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寫景散文 > 西安印象

西安印象

手機:M版  分類:寫景散文  編輯:得得9

  提到西安,你會想起什麼?是兵馬俑,秦始皇陵,大雁塔……還是其他的什麼?我在想,所有沒有到過西安的人對西安的了解也不過如此。以為這些就可以代表西安,代表西安十三朝古都的歷史。

  記得第一次到西安,對他沒有什麼印象。因為當時為了中轉火車,在西安車站下車后,穿過厚厚的城牆去吃了一頓飯而已。對西安的認識,僅是有高大灰黑的城牆。

  今天終於有機會再次接觸西安,走近西安了。一進入西安城內,看到它的建築,看到它的布置,你就感覺到西安是一位精神矍鑠`的老者,它以廣闊寬大包容的心迎接着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朋友告訴我們,在西安很不容易迷路。因為西安是四四方方的一座城,彎曲九拐的岔路很少,幾條筆直的大道橫貫東西南北。果然如此,西安的街道都非常寬闊,在路兩邊人行道旁都種上了高大的喬木,好象是楓樹,站在路中一望,彷彿能從這端望到那端。在西安你問路,熱情的西安人總會告訴你:往東一直走,到岔路往北邊拐,或者往南走就到了。這樣的回答對於我等不辯東南西北的人來說不得不是一種折磨。

  內地的人常以看見外國人而稀奇,可是在西安,只要你願意,在任何一條大街小巷都可以看見各種膚色的外國友人。他們似乎已成了西安的一份子,有的悠閑地散步,有的狂吃路邊的小吃,有的着急地擠公交車,有的奔赴各旅遊景點……

  西安是有着十三朝歷史的古都,又以唐朝為最盛。看西安的建築,現代化的高樓大廈之間總會有唐朝時代的建築模式:紅牆,黑瓦,雕花的窗戶,格外給人不一樣的賞心悅目的感受。

  到了西安,不得不說它的小吃。可是小吃我卻不敢恭維。有人說到西安如果不吃賈三灌湯包的話,那就等於白來西安了。慕名而去,高朋滿座,好不容易等到兩個位置,迫不及待的要了包子。端來一看:癟的,瘦小的的包子躺在松針上,跟我們當地的小籠包子沒什麼區別,哪有傳說中的神氣呢。放入口中,除了肉餡多一點外,味道和其他包子似乎沒大的區別。湯呢,聞名的灌湯包,怎麼會沒有湯呢?不會只是夾包子時皮破了流走的那點湯吧?如果是,那麼賈三灌湯包也不過耳耳。和人們吹噓的一些風景區一樣,到此一游,不過如此。

  西安不言語,任由大家評說。

  西安的名勝古迹實在太多,只能挑其中的幾個說說。首先說大雁塔吧。大雁塔的原址不在西安,而在印度。說起它的來歷,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呢。傳說佛主的弟子在做功課的時候想試一下佛主究竟靈不靈驗,就想:如果現在有肉吃該多好啊。恰好此時天上飛過一群大雁,就掉了幾隻大雁在那個弟子身旁,把弟子嚇到了,連忙懺悔。後來就在大雁落下的地方建起了雁塔。唐三臧去印度取經回來后,也依樣畫葫蘆,在西安建了雁塔,並擔任了第一任主持。他的許多經文都是在這兒完成的。在雁塔前加上大字,是為了與小雁塔區分,同時也是為了顯示這塔的特點:高大健壯。一共有七層,每層有九米高,相當於現代化建築的21層樓房。雁塔的外觀是灰黑色的,高高的矗立在寬闊的廣場中央,成了西安的標誌性建築。聽說站在塔上可以縱觀西安全景。但我們沒有福氣,因為塔在5。12地震中受到一定程度的毀壞,正在維修,謝絕參觀。

