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優秀散文 > 田南三角班的前世今生

田南三角班的前世今生

手機:M版  分類:優秀散文  編輯:得得9

田南三角班的前世今生 標籤:放牛班的春天

  田南三角班的前世今生

  劉水騰

  雨後的田南,安逸而舒適,漫步在田南街道的青石路上,潮濕的空氣夾雜着青草的香味撲面而來,沁人心脾。久居現代都市,在家鄉又呼吸到了兒時的清新空氣,讓人恍惚之間有了一種時光倒流的感覺。

  這次回家鄉,我是專門奔着田南“三角班”而去的。也許,三角班這樣一種有着百年歷史的古老藝術,在田南這樣的古老鄉村存在,才是最合適的。

  2012中國紅色旅遊博覽會——首屆中國蓮花旅遊節震驚贛西大地,這使我探訪田南三角班的心情更為急迫——崇仰已久的田南三角班境況如何呢

  我在蓮花縣城見到了來接我的蓮花縣劇團退休藝人賀東方,年過六旬的東方先生對“三角班”頗有研究,看到他滿面紅光,充滿活力,我的心放下了一半。乘上他的汽車,目之所及,這裡地勢平坦,泥土黑黝,樹木郁蒼,莊稼綠油,田園村舍,錯落其中,新美如畫!在綠樹成蔭的大道上,東方先生情不自禁唱起了幾句“三角班”調子,略顯滄桑的聲音在瓜果累累的田野上飄蕩,應和着遠處的吳楚雄關。更有那些開心而自由的眾生靈,它們飛的飛,跑的跑,到處都是它們歡樂的歌聲和身影。這樣的田園風光,在我,曾經是如此的熟悉。

  田南村距離縣城20公里,開車半小時就可到達。走入界市城隍,抬頭便見一座古色古香的戲台,台下擠滿了看戲的觀眾。東方先生和我趕緊找了一條板凳,一起坐下來,悠揚的嗩吶、橫笛、二胡隨即響起,緊懸的心慢慢放下了。田南三角班,就這樣如此近切地走進我的眼睛和心靈。

  “開場鑼鼓雖是三角班演出的前奏,同樣也是振奮人心。”東方先生對我說,“它的段式多,變化多,韻律奇特,變化莫測,極具三板橋地方特色。激越時如暴風驟雨,緩慢時如泉水叮咚,氣勢磅礴,高亢悠揚。你看,一個大鼓、兩副鈸子,一大一小兩面銅鑼,配上嗩吶、橫笛、二胡,就是這麼幾種簡單的民間樂器組合而成的打擊樂,細細品味,卻像是在欣賞一場大型交響樂,令人拍掌讚歎,回味無窮。”

  突然之間,鑼鼓停了。台下頓時鴉雀無聲,觀眾屏住呼吸,只見大幕徐徐拉開,一場“三角班”正式開戲了。三角班的“神”、“川”、“哭”、“罵”調子咿咿呀呀地持續着,其表演既豪放熱烈,又詼諧多趣,貼近現實生活,地方色彩濃厚。我在台下痴痴地看着。雖然聽不懂具體的戲文詞句,但是依然能感受到情節的感人。如:老生趟馬、(沒戲鞭用竹根)抖須、撩袍、小生摺扇,小丑出場先跳後退、丑旦的搖大蒲扇等。值得一提的是小丑扦科打渾、小旦的“打彩”、老旦的哭腔,既是精湛的表演,又是與觀眾的互動。“花鼻子”小丑風趣幽默、隨機應變的台詞引得台下觀眾捧腹大笑;身穿紅綵綢的花旦手拿手帕,時而蓮步輕移,時而走起十字步,台下喝彩聲不斷,一枚枚“銅錢”(硬幣)扔過去,演員要邊舞邊躲閃打過來的“銅錢”,這種台上台下的互動不亞於中央電視台“星光大道”的場面。一出“孟姜女哭城”,台上演員泣不成聲,台下觀眾哭聲此起彼伏。年邁老人眼含淚水,雙手顫抖走近舞台把一枚枚“銅錢”丟到“孟姜女”身邊,嘴裡喃喃細語,似乎在說:孟姜女去吧,去尋找丈夫吧……這樣的場景,沒有演員真情表演和故事的動人情節,是很難達到的。

  東方先生邊看邊介紹說:有關三角班淵源的演繹,據《吉安市志》記載:三角班只有小生、小旦、小丑三個角色,所以叫三角班。在表演藝術方面叫做“踩彩”,只是在進入“半班”之後,才增加了老生等角色。演三角班都是清一色的男性,這和江浙亠帶的越劇正好相反。《永新縣誌》記載:三角班源於雍正前,有近300年歷史,是由本地民間舞蹈“採蓮船”演變而成的一個劇種。《蓮花縣誌》記載:在光緒年間,一個茶陵師傅在田南傳教第一個三角班。蓮花的三角班與茶陵傳入的“馬燈戲”相互滲透。後來湖邊、院背、神泉、江背、吾家坊等地相繼辦起三角班,於是三角班在三板橋如火如荼,逐漸形成了一支簡單又完整的群眾藝術團體。出現了父子、兄弟同台,“名角”、“走穴”串演,村與村PK的繁榮景象。田南的三角班誕生時,不是“踩彩”,也不是“半班”,它是戲班,現在已演繹成了贛西採茶戲。

