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 逃避自由讀後感

逃避自由讀後感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得得9

逃避自由讀後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

  逃避自由讀後感

  薛麗田 微華宇

  《逃避自由》是一本很不錯的書籍,讀過之後感觸頗深。

  自由是一個與必然性相對的概念,它意味着:一個人在可能的條件下對可能的事情做出自我決定的選擇。必然的事情就是只有唯一選擇而別無選擇的事情,而可能的事情就是存在多種選擇的事情。實現自由的複雜路徑,使我們在追求自由的過程中迷失自由。自由這種主觀意願在於自我意識,而並不在乎自我意識的對錯。一個人的自由並不一定是理性的,人們依然會作出不利於自己的決定。有人選擇犯罪,他就實現了他的自由。我們以社會規則的標準評判他是錯的甚至是一種惡行,可他們自我意識中並不在乎這種社會規定性的對錯。在此意義上,很難說自由是好是壞,我們所謂的好壞都下意識的加上了社會道德標準的評判。公認的行為標準成為衡量所有人行為的標杆,這算不算侵害了少數人的自由?

  人們都期望獲得某種認同,認同前提是與之同化,大部分人更傾向於接受同類,排斥異類,這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非我族類,雖遠必誅不謀而合。要想在群體中獲得認可,就要盡量與周圍人保持一致。這種意義上的"偽裝"可能由於個體本身個性如此,也有可能是壓抑了自己的個性來尋求別人給的安全感,某種程度上說,孤獨感來源於自身,而安全感來源於他人。這種外來的力量促使人們改變自己,其實就是拒絕自我的自由。同樣,人們認為與大多數一樣的才是"正常",一旦某種不同發生,就是異類,人具有的文明性促成了寬容的出現,但在心底是否接受無從得知。他人也就失去了在群體中的安全感。由此推斷,"少數服從多數"這一原則是否是在妨礙自由,多數就一定是對的嗎?這種多數人以其自身壓制另一部分人,使其難以發聲,很顯然不是對自由的維護。西方社會中所倡導的寬容原則,是所謂自由的沃土,可何為寬容,這一概念的存在本身就是不接受與我相異者,然後以一種高高在上的態度高喊你有你的自由,我不計較不追究。當然這對於社會來說是好的,如果連寬容都沒有,生活無法想象。為了讓別人接受自己,就努力與別人一樣,大多數人選擇做多數人,而不願做服從多數人的少數人。

  放棄自我的過程是一個從健康走向不健康的過程,而最終目的卻是為了適應社會。人的社會化過程就是摧毀自我個性的過程,社會化程度越高,人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越多,受壓抑的方面也就越多。我們出於求知去學習,出於尋求幸福而好好生活,為實現自我價值創造更好的條件而努力工作。在食不果腹的時候為了活命可以忽略其他的非物質需求,可在當代社會中,以中國人為例,衣食住行已基本滿足,但原本應高尚的生活,工作,學習在強大的壓力下個個都使人不痛快,這已經失去了他們的真正目的,我們歸咎於忙忙碌碌是為了生存。這恰恰是一種非正常的狀態,可以說我們如今過得並不健康。這種喪失個性的生活還沒有精神病人陷入自我的虛幻中來的有滋有味。我們看着能讓我們知道的新聞,受着理應受的教育,在強大的現實中保持緘默,卻在網絡中肆無忌憚,然後連網絡監管都讓不同的聲音沉寂下來。大多數人樂於喪失個性,以平穩的方式出生、應試,買房,娶妻,生子,也沒有像書上說的那樣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績。今天量的增長以我們個性的減少為代價,還有多少人在維護自我的鬥爭中並沒有完全投降?

