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經典散文 > 自行車

自行車

手機:M版  分類:經典散文  編輯:小景

  我最早接觸自行車應該是在十一二歲時,正值文革初期。我家院里20來戶人家中有自行車的也就三四戶,而且基本上是公車。自家買自行車要憑票,而且一般家庭的經濟條件是不敢奢望的。

  說起公車,很多年輕人自然不會知道。那時公有的自行車並不像現在單位的機動車的“公車”概念,不管多大單位,幾乎無一例外都有“公車”,而且很多是專車。自行車的“公車”主要是配給單位有採買或外勤人員辦理公務的。

  在那個年代,由於自行車稀少,因此初學自行車的人們多是如饑似渴,很上癮的。記得有一天,我家來了兩個叔叔,是找爸爸外調的,每人騎了輛舊自行車。毫無疑問,應該也是公車。

  家裡來了大人,我和哥哥們自然就到院里玩了。一群剛剛學車的大小孩子們對自行車興趣正濃,當然也包括我了,苦於沒車可練,正好其中一輛車已經沒有鎖了,於是大家爭着搶着你一圈、我一圈的在院外馬路上遛開了,直至把那自行車一側的腳蹬子摔斷了,方覺得闖了禍,手忙腳亂地將其推回我家窗外,再也看不到一個人影兒了。

  67年時,瀋陽自行車廠自主生產出一款28型東方紅牌加重自行車,儘管不能和國產永久、飛鴿等名牌自行車同日而語,但款式還算美觀大方;部件不那麼精巧,但也符合瀋陽重工業基地輕工產品的特徵。結實耐用是沒有問題的了。院兒中老宋家不知從哪裡弄到了一張購車票,拔頭籌般地買了一輛。

  宋家和我家一樣,都是六口人,但他家是雙職工,經濟條件當然遠比我家好。當時的自行車一百幾十元錢一輛,屬於大件,是貴重物品,沒有一點積蓄是很難買得起的。這是在我的記憶里全院第一家自己購買的新車,地地道道的“私家車”。

  自行車推回來的那一天,院里很多大人小孩都在他家窗前,圍着那哥幾個和那輛嶄新的自行車,品評着、議論着。那個場面,那個氣派,比現在誰家買一輛小汽車要榮耀得多、張揚得多,更有看點,因為那是第一輛。

  當時社會上盛行用塑料帶纏裹新車,以防止車漆的磨損。宋家也不例外,對它倍加愛護和珍惜,到商店買來了各色的塑料帶,把車身上上下下纏裹了起來,包括車把、閘柄、貨架,打扮的像漂亮的新娘子一樣。當時看着那輛自行車,簡直羨慕死了,不敢想象自己家什麼時候也能夠有這麼一輛自行車。

  69年,全家隨爸爸走“五七”,去昭盟赤峰縣的一個山溝溝里插隊落戶,整個一個營子(自然村)三個生產隊、七八十戶人家,只有一個隋姓生產隊長家有一輛永久牌自行車。記得他的媳婦會做縫紉活,家中又有營子里唯一的一台縫紉機,平時自然有些收入。他家那大兒子經常騎着那輛耀眼的自行車,在營子里一圈圈的兜,滿臉的優越感,好不威風。誰家有事想要借用一下,用現在的話說“連門兒都沒有”;即便是實在親戚,他可以騎着車帶着你去辦事,但就是不能借給你。那年月,買輛自行車,我家照例也是連想都不敢想。

  73年時,我家終於有了一輛屬於自己的“私家車”,而且是當時國產最大的品牌:上海產的永久自行車。那一年秋天,爸爸落實政策了,組織上安排他縣辦高中任校長,我家自然也從山溝溝里搬到了中學家屬院。學校的老師大部分都是大城市分配來的五六十年代的老大學生,多是雙職工帶着兩個孩子,生活條件很寬裕,而且家家都有一輛新自行車。也就是那年夏天,爸爸托湖南宜章的二叔在那面幫忙買了那輛28型永久牌加重自行車。有了那輛自行車,我家頓時感覺到和家屬院里的老師們在門面上沒有什麼大差異了。那些年,那輛自行車是我家唯一的大件,不僅作為交通工具充分發揮了它的特殊作用,也給爸爸這個校長的家裝點小小的門面。

