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優美散文 > 我的中國夢

我的中國夢

手機:M版  分類:優美散文  編輯:小景

  回到家中,走進書房,從書架上取出一冊寫有唐史的書籍,打開來,仔細閱讀。從這些陳舊的冊頁中,我仿若尋回了當年大唐西京長安城的盛況,那是怎樣一派的天下和順。這,便就是我的中國夢。

  ——題記

  我常常想着,某一年,找個清靜的時光,回到曾經的長安城,再來睹物思人一番。心頭想着當年的中宗李顯,念着他的無奈與悲涼,誰叫他遇到了一個“無與倫比”的母親;心頭想着當年的唐明皇,念着他的不忍,不忍將楊貴妃賜死在馬鬼坡下,可是時局卻又是那麼的無助凄涼。而世道的跌宕起伏又關乎一介弱女子何事?

  歷史總是那麼的可笑,若干年後的某一天,正值全民危難之際,又是在這長安城,又是在當年明皇和貴妃戲耍的華清池,蔣介石被張、楊兩位將軍脅迫抗日。最終,還是被周總理代表的共產黨順利解決。儘管,楊虎城將軍還是被下令處死。

  倏爾,想起一句話來:長安定,則天下順;長安亂,則天下不寧。

  長安城的興盛,起自於大唐,甚至於今,更是衍生出一門長安學。可是說來,唐的軍事力量並非是最強大,經濟力量也並非是最為富足。那它又是靠着怎樣的力量征服了世界?無他,文化二字,詮釋了一切。

  唐朝人靠着文化的力量,征服了西域三十六個民族。靠着文化,同化了一個又一個強大的部落。時間,永遠是最好的見證,這當年的三十六國,現在近乎已經絕跡。而不可估量的長安城,已然是一個符號,深刻的印在每個中國人的心上。

  長安城的興衰,見證了一個又一個輝煌王朝的起落。而,當年的長安人,恐怕也別有一番傲骨。就像當今的巴黎人,連南法的人,他們都懶得去承認。當年的歐洲人,是多麼嚮往東方,希望來到長安城,睹一睹東方的強盛。文化強盛,自有歸期。

  “和順”這兩個字,出自易經——“觀變於陰陽,而立卦;發揮於剛柔,而生爻;和順於道德,而理於義;窮理盡性,以至於命。”易經,一部中國上古時代集大成的一部經典之作,也是當今中國人潛意識的行為準則。然,沒有中國人的思想,如何才能做到強有力的保障,沒有保障,又怎能做到大同?沒有大同?天下何以和順?!

  反觀中國最後一個王朝,清。早期的清朝,從不採取懷柔之政策,於是,嶽麓書院誕生了,為反清復明做準備。因為中國文人們絕不能接受比自己更加弱小的民族來領導自己。他們不畏武力,不畏死亡。無他,只因為心中有一桿標杆,就像一個虔誠的教徒,死,又有何妨?終於,乾隆學的聰明了,開始研習漢文化,寫下了諸多詩篇,編纂了《四庫全書》。天下,至此穩定下來。

  很多人都在欣賞外國文化,卻不知道,千百年前,正是他們學去了我們的先進文化,造成了百年前的屈辱歷史?辜鴻銘前去英國,還曾用一張反着的報紙,來羞辱過英國人——“英文也太簡單了,不倒過來還有什麼意思?”

  前些日子,我從中央台上看到了一個頒獎典禮,頒給了為本民族文化做出過巨大努力的人。他們雖然不是軍人,也沒有拿着武器,可是他們是最偉大的鬥士,不戰而屈人之兵,乃為上上之策。不論他們身處何方,始終都堅信,我是一個中國人。只因為他們對本民族有着說不清道不明的信心!這信心,來自於偉大的歷史,來自於一份對文化的堅守。

  我是多麼希望,如今的北平城也就像歷史上的長安,成為一個符號。不過還好,這些已經不只是希冀,因為,偉大的復興已經開始了。

您正在瀏覽: 我的中國夢
網友評論
我的中國夢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