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情畫意中的賽里木湖
手機:M版 分類:寫景散文 編輯:pp958
詩情畫意中的賽里木湖 標籤:雨中的樹
我喝了碗奶茶便悉數起了詩情畫意中的賽里木湖。
賽里木湖海拔高度2073米,比著名的高山湖泊天池還高,是新疆海拔最高而又面積最大的高山湖。她的周圍綠草如茵,牛羊成群,炊煙裊裊,自古以來就是優良的牧場,也是商旅過客和遠征將士,由天山北路出入伊犁河谷,東去長安、洛陽,西去波斯羅馬的必經之路。凡文人墨客們路過此處,也留下不少優美的文字和詩句。
—
看着客人們靜靜地聽我敘說,我越加認真起來,加重了語氣說道:
“據專家考證,最早在賽里木湖留下詩文佳句的是西周的周穆王和西王母娘娘。據說,周穆王是個大旅行家,他曾乘坐駿車從中原出發,千里迢迢,沿天山到瑤池來會見當時西域各部落聯盟的女首領西王母娘娘。這個所說的“瑤池”就是我們面前的賽里木湖。當時,西王母娘娘在這裡舉行了盛大的歡迎大會,哈哈……請允許我通俗一點,用現代人通用的官方語言“盛大的歡迎大會”來形容我想像中的盛況。呵呵……旋旎無比的賽里木湖風光,使周穆王樂不思蜀了,當然,也被西王母美麗的姿色所打動。但由於國事繁忙,在他手下人一再催促下,周穆王不得不離開。西王母娘娘也被周穆王的痴情所感動。在周穆王離開的時候,留下了這樣依依不捨的詩句:
白雲在天,山陵自出;
道里悠遠,山川間之。
將子無死,尚能復來?
周穆王聽了深為感動,即席唱和:
子歸東去,和洽諸夏;
萬民平均,吾顧見汝。
比及三年,將復而野。
令人遺憾的是,三年以後,周穆王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再來會見西王母娘娘,只留下這兩首千古傳誦的佳句,給予人們無限的遐想。”
“郭主任,我們到天池時那裡的人說,周穆王與西王母娘娘相會是在那裡。青海的人說,周穆王與西王母娘娘是在青海湖相會的,到底哪一個比較準確?”
我心裡真是佩服藺秘書長的廣博的見聞,猜想他可能是學歷史的。
“藺秘書長,你一定是學歷史專業的吧?”
“沒錯,是西北民族學院歷史系畢業的。”
“那你一定知道,瑤池到底在西域的什麼地方,史書上並沒有詳細的記載,就是相會的具體情況也沒有明說,對吧?”
“是的。”
“所以千百年來,史學家門一直爭論不休。以我看,至於到底在那裡並不重要,每當你到了西域,遇見了這樣美麗的‘瑤池’的時候,你能想起三千多年前的周穆王與西王母娘娘說不定就是在這裡相會的,並且能進一步喚起你一些美好的遐想就可以了……不過,以我之見,天池在孤獨的深山裡,且地域狹小,交通不便,不大可能是相會之處。青海湖古時人煙稀少,氣候惡劣,也不大可能。唯有西域——賽里木湖。這裡是古絲綢之路的要道啊。而且西域與中原來往很早。據說,黃帝的妻子,那個教人民採桑養蠶制衣的西陵氏祖,就是西域人,也就是我們新疆人。”
二
“噢,這倒也是。那麼,以後的呢?從那以後還有什麼詩文佳句嗎?”
“藺秘書長的興趣真是廣泛。呵呵……以後有清晰的文字記載的就是成吉思汗時期的丘處機了。”
“呵呵……郭主任一下字把兩千年的歷史給減縮掉了。”
“哈哈……那是。因為就我所具有的那點知識,我沒有看到這期間有那些文人墨客在這留下什麼詩詞佳句。張騫來西域后,人們知道這裡是烏孫國的故地。烏孫人是今天哈薩克人的祖先之一,漢以前他們主要生活在河西走廊一帶,就是你們現在的甘肅。後來為匈奴所迫,到了伊犁河流域。他們放牧養馬。他們培育的馬漢武帝稱之為西極馬,他曾有詩曰:
天馬徠兮從西極,經萬里兮歸有德。
承靈威兮障外國,涉流沙兮四夷服。
但漢武帝為了聯合烏孫打擊匈奴,把十八歲的江都王劉建的女兒細君公主下嫁給了烏孫王七十歲的獵驕靡。獵驕靡死後,按照烏孫人的習俗,細君又嫁給了繼承王位的獵驕靡的兒子,並生有一女,但不久夭折。可憐的細君由於不服水土,身體柔弱,加之幼女夭折,她在烏孫度過了五年便去世了,年僅二十三歲……”
“噢,什麼都沒有留下?”