  這時,一個和藹的聲音在喊我,是楊九大叔。我連忙過去,和他緊緊握手,感到回到了久別的親人家中。楊九大叔現在是遠近聞名的三角班師傅,十歲拜師學藝,六十載三角班表演生涯,人稱“劉師傅”,其門徒無數。如今年歲已高,親自登台表演的機會甚少。更多的時候,只是坐在戲台下,和觀眾一道指指點點,評頭論足。獲悉我們專程回家看“三角班”,劉師傅很高興,招呼了幾句,話題就轉上了“三角班”。他告訴我們:“三板橋是戲鄉。三板橋人喜歡演戲。十個村(現只有8個村)成立過十五個業餘劇團。在“刮共產風”的1959年和“文革時期”,三板橋人民公社還組建了“三板橋農民劇團”。三板橋的業餘劇團演遍了湘贛邊界,從村演到鄉,從鄉演到縣,從縣演到地區(吉安地區),並上了江西人民廣播電台。三板橋人也喜歡看戲,一九六五年社教,吉安地區採茶劇團在三板橋等地巡演,三板橋人百看不厭。三板橋看完追到坪里看,坪里看完追到升坊看,把該團所有劇目爛記於心,把吉安採茶調唱得有滋有味,並在自己演齣劇目中唱起了吉安採茶調。三板橋人更喜歡評戲,評起戲來頭頭是道,絲絲入理。蓮花縣採茶劇團每上演新劇目,都要到三板橋演出,聽聽三板橋人的評議。三板橋人有如此濃厚的戲緣,這與三角班是密不可分的。”

  三板橋三角班一直是口頭相傳,排練時沒有劇本,全憑老藝人或師傅的言傳身教,但也有固定的套路和程式。譬如:三板橋三角班的人物造型、畫妝以及曲調都有濃厚的戲曲性和花鼓味道。老生打馬,沒戲鞭用竹根。抖須,撩袍,小生持摺扇,老生拿雲掃帚。小丑出場先跳後退,鼻子塗白粉,走矮子台步。小旦畫粉紅色,還額中點紅,常以小指挨唇,走小碎步。丑旦搖着大蒲扇,動作誇張而潑辣。三板橋三角班演出的劇目“雲南尋夫”“磨坊生子”“孟姜女哭城”“寶蓮燈”等雖說都是口頭傳授,但都具有劇本的基本要素。師傅傳戲,一招一式極為講究,絲毫不會馬虎。

  一個完整的三角班由“生、旦、丑”三個角色搭台唱戲。曲調以“神”“川”“哭”“罵”為主,還有“思賢調”、“一字調”、“高矮凡字調”、“三陰三陽”等等。更具特色的是小旦(都是男扮女裝)唱念都是真假聲結合。唱腔的結尾用翻八度的“仄”聲(即假聲),這種真假聲結合不練是唱不成的,可見演員們都有着一定的戲曲基本功。

  另外,三板橋的三角班在舞台時間、空間、地點轉換和人物的上下場以及鑼鼓方面,頗具獨特性。演員要下場或更換場景,用一句簡單的台詞或唱詞巧妙地帶過。如:唱詞:“不覺來到家門前”(註:前字的前面可根據劇情需要更換任何名詞)人物下場了,地點也更換了,既巧妙又簡單。還有小丑的上場,第一句台詞大多用“今朝起來把財門開”然後視人物隨機應變。這就是戲曲理論的“虛”和“意”的胚胎。敲鑼鼓是三板橋三角班演出的前奏,非常出色。兩付鈸子像歌曲中的“二重唱”。細細品味三板橋的鑼鼓,像是在享受“交響樂”。它多段式,變化多,由是多種鑼鼓點組成的鑼鼓經。

  夜色暗垂,三角班的精彩表演,以及鄉人的親切熱情,讓我在純樸的民風裡,深深陶醉於故鄉古老的民間藝術中。田南地居兩省三縣交匯處,是生我養我的故鄉。吳風楚韻交融,獨特的地理位置沉澱了其獨特的地域文化,尤其是本地喜聞樂見的“三角班”,表演既豪放熱烈,又詼諧多趣,台詞大多樸實直率,貼近現實生活,地方色彩濃厚,內容褒貶分明。從小到大,我都是“三角班”的超級粉絲。

  是夜,村支書宴請我們吃飯。八仙桌上菜肴很豐盛,杯來筷往又是一番熱鬧風景。感受着故鄉的古韻新風,探尋着田南三角班的前世今生,突然感覺到腳下這片土地,是如此親切,又是如此厚重。難怪一個簡單的古老戲種,可以傳衍這麼久,鮮活這麼久,被人喜歡和惦記這麼久。

您正在瀏覽: 田南三角班的前世今生
網友評論
田南三角班的前世今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