  時光過得很快,記得是85年,我已從赤峰調回瀋陽,在省圖書館整整工作了6年。瀋陽自行車廠為了佔領市場,推出了一個新的銷售策略:各單位職工每人可以購買一輛白山牌自行車,26、28型自選,全部購車款從工資中按月扣除,而且期限是一年半。其實,這種做法在後來這些年的商戰中已經屢見不鮮了,特別是大宗家電,很多都是分期付款的,以緩解購物者一次付款帶來的經濟壓力。當時從家到單位只一牆之隔,我並不需要自行車。但面對那麼優惠的政策,一輛嶄新的自行車拿過來就騎,而且按月扣錢,每月負擔不大,很多人是樂於接受的。現在看起來,瀋陽自行車廠無疑是第一個敢於吃螃蟹的,這一舉措也給企業帶來了大大的實惠。之後的瀋陽自行車廠很快發展成為較大的國有企業,生產的“白山牌”自行車,也名聲大噪,着實輝煌了一段時間。當然,97年企業宣告破產,那是后話。

  我欣然採納了同事的建議,買了一輛26款斜梁坤車,騎起來很是瀟洒。從那時候起,我也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個人財產——白山自行車。

  86年時我成了家,但仍然和爸媽一起過,並於當年搬到了南塔圖書館家屬樓。之後近二十年的光景,儘管公交車狀況有了很大改善,但自行車仍然是人們生活和工作中的必須,每家都少不了兩三輛。人們上下班、接送孩子上學和出行都離不開自行車。早晚高峰時自行車潮水般擁滿了大街小巷,中國成為了全世界自行車最多的國家。

  近二十年來,我與自行車朝夕相伴,先後丟了幾輛,自然也就換了幾輛。從白山到永久,從傳統26款到吉安特山地車。有自行車的陪伴,不僅僅是出行的方便,也磨練了自己的意志,培育了自己的勞動品質,同時也強健了自己的身體。那些年自己的體重一直在120斤左右徘徊,也沒有什麼“三高”癥狀。當然,街上也沒有現在這麼多汽車,騎車上下班感覺空氣也還是清新的。儘管現在上下班或是出行很少有騎自行車的了,但自行車年代還是值得留戀的。

  前不久,偶爾看到《人民日報》國際副刊登載的“騎車出行最時尚”的文章,介紹了丹麥人尊重自然、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生活方式,頗有感觸。

  丹麥人崇尚自行車出行。早晨,車道上騎自行車的人們冒雪上班;學校門前,很多家長騎帶斗的自行車送孩子上學,而開汽車的則是鳳毛麟角。無論大街小巷,隨處可見騎自行車人的身影,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戴着頭盔,像運動員一樣疾駛而過,形成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丹麥是世界最富有的國家之一,國內生產總值排名世界第七。當年汽車也曾快速增長,城市道路出現擁堵,20世紀七十年代又飽嘗能源緊縮之苦。這使丹麥痛下決心,從20世紀80年代起,哥本哈根大力修建與人行道、機動車道分離的專用自行車道,如今已達350條專用道和40條綠色快捷道,數千公里之長;同時修訂法律,允許自行車上輪渡、火車、長途客車,使自行車在全國暢通無阻。哥本哈根因而成為國際自行車聯盟授予的世界第一座“自行車城”,自行車也成為哥本哈根城市的文化符號。

  目前,丹麥人口550萬,人均擁有自行車0.76輛,而中國是0.32輛。對丹麥人而言,騎車出行更是一種現代而又健康的生活方式。一是便捷,不必為交通擁堵浪費時間。二是節能環保,可大量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三是運動健身,省錢身心。

  當今,隨着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一些大城市也漸漸開始出現車滿為患的窘態,一些駕車族開始共鳴駕車上下班的困境,一些大城市三天兩頭就會被霧霾所籠罩。為此,有的城市出台了單雙號出行、搖號購車等限制機動車的政策,有的城市開始發展空中交通、地下軌道。然而,這些措施都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我們不妨借鑒丹麥的經驗,疏堵並舉,標本兼治,創造良好的騎車出行條件,這才是緩解交通、凈化環境的良方妙藥。當然,這是大的調整,牽一髮則動全身,還需要諸多政策的配套。中國可能還不具備丹麥那樣的調整氣候和條件,但我想人們是會期待到那一天的。

您正在瀏覽: 自行車
網友評論
自行車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