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優秀散文 > 中年況味

中年況味

手機:M版  分類:優秀散文  編輯:pp958

  今年是我的本命年,好像是一眨眼的功夫,我就是個快奔五的人了,也算是很中年的年齡。但我常常感到自己似乎並沒有那麼大,沒有那麼老。這也許就是人們常說的“心理年齡”吧。有時候我也很慶幸自己有這樣的心態。

  孔老夫子云:“五十而知天命。”何為“知天命”,在這裡大概就是表示知道因果報應。凡事皆有因果,種了什麼“因”就會結下什麼“果”。命里有的一定有,命中無的不強求。換句話說,也就是在對待世間萬物上面要保持一顆平常心,知道天命不可違。

  話雖然這麼講,但做起來可真是有些吃力。我是俗人一個,雖是正處中年,處世的態度和處事的言行還真的沒有達到物我兩忘的境界。此種年歲的人了,本該是淡泊名利,遇事應該拿得起放得下的,可不知道怎麼回事,對名利的追逐,嚮往浮華的、熱鬧的人生,至今仍然耿耿於懷,非但沒有放慢追逐的腳步,時常還有加快前往的心思。重重心事弄得自己像一隻負重的蝸牛,儼然不能洒脫前行,實在是苦惱。

  先說事業吧。國學大師王國維在他的《人間詞話》里說“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西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也就是從“尋尋覓覓”到“凄凄慘慘戚戚”再到“春風得意,衣錦還鄉”的三個過程。我年輕時候學的是理科,但在上了中專后,我卻鬼使神差般地迷上了文學。後來經過世事砥礪才知道文學也是一把雙刃劍,既給自己的生活帶來了快樂,也給自己的人生帶來了困憂。快樂大多是因為自己的文字有時候能被報章雜誌認可,手寫體變成了帶有油墨香的鉛字,或者是被同事、朋友、同行稱讚。後來參加工作后,因寫得還算可以的文章被領導賞識,領先於周圍同齡的人走上了中層幹部,便竊喜自己幸好還能寫得出不錯的文章,才能有這樣的際遇被自己捕捉,也算是映照了“機會常常臨幸有準備的人”這一說法。困憂則多是因喜愛文學,自己變得孤獨寂寞,總以為懂自己的人少,多數人不能與己為伍;或因受到文字的束縛,對經商或為人處世中的瑣碎末節變得一籌莫展甚或束手無策,落得個在這樣的商品社會裡,連生存就顯得如此艱辛,生活竟這般拮据,以至於因沒有一技之長,在下崗后,不得不在不屬於自己的城市間漂泊謀生。也曾有心用文字去闖一番事業,期盼自己經過努力會在文學的天地里闖出來自己的路。我努力地耕耘着,先寫詩歌后寫散文再後來還寫了一個長篇,也可以算作“多產”,但現在看來,這種“多產”大多也就是自己愉悅一下,只能算作一種自娛自樂,屬於心靈上的自慰。因為這樣的努力,最終也沒有成多大的“氣候”,寫出來的文章毅然決然地淘換不回 “五升米” 來,連自己這張嘴都照顧不好,更遑論老婆孩子了。如今,人到中年仍然一事無成,黑髮變華髮,鉛華洗盡,只落得妄自嗟,空悲切。由“竊喜”變成了“獨向隅而泣”。少年時候的抉擇造成的遺憾終於留給了中年去品味,幾番苦,幾番澀,其中的滋味如鴨戲水,冷暖自知。由此看來,王大師所描繪的人生的三種境界我至今只能算作還在第一、二個境界中苦苦摸索着,徘徊着,那個讓人心儀,讓人心醉的第三種境界只能讓我仰視,讓我心碎。