“留了,留了一首詩,我稱之為千古絕唱《黃鵠歌》: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遠托異國兮烏孫王。
穹廬為室兮氈為牆,以肉為食兮酪為漿。
居常土思兮心內傷,願為黃鵠兮還故鄉。
這首詩收錄在《漢書》中,當年在長安城廣為傳唱。其實在烏孫王獵驕靡死後,細君是不願意再嫁的,據說她捎書傳話於漢武帝,漢武帝讓她為了國家社稷,按烏孫的習俗來辦。所以她才又下嫁給獵驕靡的兒子的。可是……”
我說到這,忽然說不下去了,因為我發現大家默不作聲,有的人眼裡還噙着淚花,不知是因為細君的那首詩,還是因為細君不幸的遭遇……
“細君當年來過這裡嗎?”
“我無從考證,因為我不是歷史學家。但我想,細君當年生活過的地方就是現在的伊犁河穀草原.包括現在在哈薩克境內的巴爾喀什湖和在吉爾吉斯坦境內的伊塞克湖。當然也包括現在的賽里木湖,她肯定來過這裡。據說老烏孫王很喜歡她,把她當掌上明珠一樣,肯定會帶着她四處遊歷,以解她的思鄉之愁的。而且我想,任何人來到賽里木湖都會因為驚喜於她的美麗和博大而忘卻一時的煩惱或痛苦的,可是細君不行......”
“郭主任一會像是歷史學家,一會又像是文學家,哈哈……”藺秘書長這一說,大家都從剛才的沉悶中緩過氣來,哈哈大笑起來。一會,又興緻甚濃地要我講下去。
三
我咕咕地喝了一大碗奶茶,品了品奶茶的余香,接著說了下去:
“漢以後,中原地區大亂,數百年難以平靜。這期間,史書上沒有詳細一些的記載。只是到了偉大的唐朝,西域與內地的聯繫才又進一步緊密起來。就我所知,唐朝的著名詩人駱賓王、王昌齡、岑參、李益等,都來過西域,留下了雄奇美麗的詩篇。至於他們來沒來過伊犁河谷,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李白的童年就是在伊犁河谷度過的,郭沫若說他就出生在巴爾喀什湖畔的碎葉城,前兩年有記者去那裡去採風,那裡還存有唐朝時遺留的城堡的痕迹。只是那裡的人怎麼也不願意相信。但我相信,你們看看,中國幾千來的文學史中,有哪一個詩人像李白那樣豪放自由洒脫浪漫呢?沒有,只有李白。為什麼,就因為李白身上擁有了西部人的性格特點,所以他寫出的詩才有巍巍天山豪情雪的色彩。所以我建議你們到了伊犁后,多喝些伊犁河的水,喝了說不定都能寫幾首像李白那樣的詩句來的。”
我的話剛一落地,大家哄然大笑起來。
四
大家笑過之後,我又接着話題講:
“唐朝之後的宋朝,雖然文化達到了又一個頂峰,但由於它的懦弱和偏安一寓,中國再沒有強大起來,說明中國古代文化在唐朝時期就已經完成了它的使命,應該在那個時期就進行更新才是。當然,這是另外一個話題。
蒙古民族是一個偉大的民族,她給中華民族的發展注入了新的血液。當年成吉思汗憑着他的雄才偉略建立了廣袤的蒙古汗國,他急需宗教力量來統一安撫各個民族。而長春真人丘處機是當時全真教的精神領袖,在中原一帶有着廣泛的影響。他當時應成吉思汗的邀請,由山東經蒙古、新疆前往撒馬爾罕,路過賽里木湖,被賽里木湖的清澈和蔚藍所吸引,他稱賽里木湖為“天池”,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一泓湖水。他的弟子在《長春真人西遊記》中描述此湖是‘方圓凡二百里,雪峰環之,倒影池中,師名之曰天池’之後,賽里木湖隨着《長春真人西遊記》這本書而為天下的讀書人所知曉,自然筆墨詩文就多起來了。這些,恕我不一一列舉了。
進入現代文明社會,著名的老作家碧野描述過它,我上中學時讀過他的一篇散文叫《天山景物記》,那上面就對賽里木湖作過非常美的描述。上海作家趙麗宏八十年代初寫過一篇散文叫《賽里木湖印象》,我們新疆的大詩人周濤寫過一首詩叫《賽里木湖的傳說》……”
“郭主任,與你講的傳說一樣嗎?”