  再說秦始皇陵吧。這真是一個龐大的建築!《阿房宮賦》寫盡了它的奢華與闊氣。一個人每天使用全國人口的三分之一的勞動力,花費近四十年的光陰為自己建造的陵墓,可以想象它的巨大無比,華麗無比。也許就是秦始皇當時都城的縮影,生活的模仿,秦始皇陵佔地一萬六千多平方米,陣容強大的兵馬俑僅占陵墓的萬分之三點五!如果秦始皇陵的地面部分沒有被燒毀的話,那該是一座多麼宏偉壯麗的都城!也許比埃及的金字塔更能聞名於世吧?而地底部分也根據史書的記載把始皇帝的一生的功績都展現了出來,可以想見中國2000多年前的強大與霸氣!正如一篇文章《2000年前的中國》中所說的那樣:我驕傲,因為我是人,是男人而不是女人,是中國人而不是其他國家的人!我想,我能體會作為那時的中國人的自豪。可是後來以及現在呢,中國人怎麼不以為榮反以為恥了呢?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一個問題。

  秦始皇陵冢是一座高達120米的人造土堆,全是從異地——咸陽等好幾個地方用人工配製好土,再運送過來的。當時的土冢上是寸草不生的,因為秦始皇害怕樹根會鑽進他的身體里。能在陵墓周圍種上一棵樹的都是些達官貴人。後來經歷了2000多年的風風雨雨,土冢上還是長滿了草和樹。現在我們看到的滿山石榴樹是1976年陝西政府組織人民種上的。在石榴成熟的季節,如果要吃一個始皇帝陵冢上的石榴,沾一點靈氣,得掏十塊錢呢。當地農民們非常感謝始皇帝,因為始皇帝給他們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有力地改善了他們的生活,讓他們迅速地致富。

  兵馬俑如同導遊說的那樣:不懂的話,僅僅就是些泥人泥馬,沒什麼看頭。對一般旅遊者來說,觀后感的確如此。一號坑發掘了一大半,一個個步兵站得整整齊齊,手握兵器,彷彿只要一聲令下,就可以開赴前線。這些泥人都梳着向右的髮髻,據說這是右為大的標誌。臉上的表情各不相同,但似乎沒有看到一個愁眉苦臉的,他們為始皇帝效忠好像都心甘情願,也許這只是始皇帝的一相情願吧。二號坑是車馬坑,也就是駕戰車作戰的部隊。三號坑是現代的指揮所,是當時的幕僚坑。這些軍官的穿戴與士兵的大相徑庭:頭上有官帽,身上鎧甲更精緻,腳上都是腳尖往上翹的鞋。軍官的腹部都有些微微隆起,這是當時軍官待遇不錯的一個證明。或許將軍肚就是從這裡開始叫出來的吧?這些兵馬俑現在全身灰黑,其實剛發掘出來的時候他們都是彩色的。經過空氣的接觸,全都氧化了。要是現在展現在眼前的還是一個個彩色的徐徐如生的人與馬的話,那又該是一幅什麼樣的景象呢?

  最後說說驪山。導遊介紹說驪山像一匹正在奔跑的駿馬,所以秦始皇把陵墓建在了驪山腳下,唐玄宗也把他的寢宮建在驪山中。在被稱為夫妻樹的皂角樹上掛滿了遊客們所扔的寫着心愿的紅色布條。這兩棵樹樹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確是夫妻楷模,相伏相攜經歷人生風雨。在樹的對面,是夫妻樹曾經見證過那場悲苦戀情的主人公——唐玄宗與楊貴妃曾經居住過的地方——長生殿的遺址。只可惜現在已是荒草凄凄,哪裡能看出一點當年富麗堂皇以及凄婉清麗。物是人非,事過境遷,憑空給後人增添故事笑談罷了。

  驪山上的捉蔣亭是大家逗留時間最長的地方。那是一道怎樣的夾縫呢?又高又陡,稍不留意,就可能掉入前面的懸崖,不知可愛的蔣介石在那月黑風高的夜晚是如何躲進這夾縫的?幾乎來到這地方的遊客都要與這道夾縫合影,以至鐵鏈與石頭都被磨得光可鑒人了。夾縫右邊的石壁上寫了許多的句子,都是些國民黨要員的題詞,都在為蔣先生的狼狽開脫,雪恥。

  站在驪山上看山腳下的華清池,能看到華清池的全貌。一潭清亮的水中央一塊四四方方的平台。平台上有許多圖案,想象中應當是雕龍畫鳳才對。當時的俏麗佳人是如何楚楚動人的在那平台上載歌載舞,討得玄宗的歡心的呢?

  這只是我的東線一日游。

  2008-10-22

您正在瀏覽: 西安印象
網友評論
西安印象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