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 希特勒我的奮鬥讀後感

希特勒我的奮鬥讀後感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小景

希特勒我的奮鬥讀後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 我的中國夢

  希特勒我的奮鬥讀後感

  其實這本書我早就買到手了,但是一直沒有很認真的讀過。這次認真讀的原因還是因為要寫讀書筆記,看書期間還抱有對學校這種硬性規定的不滿,但是讀了第一章我就已經被希特勒的特殊思想給吸引了,以至於後來的閱讀都很用心,其實有時候硬性要求也不一定是壞事,至少在讀這本書上頭一定是值得的。

  說到"奮鬥",以我的觀念,它應該是一種在獨特的價值觀引領下,朝着確定的外部目標努力的一種行為。而這種價值觀是由人生觀念,善惡標準,信念、堅韌、承受力以及犧牲等元素構成的。價值觀的存在就是持續行動的動力。簡單來說,奮鬥=目標+價值觀+行動。如果把奮鬥比喻成一輛火車開往終點站的過程,目標就是終點站,行動就是火車,而價值觀,就是給火車提供動力的燃料了。

  阿道夫·希特勒的《我的奮鬥》,有人稱它是"當代蠱惑人心之傑作",也有人說是"20世紀滅絕人性的罪行錄"。但無論怎樣爭議,這中間所透射出的"超強意志力和奮鬥精神",你是無法迴避與否認的。

  客觀地說,希特勒寫這個是明顯的帶着個人主觀色彩的。他站在他自己、日耳曼人、德國工人黨的立場上來敘述他的所見所感。該書第一部分相當於是希特勒對他二十多年的一個小自傳,而在這個自傳中穿插着對德國歷史、現狀以及未來的思考。他是一個高傲的日耳曼人,他懷着對日耳曼民族高傲的自尊與自信,極力推崇着在歐洲大陸擴張日耳曼民族的領土,推崇壓縮猶太人的生存空間,推崇建立強權政府。他對猶太人有很大的仇視,而這些仇視來源於猶太人在歐洲的優勢地位。猶太人控制着當時的社會民主黨,控制着輿論,控制着國家的經濟,也控制着當時的議會政府。也許是因為猶太人控制了維也納的絕大部分社會資源,致使希特勒在維也納鬱郁不得志,所以他才找出千百般的理由來排斥當時在歐洲佔有優勢的猶太人。猶太民族是日耳曼民族復興道路上最大的障礙,所以他把復興日耳曼和排斥猶太人結合了起來。在我看來,這個也許是他的一個致命錯誤,但是人總會犯錯的,這絲毫不影響我對他的欽佩之情。

  我很欣賞那些大英雄,而希特勒絕對稱得上是。他傳奇的一生深深吸引了我對他的探索。他才華橫溢,眼光獨到,並且很有抱負,志向遠大,天生就是一個創造奇迹的人,他從奧地利的流浪漢攀登到納粹德國總理的寶座。希特勒是一個勇敢無畏的士兵,他在"一戰"中兩次負傷並且榮獲很少授予普通士兵的一級鐵十字勳章。希特勒是一個冒險家,他孤注一擲發動慕尼黑啤酒館政變。希特勒是一個天才的演說家,靠兩片嘴唇煽動起在"一戰"后受到不公正待遇的德國人民心中復仇的火焰。希特勒是一個機會主義者,在洞悉英法綏靖主義傾向之後武裝佔領萊茵蘭。希特勒是個慈祥的"父親",沒有後代的他親切地對待身邊的哪怕是最微不足道的僕人。希特勒是一個素食主義者,為了保護動物,他甚至頒布了法令要求人道地殺死龍蝦。希特勒是戰爭魔王,他給歐洲古老的反猶傳統畫上了驚嘆號。希特勒是個在軍事上過分自信的失敗者,兩條戰線將他的帝國帶入了墳墓。

  他的失敗我很惋惜,但是也是註定的。一開始,他的自信,他的抱負將他一舉拉到了高高的山峰,然而人物完人,上帝是公平的,凡是都有雙面性,也正是這些過度的自信甚至自負為他掘下了墳墓,我們無論抱着是對他的景仰,痛恨還是不屑,這終究是個奇才,更多的是一種惋惜。

  其實,不管我們對他的態度怎麼樣,他的這本書還是給我很大的啟示的。也許我的一生很平凡,根本就不用這些,但是我相信每個人都嚮往着不平凡的一生,就像希特勒一樣,他曾是個乞丐,都能有那麼大的志向,我深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只是看你懂不懂得抓住出現在身邊的機會,去努力實現自己曾經的那個夢,雖然可能經過世事的磨練,已經不敢妄想,但是只要堅持,只要奮鬥,結果也許就出乎意料了。

  這些道理大家都知道,只是真的做起來很難,所以有時候書真的是個好東西。有時候我在想,那些偉人把自己傳奇的一生,自己的體驗感想領悟寫下來,大概就是為了能有下一個讀懂自己並且跟隨自己的腳步,又成為一個偉人的。記得有一句話我記得很深,阿里巴巴馬雲說過: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後天會很美好,但絕大多數人都死在明天晚上。我深信,要死早死,還能早超生呢,既然做了,就要做的徹底,絕對不能敗在最後一刻,絕不給自己後悔的機會,就是跪着也要走完剩下的路,就算倒下也要堅持看到後天美好的晨曦。

您正在瀏覽: 希特勒我的奮鬥讀後感
網友評論
希特勒我的奮鬥讀後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