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寫物散文 > 斯民小學里的舊物

斯民小學里的舊物

手機:M版  分類:寫物散文  編輯:得得9

  到諸暨,不可不到斯宅;到斯宅,看過了千柱屋,看過了華國公別墅,看過當年胡蘭成避難的小洋樓,不可不去看看斯宅的百年老校斯民小學,不可不去看看斯民小學里蘊含斯宅地域文化、彰顯諸暨人文精神、至今保存完好的舊物。

  乍一看,斯民小學,有點象衙門,也有點象祠堂:第一道門台,不高,門額上是“斯民小學”,邵華澤的行書,整個門台外形,看去分明是記憶中撤縣設市前諸暨縣政府大門的格局――只看門台,不看題詞,這裡給人的純乎是舊式“衙門”的感覺;進得“衙門”,走過一條10來米長的甬道,是高高乎矗立的第二道門台(其實是在一幢兩層樓側牆上開的一道大門),非抬頭你就無論看不清匾額上竟然康有為還為這間房子題了五個隸字“漢斯孝子祠”――正是這匾額里的一個“祠”字,提醒你這裡抑是“祠堂”?

  步上台階,跨入門檻,看過內部設施:斯民小學也便成了實實在在的斯民小學:這裡是一所地地道道的學校,一個最理想的教書育人的好地方!

  從結構看,斯民小學依山勢按階梯分佈逐級而上分為前後四進。第一進是兩層樓的老房子,進門左轉爬上曲折的樓梯,樓上依次是斯氏文化研究室和斯霞紀念室;第二進也是兩層樓的老房子,掛着斯盛堂和行健堂的牌子,步入斯盛堂,裡面是校史陳列室、書法教學室,而行健堂則是名家書法展覽室及教職工書法創作室;第三進號稱“孝坤樓”,為三層新教學樓,1994年由台灣台富食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斯孝坤出資建造(據說,原先這一幢也是與一、二兩進一起建造相同格局的古色古香的教學樓,因為年久失修破敗不堪,成了危房,拆除後於原址重建);第四進是附屬性建築,為師生宿舍樓兼食堂。二、三兩進的二樓有古色古香的樓道相連,二、三兩進之間的空地,是師生集會的地方,一端立着“公誠勤恆”的校訓。斯民小學前後四進,新、老房子對峙,老房子襯托出新房子的現代和宏偉,新房子對比出老房子的古樸和精巧,人們特別欣賞的是老房子里無處不見的種種細節。比如,一些門窗把手,用了幾十年,還依舊吻合得這麼精準無隙;樓梯轉彎處那條優美的弧線,上樓下樓,給人一種舞姿翩然的輕盈感;還有過道一角的圓型氣窗,上面鑲嵌的彩色玻璃居然還是當年特地從日本進口的……這些老房子又歷史又藝術,應是諸暨市內保留下來不可多見的文物了。校園四周花樹繁盛,空氣清新,陣陣花香更兼聲聲鳥語,隨意在這裡走走看看,心裡頓時會拋開世間紛紛繁繁的種種煩惱,滋生出一種超然的寧靜和踏實、寬容和淡定……在這裡讀書,心自然靜,神自然清,書讀得進。

