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優秀散文 > 自行車

自行車

手機:M版  分類:優秀散文  編輯:得得9

  題 記:兩隻米篩扛只狗,狗腳彈彈自會走。

  ——鄉諺

  我讀初中時,有一位遠房娘舅私人佔有一輛自行車,而且騎車的技術很高超。他告訴我,他能閉着眼睛踏車,下班回家就在腳踏車(當初叫“腳踏車”)上閉着眼睛踏,一會兒,就到家了。娘舅有車,車技又好,於是,我就天天盼着娘舅來;娘舅一來,就嚷着要學車。名師出高徒,很快,我就學會了騎車。學會騎車了,就日夜想着自己也佔有一輛自行車——

  要說我自己真正佔有一輛私家車,是在走出校門參加工作之後。工作的地方離家距離不太遠,走路又覺得辛苦,我就只好買自行車代步。為了車,問題竟接踵而來,對於決定準備買自行車的我來說,首先擺在我面前的是到底買二手車還是買新車的問題;接着,又牽涉到採購渠道的選擇和談判能力的問題。如果是去購買一輛“黑車”,那又面臨一個倫理和職業道德的問題,倘若往嚴重里說,還要涉及商業道德和法律官司之類的問題。

  貪賤買過幾輛“黑車”又被警察無故沒收之後,我決心再也不買“黑車”了。於是我在附近商店“貨比三家”尋找性能價格兼優的車子。車子買來了,“運作管理”、“企業資源計劃”,還有“風險的防範和規避”之類的問題又提上議事日程。

  工作不到6年,我已經買到第9輛自行車了,買一輛、丟一輛,丟一輛,又買一輛。如此頻繁的買車、丟車,就我個人的角度而言,現金流只有出,沒有進,固定資產頻頻報失;從宏觀看,對國家貢獻也不小。因為我9次買車,其中買過進口車也買過本地的“海獅”車和上海的“永久”車——當然也多少算得上是為地方積累了寶貴的“無形資產”,拉動了國民經濟的消費和生產,解決了部分“社會穩定”和“就業”等經濟建設範疇內的問題,還偶爾刺激了外車的進口(一輛外車也是進口),支持了“民族產業”,繁榮了地方經濟……只可惜“永久”車並不永久,我算是交足了“學費”,學會了“防患於未然”;隨後又親身實踐了幾例“丟車”案,這樣,才終於發現了私家自行車管理的“瓶頸”和“木桶”理論中的那塊短木板——鎖的問題。

  原來偷車分子可以用老虎鉗剪斷我的“鋼繩鎖”。按“逆向思維”的思路,我將這一“商業情報”告訴了我的一位在“店口五金城”發財的老同學。老同學擁有一家享譽亞洲的“五金”製造公司,據此及時地進行了“技術改造”和“細分市場”,結果業績蒸蒸日上。在偷方市場,犯罪分子也同時在進行多方面的“持續改進”和“團隊合作”時,發現了“工具”是生產力的標誌。而我也依靠我提供了“商業情報”獲得老同學的一頓“海鮮”。我們都“在商言商”,在法律許可的範圍內,進行合情合法的國民經濟建設。

  本着“持續改進”的質量管理精神,老同學送我剛剛上市最新款式的鋼製固定鎖,我信心大增,心想從此坐騎“萬無一失”了。但意外的情況總是“與時俱發”:一個“藝高膽大”的犯罪分子在光天化日之下公然“牽”走了我的交通工具,絲毫沒付半分錢的交易成本和車船建設費,更不用說交納任何“所得稅”了——那回是我到醫院的五樓施行“健康建設”,才8分鐘的時間,車子就不見了,我分明用那把“鋼鎖”鎖着的呢!簡直是做夢。更神奇的是沒過幾天的一個中午,我將車子停在車水馬龍的食堂門口,鎖好,徑直向前走20米買盒飯吃,走路時我都隨時回頭去看我的新“寶馬”。可就是在那麼一轉瞬之間,我的“寶馬”就發生了產權轉移——新車在極短的時間內換了主人。

  經過“管理諮詢”,我知道了偷車分子在腰帶上掛有鉤子,他將風衣一披,若無其事地“牽”着車,別人以為他是在推自己的車子走呢!而走到“安全地帶”,利用“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舊鎖”迅速換 “新鎖”,“舊主”轉眼易“新主”……

  “吃一塹,長一智”,我回家多買了一付專門的“重鐐”來固定,進行了“安全第一”的“複式設計”,並且對於“滑出”和“停車”,也同步進行了細節上的改進:一開始我將車子停在“停車棚”,但取車要繞過一個樓去取;放在樓下又無法固定,易丟;而放到儲藏室內,又顯得麻煩。經過反覆考慮和政策法規研究,我用購置的“重鐐”將車固定在我窗戶下的自來水管上;而在停車時,我發覺停在車棚深處,反而節省時間:常人老以為停在車棚的越外邊越節省時間,其實不然,因為車都擠在外邊,形成天然的保護圈,我推到車棚深處,很是空闊,不用鎖,大大節省了前後上鎖開鎖的時間;雖然我進出時多繞了幾步,但實際節約的時間卻多多了。尚且我每天推車輕快的一段來回行走,對我身體受益,一種“意外收益”、屬於“非營業收入”。

您正在瀏覽: 自行車
網友評論
自行車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