,血流如噴泉,說是血滴子所為。雖說寧之善為官一向清廉,但此事對他觸動很大,可能認為官場險惡,於是毅然辭官還鄉。他曾親書一副對聯,以示己志:“侍宦十年只獲貧藻祭主考,為官百里留得勤儉訓兒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