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雜文隨筆 > 雜文 > 生活在別處

生活在別處

手機:M版  分類:雜文  編輯:小景

生活在別處 標籤:教人幸福地生活

  “生活在別處”原是十九世紀極為引人注目的法國象徵主義詩人蘭波的一句名言。至捷克當代作家米蘭·昆德拉1975年流亡法國后創作了《生活在別處》這部充滿了現代主義色彩的傑作以後,使的“生活在別處”迅速流行於世,並成為一種生存哲學的隱喻,即“邊緣”的空間位置。當有人以此為標榜時,感受到的是精神上的慰藉和自我生存方式的洒脫。

  按着昆德拉的理解,青春是以抒情、激情為態勢而彰顯出來的生命流動。詩人就是抒情的化身,而詩則是神聖價值的代言,一旦詩人參與了殘忍的活動或者失去了其本真之態,那麼神聖不可侵犯的整個價值體系就突然崩潰了。所以,昆德拉所呵護的、所敬畏的正是詩人那種可貴的青春激情和批判的執着。

  《生活在別處》表現了直面真實人生的勇氣和良知,對歷史和現實的批判精神以及對人的本性和處境的深刻思考。對於年青人來說,沒有夢想的生活是可怕的,那是老年人的日暮黃昏的平靜和死寂,青年人拒絕承認生活的本質就是平庸實在。總是嚮往動蕩的生活,火熱的鬥爭。在青春時代,誰沒有對榮譽的渴望?誰沒有對家庭的反抗?誰沒有對未知世界的嚮往?我們周圍的生活平庸乏味,毫無光澤。正是為了逃離這一令人煩惱的生存現實,人們才賦予自己激情和想象。這正是青春的特色。這就是青春,愛情和革命之所以激蕩着一代代年青的心靈的原因。

  從美學的角度看,真正的生活應當永遠在別處。當生活在彼處時,那是夢,是藝術,是詩,而當彼處一旦成為此處,崇高感隨即便成為生活的另一面:殘酷。但讓人無奈的是,詩人生活在已經完全秩序化的時代,於是,逃離也好,隱退也罷,“生活在別處”就帶有一種失敗的灰色,常常發出的是這樣聲音:也只有這樣生活了。

  昆德拉在耶路撒冷文學獎的頒獎會上,引用猶太諺語“人們一思索,上帝就發笑”,他所指的是,人們自詡找到終極真理,最深刻地認識世界,但在這背後卻掩藏着思想上的多少狂妄和無知、絕對和專橫。這表達了他對人類激情的懷疑和對現代愚昧的探索,體現出作家直面人生的勇氣和良知,對歷史和現實的批判精神,以及對人類本性和當下生存處境的深刻思考,同時也體現出昆德拉本人悲憫冷峻的入世情懷。

您正在瀏覽: 生活在別處
網友評論
生活在別處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