  結合當下的社會現實,網絡上出現一些類似噴子,五毛黨之類,這是網絡輿論的必然。匿名心理讓社會約束力和自我控制力下降,更多的網民會開門見山的發表自己的觀點,產生一些與在現實生活中不同的行為特徵,突顯更鮮明的個體性格。簡單來說,在網絡中,個人更傾向於將自己角色的某個特徵放大化(如道德、偏激等)進行表達而不用擔心受與現實中同等強度的社會規則和社會道德的實質譴責。可能一個具有自主性和認同、並可以表達自我的主體並不存在。簡單來說,人在社會交往中往往只會顯露出他人格的一部分,這部分為外顯人格,這個人格通常是正面的。但是另一部分人格由於受到社會道德約束歸入內在人格。網絡平台為內在人格的外顯提供一個安全的環境。通過網絡,人們可以將內心的衝突、暴躁融入某評論事件中加之釋放,而這僅僅需要付出註冊一個ID這樣小的成本就可以了。這就是為什麼網絡輿論場甚至會成為垃圾場,出現幼稚、中二、不理性的言論。這僅僅是一個例子,還有許多方面我們存在着內外的不一致,以致於個性的模糊,以錯誤的卑劣的方法表達着較為極端的訴求,其實還是無力擺脫外在的束縛。外在權威的擺脫還在於我們所表達的有意義。

  兒童被塑造為成熟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壓抑自由的典型,文化與教育善於將一個尚未成熟的個體塑造成為他們想要的那樣。如果說人人生而自由平等,那麼也就是人為添加的規定性使後天的個性千差萬別。通過大量的規則說教,甚至是威脅、哄騙、懲罰來壓抑人性中生而就有的成分,無論是善性還是劣性。若社會需要聽話的,屈從的、不反抗的個體,那麼施加的壓力也就越大,教育越嚴格,束縛越大。反之,當社會需要全面發展的人才,需要具有活力的人才,那麼兒童則被有意識的引導着成為個性化的個體,當然這是針對公共教育而言的。家庭教育更是塑造個性的前言陣地,家庭成員的一言一行都影響著兒童將來初始的世界人生觀。在大家長制盛行的家庭中,兒童可能會成長為唯唯諾諾,老實本分的孩子,在家庭成員個性相對開放,氛圍和諧的家庭中,兒童的個性發展可能更為豐富。所以,這種規定性的加入可能是整個社會的有意識之舉,也可能是小群體的無意識影響,但有意識或無意識都會共同引向同一個結果,那就是壓抑個體天生的自發性,可若是按教育的本意,我們也是出於程度上的好心,希望下一代能以最好的方式得以發展。這種早期的束縛是否構成對個體自由發展的侵害?所以,自由這個概念是適用於每個初生的個體的嗎,它究竟是正對誰而言的,難道只有具有個體行為能力的個體才享有這種權利。連個體享有權利的主體界限都含糊不清的情況下,我們口中常提的自由,連自己都說不清到底是什麼東西。

  更可怕的是自由意志的虛幻性,它的可怕之處就在於很多人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在現代社會中,人們似乎擁有了可以不做什麼的自由,似乎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而活,但真是如此嗎?想想我們自己所做的那些決定吧,學習,工作,賺錢,買房,結婚,生子,究竟是出自內心的真實想法還是僅僅為了過上他人眼中正常的生活?我們拚命工作,戴上面具進行各種表演,為了責任而放棄樂趣和幸福,難道真是為了不愧對自己這一生? 我們無可救藥地按照他人的要求對自己的一切作出規劃,被孤獨感,恐懼感和各種直接威脅着我們的自由,生命和舒適的力量所驅使;我們欺騙自己找到了為之拚命奮鬥的自我,最後卻發現那隻不過是社會的自我。 金錢,地位,權力,家庭,民族,偶像支撐起了我們脆弱的生活,依靠這些外在的力量,我們獲得了安全感,當然同時也放棄了自由。但是,這種安全感只是表面上的,一旦支撐它的那些因素不存在了,安全感也隨之消失。我們把自我地位的穩固建立在太多的外在因素上,但這種非內心的自我強大本身就是不穩固的。無法人人掌控的外在崩塌后,我們還能靠什麼獲得安全感。

  這就是一個殘酷的選擇題:逃避自由,還是忍受孤獨?而很多人還是會選擇前者,也正常,追尋自由的代價太大,倒不如糊塗一世來得安穩。為自己而活這幾個字說得輕巧,真要做到太不容易,所以每個人的選擇還是可以實現的我也都能理解。雖說保持個性困難重重,但只要堅持,還是可以實現的。

您正在瀏覽: 逃避自由讀後感
網友評論
逃避自由讀後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