  再說家吧。文一點的說法,家是避風港,是繁衍後代,安撫身心的港灣。粗一點說法,家是能讓你隨便脫鞋,隨便放屁的地方。經年的風風雨雨,我倒是更贊同后一種說法,話雖然粗糙了點,但理倒是一番直理。無論是在公家單位上班“吃公飯”,還是在給私企打工“出苦力”,或身寓於公共場合“優哉游哉”,你的心身無不受到各種清規戒律的約束,拿捏,弄得你唯唯諾諾,瞻前顧後,噤若寒蟬,甚至猥瑣至極,心情時常鬱悶糾結,難以釋懷。唯獨在家,你可以為所欲為,做劈叉,翻跟斗,打呼嚕,放響屁,隨地吐痰,統統都沒人管你,最多是老婆給你開句玩笑,說你舉止不雅觀,言行不文明,孩子笑你“老夫聊發少年狂”。但這些也不會影響夫妻感情,父子親情,更不會受到經濟制裁。讓你感嘆有家的感覺真好。少年夫妻老來伴。身處中年,看着青春、陽光的孩子,你會緬懷你已經逝去的青蔥歲月;目睹夕陽下,沐浴在餘暉中相互攙扶的耄耋老人,你會想到他們蹣跚的步履也正是你要重蹈的覆轍,他們的今天或許就是你自己要延續的明天。就像流行歌里所表達的那樣,最浪漫的事就是你和你的另一半一起慢慢變老。由此,你會由衷地感嘆古人“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和“人生易老天難老”的無奈和生死輪迴的絲絲悲涼。也許家就是這樣,先有兩個人的世界,變成三個或多人的世界,然後像大樹分叉,蔓延成一個個小家,循環往複,周而復始。無論你官多大,無論你多富有,但家,這個人生的中心地位到什麼時候都不會改變,到什麼時候也不會忘記自己的家。常言道“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子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家永遠是你安頓心靈和身體的溫馨之洲。儘管隨着人們為了生存或過上更好的日子,經年累月地漂泊在外,認他鄉做故鄉,而真正的家成了旅社,甚至有時候家僅僅是一個概念抑或是一種念想。

  中年的親友,都像是一條條小溪,各自按照不同的目標或急或緩不息地向前奔流着。中年,又是一個多事之秋。你的親人相繼年邁、衰老,瀕臨風燭殘年;你的孩子又處在一個成家立業的關鍵期。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上有老,下有小,處在中間的,就是你和你的另一半。這個期間是最難的階段,也是多半令人發愁和不安逸的階段。老的要伺候照顧,小的要安排扶持,你每天就像是個陀螺,不停地旋轉,旋轉,即便有時候身體閑了下來,但你的心還在不停地奔走、呼號。古話說“家有一老,就像一寶”。這是在老人沒病沒災的情況下,人們對待老人的親切稱譽。當自己的老人因病躺下,短時間內痊癒尚可,一旦長時間卧床不起,屙尿不知,此時此刻,此情此景最是考驗子女的時候。“久病床前無孝子。”誰能顛覆這個鄉俗俚語,那他就是天下最孝的孝子。兄弟姐妹情同手足,人到中年,更覺得手足之情倍加珍貴。當你有難需要支援,只要不超過他們的能力所限,他們是會在第一時間內幫你度過難關的。日常生活中出現的父子睚眥,兄弟反目,眾叛親離的情況,往往都是集結於利益上的糾紛。金錢是利益的最直接的表現,金錢本身並無過錯,過錯的是會使用錢的人。別人的兜里如果只有十顆米,剛夠他填牙縫,你就問他借或要五顆,他是堅決不會答應的,但積怨也往往會從此結下,隱患從此也被包裹在表面的和氣中,等到量積蓄到發生質變的程度,戰爭就不可避免地爆發,親情也就會漸漸變成陌路。唉,手足間尚且如此,朋友間何嘗不是如此呢。美國的諺語說“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這或許也不是什麼空穴來風吧,儘管東西方的文化在意識形態領域有所區別。親情、友情或許可以經得起時間的考驗,但經得起金錢和利益的考驗嗎?( : )

  其實,中年最大的希望也不過就是父母康健,夫妻同心,子女立業,親友和睦,自己也事業有成,就像秋天那樣給人以各種收穫的喜悅。但不稱心的事情常相伴,與願相違的事,總讓你感嘆不已,感慨不已,感懷不已。回憶過往,再面對你目下的處境,人生的際遇,你也只能是一聲嘆息:“天命不可違”。如此而已。

  2013年7月5日

  :

您正在瀏覽: 中年況味
網友評論
中年況味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