“哈哈……不大一樣,那是詩啊,特別的美。我記得頭一句就是:‘這湖水,是深藍深藍的/像是誰在碧波里倒進了濃墨/牧民說它是草原的眼睛/那眼神啊/真是深不可測!……”
“郭主任,我們看你像學歷史的,又看你像是學文學的,這一路上我們看你一直比較沉穩,辦事細緻周密,政治素養也比較高,現在看來,你又像是個作家和詩人。沒事,說說吧,大家都是自己人,說完了出去就忘了。”
“哈……”我大笑不止,不知說些什麼好。最後我只得說:“我是師範學院畢業的,學的是漢語言文學,當過許多年老師。說故事是我的強項。我業餘時間的唯一嗜好就是讀書寫作,最早寫詩,後來主要寫散文。”
“出版過集子嗎?”
“出版過一部散文集《遠逝的牧歌》,28萬字。”
“寫過賽里木湖嗎?”
“沒有。”
“為什麼?”
“賽里木湖太美了,太神奇了。小的時候我就聽大人們說,賽里木湖神奇無比,誰也不敢靠近它。說是最深是90多米,但誰也說不準,因為稍微到湖中間一點,所以的儀器都失靈,測不出來.據說上世紀五十年代有蘇聯專家乘汽艇考察賽里木湖,走到湖中央,給湖水吸了進去。後來再沒有人敢靠近它。所以我對它一直很敬畏。而且長大后我知道有那麼多的文人大家寫過它,我那敢啊。給你們瞎說一下還行。”
“郭主任,別那麼自賤,就把今天說的寫下來就行,保證有許多人愛看。”
“是嗎?哈哈……”
五
“郭主任,問最後一個問題,賽里木湖的水為什麼那麼藍,湖水裡有魚嗎?”
“賽里木湖呈卵圓形,是一個內陸湖。千百年來,過往的文人墨客,將軍征夫,留下了不少記載,可是仔細閱讀這些文字的時候,有一個相同處,就是湖中是死水一潭,沒有魚蝦遊動,沒有水鳥飛翔,也從來沒有看到白帆點點,漁歌互答的情景。為什麼?因為湖中沒有魚蝦。近代考察的結果是:賽里木湖周圍的山地均由古生代岩層組成,其中不少地方上是石灰岩出露,因而潛水和裂隙水溶入了大量的碳酸鈣,這也是導致湖水為什麼那麼晶藍、清澈的主要原因。賽里木湖因水中含鹽量較少,屬微鹹湖。但在靠近湖岸的幾百米處,由於有較淡的潛水注入,浮於湖水上層,因此牛羊都能飲用。特別是在湖的東面,潛水量大,那一帶基本都是淡水。因而自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人們在湖中進行冷水中試養鯉、鰱、鯽、高體雅羅魚、貝加爾雅羅魚等,已成功繁衍開來。所以現在天鵝、斑頭雁、白眉鴨等水禽成群嬉戲啁啾,充滿了盎然生機。”
說到這時候,飯菜端上來了。有野韭菜、野青菜、野蔥等,均是綠色食品。服務員說是賽里木湖周邊草原上野生植物。還有魚,是賽里木湖放養的冷水魚——高白鮭。大家嘗了幾口,便紛紛稱讚可口好吃。特別是那高白鮭,肉細,味香,耐人細細咀嚼,口中余香久久不去。
“可惜,當年細君姑娘要是吃到這樣的魚,她或許就不會死的那麼早了……”
不知誰說了這樣一句話,大家紛紛放下筷子,長久地默不作聲。
哦,歷史啊,就是這樣神奇,這樣滄桑,這樣讓人悵惘不盡,這樣讓人沉思綿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