  問及斯民小學的淵源,果然,早先的斯民小學確是借了“孝義堂”宗祠的堂舍。斯民小學前身是象山學塾。相傳,斯姓先祖為漢代有名孝子,斯民小學建校之初,經負責財務的斯稚香提議,為有利於募籌資金,不用建校舍的名義,改用建孝子公祠的名義,名之曰:“漢斯孝子祠”。其題額是民國初年曾任浙江省火藥局局長的斯豪士請康有為題寫的,斯豪士為人豪爽,與康有為相交甚篤。庚子之變后,歷任湘、川等省地方官的斯仰止辭官回鄉,仰止急公好義,服膺教育救國,眼看象山民塾學生猛增,無法容納,一時“改學塾為新式學校”成了仰止的當務之急。他面諭時任象山學塾的三子斯旦(前中科院學部委員斯行健之父)着手籌備,於光緒三十年(1904年)初改“象山學塾”為“象山民塾”,變舊制私塾為新式學堂,開新學之風,學生驟至二百餘人。1905年正式宣告開辦新式學校,“以斯舉有德於斯民”,故名“斯民小學”。辦學經費以清涼寺、解空寺的寺產收入為基礎。1919年,斯民小學新校舍落成,背靠東泉嶺與五指山,依勢建築,層層遞升,曲徑通幽,前後三進之間廊廡迴環,古色古香、美輪美奐。斯民小學創辦之初的三任校長,兩位為晚清舉人,另一位為日本留學生,都是氣度儒雅的謙謙君子,受聘教員自然也須一襲青衫,學養深厚,德才雙馨,有君子之風。校方還請舉人徐道政撰寫歌詞作《斯民校歌》:“五指崢嶸太白東,上林文化孕育中。我輩同到光明地,快樂真無比!啟我本能迪我心,自勉自尊萬事成。願我少年振振振,努力向前進!”斯民小學一創辦,就先聲奪人,成為暨東各鄉學校之翹楚。《諸暨民報五周年紀念冊》(1924年出版)載文:“斯宅之象山民塾,尤得風氣之先”,“為諸暨有學校之始。”

  斯民小學自1905年建校起至1929年7月止,共有8屆106位畢業生,其中也有8位女生。在清末明初鄉村中,宣揚男女授受不親的舊觀念,斯民小學一開風氣之先,實行男女同校。學校以“公誠勤恆”作為校訓,校風嚴謹。斯民小學畢業的莘莘學子中:有古生物學家斯行健、教育家斯霞、歷史學家斯維至、國民黨上將蔣鼎文、曾任北伐軍獨立師師長並營救過周恩來的斯勵等,可謂人才輩出、群星燦爛。

  其實,斯氏一族,雖偏處諸暨東部山區一隅,但耕讀傳家之風源遠流長。斯宅的鄉學,早有青龍義塾、筆峰書院和象山學塾三處。

  追溯斯氏興學之舉,發軔於鄉紳斯日鑒舉辦青龍義塾。在戊戌變法失敗和庚子事變導致喪權辱國的背景下,斯宅的鄉學應運而生。斯日鑒念及斯氏族寒門子弟求學無門,遂於乾隆中(約1780年前後)撥出田產,在青龍頭(今斯宅青龍山麓)設立義塾,至嘉慶末年,青龍義塾已人滿為患。而今,青龍義塾舊址已不復存在。

  斯日鑒去世,其子斯元儒不惜耗費重金,於1822年興建家塾於千柱屋背後的松嘯灣,因地處筆架山北麓,以“筆峰書院”名之。從此,族中子弟不論貧富,都可以在靜謐幽雅的環境里求學。1860年,筆峰書院毀於兵燹,后斯元儒孫子斯湘浦主持修葺,煥然一新。

  無獨有偶,在筆峰書院聲譽日盛之際,居於距千柱屋兩里許盟泉畈的斯華國亦篤學重教,華國公之孫斯源清於1840年建造“華國公別墅”,坐落於象山山麓,門前開闊,左右兩山似雄獅大象,故有“獅子白象管門口,還有一隻看門狗”之說。華國公別墅既作家廟,又為學塾,門額為著名學者俞樾題寫……

  這些年,斯宅面貌日新月異,但類似千柱屋、華國公別墅、小洋房等這些記錄斯宅及至諸暨歷史的符號――最有年份的又藝術又厚重的大多老房子還依舊保留着而且得以及時修復,這是斯宅人為後人積下的厚德!一走進斯宅,面對這一幢幢老房子,誰都會很快進入“歷史”,生出各種各樣美好的記憶。

您正在瀏覽: 斯民小學里的舊物
網友評論
斯民小學里的舊物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