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與治學》有感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得得9
《讀書與治學》有感 標籤:讀書思廉
《讀書與治學》有感
思君
想起來讀胡適先生的書,是源於一天與人寫信引用了胡適先生的"是者是之,非者非之,冤枉者為之辯誣,作偽者為之揭露",因此想找到這句話具體的篇名,可是度娘了一番竟然沒有找到,甚至胡適先生的很多介紹或索引也都被擅節。但後來想到胡先生的各種政治立場,也就釋然。世事如此,無可奈何,不若多讀兩本書,免得日後再無緣得見。
《讀書與治學》是其中的一本,與《容忍與自由》不同,這本書與讀書治學的方法有關,世間大眾一般對這種歷史教科書中出現的名稱都敬謝不敏,對課文中選讀的文章也多數如咽黃連一般讀下去。可是換種時間場合,這些靈魂的力量與語言足以使人慨然落淚。這本《讀書與治學》也是一樣,其中講胡適之先生自己的讀書方法:一是精,二是博,"精"是指讀書時能"手到、眼到、口到、心到","博"指除本身專業之外,不妨多有涉獵,做個"雜家"也未嘗不可。文字妙趣橫生,多是一些友人親屬的往來信件或是一些講演,毫無說教之感,文章至少寫於五十年前,如今看來,卻毫無距離感。至於"治學",簡而言之,便是"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勤、謹、和、緩"了。這部分畢竟和我們平常的生活距離較遠,胡適之先生可於百年中國之中立有一席之地,其成就常人難以望其項背,由此可見其涉獵門類之多,其於歷史、文藝、訓詁、生物種種皆有一定的了解,有時人生而在世,就是為了遇見更好的人,更好的事啊。雖然會想,入選教科書的人,必然如此,可是我們本就是讀書,不妨把他當作一個平常人,便會覺得是我之幸,如何能於芸芸世間得遇如此一人。
其實說於這本書中有多能受益良多,未必如此。每個人都有其生活與治學的方式,也都有其各自的生活態度,如胡先生之嚴謹者有之,有抱有坦然態度者亦有之,高下之間,殊難分明,無所謂好壞,只有各自的取捨。
但是,於今日,我仍然願意多讀一些如這般的書籍,這些文字在如今書籍與學術都要拿來消費與娛樂的今天,在幾乎所有的暢銷書都不過是一些微博或各類傳媒之上段子集錦的今天,於我有別樣的意義。這樣的一本書,從裡面可以望到一個靈魂,獨立思考,堅立而無畏,他未見得有多曲高和寡,卻永遠對各種事物抱有着清醒和審慎的態度。他也許面目和善,但內心卻強大而冷靜。我走入社會的時間並不長,卻十分清楚,這樣的人實在太少太少。
"自由之思想,獨立之精神",亦語出自胡適先生,我從不認為一個人背着背包,浪跡天涯就能稱得上是自由;也不是一個人獨自工作、學習就能稱得上獨立,我倒覺得,一個人能夠清醒冷靜地思考,堅定審慎地做事,內心安定平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大概能當得起這句話。
我們一生的事情,讀書也好,學習也好,工作也好,生活也好,除卻單純為膏粱謀,我想,終極的目的,應當是以自己的喜好的方式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曾經與人閑聊自己的男神女神。我說我男神女神大概分兩種,一種是像胡歌這樣,是為了看臉的。雖然胡歌已算是娛樂圈裡少有的文藝人,歷經劫難之後,光華初綻,然而選劇、為人還是差了點。第二種是像胡適先生、梁思成先生這樣的人,是想努力成為的。但天賦這種,可遇不可求,只可暫且不論,然而可以學習的是,那樣一種人生的態度。priest曾說,百無一用是書生,可風雨如晦天地間有一書生。
有人曾說民國學術風氣濃厚,寫文章說民國的文人,與其說他們這些文人,毋寧說書生,曾有人與我講書法,說書法氣度,書卷氣、廟堂氣、金石氣、山林氣、江湖氣。最高級的是廟堂氣,怎樣的氣度最好,莫衷一是。但我一直在想,書卷氣與廟堂氣的區別在哪裡,後來大約想到區別應是文人與書生的區別。比如,徐志摩可稱得上文人,但聞一多就是書生;若周作人是文人,魯迅便是書生。所以大約可以想見為何當初林徽因不曾選擇徐志摩而選了梁思成,或許也有道不同的意味在其中。
前些日子讀魯迅先生的書,讀到"看客"一詞,心中發笑,有時覺得風水輪流轉這種事極好玩,時光過去,科技比之當時進步不知凡幾,可是如今看客無非換了種方式,換了地點,其中精神性格心態竟無甚改變。
如今信息之發達似乎讓我們覺得我們每個人都知道真相,都有資格評判,每日看種種之亂想,也是有趣之極。眾人覺得自己在獨立思考,在自由表達,但事實上不過是推手背後的自導自演。有時坐下來不敢想,一想便細思極恐。
胡適先生在書中講遇到這種情況要"suspension to judgement".在我看來,如今,大約可換成"No judging",不去評判別人,多審視自己,大約能獨善其身的,也便是兼濟天下了。
雖是做起來極難,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我父親曾說,我快要讀書讀傻了。讀了那麼多,然而也並沒有什麼用。可是為什麼一定要有用呢,我去過洛陽,去過西安,看過那麼多博物館,這些人或是生前顯赫一時,或是死後黃腸題湊,最終也不過是卧龍躍馬終黃土。那如果這樣說,又有什麼用呢。
既然都沒有什麼用,我就想啊,我就這樣庸碌着做一輩子書生,也沒有什麼不好的。能有一輩子書卷氣而不被世俗打磨掉,這是會讓我自己驕傲的事。
一如胡適先生,他不願在大陸,是覺得大陸不夠自由開放,去了台灣,覺得蔣公也在違背自由精神,於是又奮起反蔣。如今兩邊都不討好,兩邊皆是遭嫌棄,可這又有什麼呢。他一生忠於自己,忠於事實,志於道,亦終於道,也可算得上自由之思想,獨立之精神了。
書名:讀書與治學
作者:胡適
出版社:生活 讀書 新知三聯書店
相關範文
- ·《讀書與作文》讀後感--在讀書中快樂
- ·讀《習慣重於方法:胡適談讀書治學》有
- ·閑話“治本與治標”
- ·《讀細節決定成敗》有感--放下是一-
- ·讀《讀大學究竟讀什麼》有感
- ·《讀抗戰家書》有感
- ·讀《讀庫1601》有感
- ·讀《讀中文系的人》有感
- ·關於讀書與實踐的名言警句
- ·讀書與寫作
- ·讀書與作文
- ·讀書與洗澡
- ·讀書與性格
- ·讀書與品茶
- ·讀書與寫作
- ·讀書與雜談【四集】:三本外國愛情小說
- ·讀林語堂《讀書的藝術》讀後感
- ·《讀大學究竟讀什麼》讀書筆記
- ·《讀書讓我快樂》演講稿
- ·讀書樂(二十五)《讀中國文化的命運》
- ·沈江平《讀書情結》
- ·《讀書三樂》
- ·《讀“羊續懸魚”有感》
- ·讀《我的苦難我的大學》有感
- ·讀《零售的哲學》有感
- ·重讀《內科疾病鑒別診斷學》有感
- ·讀沃爾夫林《藝術風格學》有感
- ·讀《東西文化及其哲學》有感
- ·讀《大學》有感1500字
- ·讀余秋雨《問學》有感
- ·讀《學前心理學》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