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人時評鬧上海
手機:M版 分類:舊聞舊事 編輯:pp958
1912年5月20日,上海的《民權報》刊載了一篇時論短評,標題為大紅色,只有一個字,《殺》。整篇文章也很短,只有24個字 :“熊希齡賣國,殺!唐紹儀愚民,殺!袁世凱專橫,殺!章太炎阿權,殺!”一片殺氣中,表達出時評作者對政府首腦的極大義憤。
整篇文章殺氣騰騰,報紙一上市,立即引起巨大的轟動。當時,熊希齡是財務總長,唐紹儀是國務總理,袁世凱更是了不得,為當時的臨時大總統,只有章太炎無權無勢,可也是一位時人都知道的社會名流。人們很快把目光一齊聚集在作者戴天仇身上,一打聽,發現戴天仇就是《民權報》的記者,才23歲。
由於文章直指袁世凱統治集團,因此,臨時大總統會採取什麼樣的措施來整治戴天仇,一時之間,成了上海乃至全國的輿論關注的熱點。一來,這涉及到當初孫中山讓位於袁世凱之前,制訂《臨時約法》中鼓吹的新聞自由是不是靠得住;二是,有着竊國大盜之稱的袁世凱有沒有這樣的涵養,容忍這個熱血的愛國青年在報上對他進行謾罵。
此時,《民權報》的主編也是叫苦不迭。戴天仇是一個正義感十分強烈的記者,而且,對文字有着很深的功底,這也是當初主編將時評版面交由他負責的主要原因,而今,政府對待戴天仇的態度,必將影響到他所辦的這份報紙。因此,儘管評論印出后,《民權報》銷量大增,一時間洛陽紙貴,可主編絲毫沒有半點的喜悅,相反,他感到壓力更大了。戴天仇的個人命運,緊緊地與報社,與他自己的命運連在了一起。
他覺得,此時,應該搜集的,是相關證據。然而,一家報館,想搜集政府首腦的所謂賣國,愚民,專橫這樣的證據,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在這個時候,章太炎首先出來表態了。章太炎素來狂放,他對戴天仇在《民權報》上指名道姓地罵自己該殺,原因是心知肚明的。他也是一個文人,知道戴天仇痛恨自己是因為自己曾在報上鼓吹和誇獎過袁世凱,稱他為救國救民第二人。如今,事實擺在面前,袁世凱根本就是與孫中山不一樣,他擅權弄權,事實已給了章太炎狠狠一個耳光。章太炎根本不在乎戴天仇是如何辱罵他,相反,他公開撰文,認為戴天仇罵自己算是罵對了,把自己罵醒了。
章太炎這一關算是過去了。還有另外三個人,這三個人,才是這起事件中的主角,他們的態度,直接決定戴天仇的命運。想讓這三個人也在報上發表言論,說戴天仇罵自己算是罵對了,那簡直是痴人說夢。
儘管如此,主編還是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他讓人搜集近年報紙,凡是與戴天仇所說能對得上號的,而政府又沒有出面闢謠的,全部拿來,作為證據。同時,主編決定,先將戴天仇停職,讓他暫離工作崗位。戴天仇在這起事件中,始終認為自己罵得對,不肯離開上海。然而,他架不住親友相勸,主編解圍,為了《民權報》仍然能夠生存下去,他在事發后第三個傍晚,準備乘船離開上海。
船緩緩開了過來,戴天仇和一干送行的人們依依道別後,正要登船,十多名荷槍實彈的警察攔住了他,為首的一個很客氣地說道:“你就是戴先生吧,是這樣的,我們接到上峰命令,你不能離開這裡。”
戴天仇微微一笑,轉過身來,坦然說道:“好,我跟你們走。看看這幫人究竟拿我祭什麼!”
那警察一愣,也笑了:“您弄錯了,我們的意思是您暫時不能走。沒說過要抓您啊。是非公斷,會由法官來判。”說到這裡,警察聲音一低,“戴先生,我們都很敬重您。您說了真話,上峰好像不準備拿你怎麼樣,您珍重,不要再火上澆油了。”
戴天仇拱拱手,表示道謝。接着,又在一乾親友的陪伴下,返回了住處。
警察所說的,果然很快得到了驗證。時評發表一個多月後,戴天仇收到了上海租界公審公廨傳票,要求他於6月12日上午八時出庭。全報館的人都為之一愣,袁世凱到底賣的是什麼葯啊。難道他想走過場,或者他準備以所謂的法律,來冠冕堂皇地懲治戴天仇?
其實這份報紙一上市,袁世凱就得到了消息。此時的袁世凱還沒有將民國的大權全部攬到手,反對他的聲音此起彼伏。而且,對於日後,他還另有打算。於是,他先找來了國務總理唐紹儀,唐紹儀自然也知道戴天仇的時評,他看了看袁世凱,說道:“我認為,不管他說的對不對,但孫中山先生在制訂約法關於言論自由條款時,曾經說過,要捍衛別人說話的權力。”袁世凱得到唐紹儀這樣的回答,很是吃驚。他原本想讓唐紹儀出面,治治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小青年,沒想到同樣被罵的唐紹儀竟是這等說法。當然,他萬沒有想到,唐紹儀早已電令上海警察廳,不要對戴天仇採取任何行動,一切要依《臨時約法》辦事。
袁世凱示意唐紹儀:“一切就按你說的辦吧。”
6月12日上午,前來旁聽庭審的各界人士站滿了現場。13日上午,公審公廨公開宣判:“共和國的言論自由,但該報措詞過激,並涉嫌鼓吹殺人,”因此,“判罰洋元30元。”一場在報上公開叫罵臨時總統、總理和財務總長的大案,就這樣平息了。


相關範文
- ·人在上海遊記系列之一:步行街上,感悟
- ·又是麥香醉人時
- ·忙人時間多
- ·當你知道自己是個凡人時,就不再孤獨了
- ·驚人語錄
- ·一些經典又驚人的知識
- ·習慣的力量是驚人的讀後感
- ·辜鴻銘:語不驚人死不休
- ·隱藏,只為一鳴驚人
- ·一位時評人視角的榮辱觀
- ·時評(二)
- ·讓時評為江山文學添活力
- ·【時評】狀元“崇拜症”,何時可以休?
- ·時評《“不信法院”折射法治建設任重道
- ·時評雜文:世界從熱戰、冷戰走向“衡戰
- ·【時評】立法“啃老”不如鼓勵創業?
- ·時評(一)
- ·上海大學生用才藝表演找工作的技巧
- ·2013赴上海名師培訓感想
- ·赴上海參觀幼兒示範園學習心得體會
- ·簡歷封面8(上海外國語大學生等)
- ·丁磊在上海交大的演講
- ·讀《走上海量閱讀的快車道》有感
- ·上海世博會口號
- ·電影《上海龍鳳的悲情》觀后感
- ·上海市房屋租賃
- ·上海交大女生:我用執著打動了ge
- ·上海市家庭居室裝飾裝修施工合同
- ·從上海世博會暢想未來城市生活
- ·上海市公民遊行示威暫行條例
- ·教師赴上海學訪活動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