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工作體會 > 期末教育教學心得

期末教育教學心得

手機:M版  分類:工作體會  編輯:小景

  期末教育教學心得:有一種智慧叫守望,有一種成長叫專註

  2013-2114學年度第一學期結束,學校要求老師們總結教育教學工作,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時間倉促,寫的比較粗糙。

  一、教師要學會守望

  轉眼又是一年,生命之樹又增加了一圈年輪。在九中走過了兩年半的“小班型”班主任歷程。本來就為數不多的學生,又陸續有幾名農民工子女離開了,略有些失落的心情中,也有更多的安慰--畢竟,這群孩子整體進步了,他們不僅長高了,長壯了,而且臉上更多了陽光,肩上更多了擔當,心裡更多了責任。

  在這兩年半的風雨兼程中,我認為我學會的最珍貴的一個詞是:守望!

  教育者,尤其是班主任,應該學會守望。

  有人說:《麥田裡的守望者》為世界貢獻了一個詞語: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與“不管”之間,有一個詞語叫“守望”。

  守望,就是守護着,並期待着。具體說,就是永不放棄責任,並且永遠充滿希望。

  守望,就是對教育規律的真正尊重。--因為其前提是,真正尊重了人成長的規律。

  教育培養學生有可能比養花、養魚更容易嗎?絕不可能。

  比如說,開了一次班會,其收效就會如何如何?一次或者幾次談話之後,某個問題學生就會改變了多少多少?這種立竿見影似的神奇效果,你信不信?反正我早已不信。

  我對教育,尤其是班主任工作是這樣理解的:教育有效,但是需要足夠的條件,這些條件需要我們不斷創造;教育有效,但是需要時間的磨洗,就像吹盡黃沙始見金。

  所以,做好“守望”的準備吧。你別企望一蹴而就,也不要妄想揠苗助長。拿出足夠的信心,再拿出足夠的耐心,會有“守得雲開見日出”的驚喜等着你去感動,去流淚。

  沒有“山重水複”的曲折,何來“柳暗花明”的美麗?

  守望,猜開來是“守”和“望”兩個字。我覺得,我們要學會處理“守”與“望”的關係。

  如果只有“守”,不會“望”那就是不得要領的看守,沒有前途的“死守”。

  只剩下“望”,放棄了“守”,那最後的結果只能是“失望”,甚至“絕望”。

  我所理解的,並實踐着的“守望”,就是:

  第一,哪怕你不知道我在看着你,事實上,你永遠在我的視野中;

  第二,你知道我沒有緊緊拽着你,但你相信,我時刻不會放棄你。

  就拿間操的集體長跑來說吧,我覺得沒必要緊跟着他們,況且我的體力也不允許自己跟他們拼。他們跑他們的,我自己跑我自己的。你們跑三圈,我或許只跑兩圈,你們能趕上我,超越我,偶爾的擦肩而過,就是一個師生交流的瞬間。--這或許就是一種最簡單的“守望”吧。

  這個過程中,我在觀察他們,掌握他們的狀況,發現問題,能夠適時適當地指導他們即可。

  最自豪的事情是這次“冬季陽光陽光長跑比賽”,我班取得了男子組第一名,女子組第一名(全班總共才有11名女生),總名次第一名。

  我想,這就是守望的結果吧。

  另外,我還有一個小的心得:就是在實施個別教育行為時,尤其要注意“姿態”--自己面對他們時的每一個動作,特別是手勢、眼神。

  正如有人說:講道理是必要的,但給學生(尤其是初中生)講道理時,要注意自己講話的姿態,姿態比道理更重要。否則,學生會厭惡、反抗。他們會說:你講的話都是對的,但你講話的那個樣子很令人討厭。

  二、教師要能夠專註

  教學上,我感受最深的,還是應該務正業,專註於學科的專業化成長、專業化發展。

  教師,尤其是語文教師,專業化成長是當務之急,也是必由之路。可能很多語文老師沒有注意到這一點。

  多年來,我們是一直把自己的注意力、主要精力放在專業化成長之路上的。

  必須發展語文知識、語文能力,自己才能夠足夠強大地站立於三尺講台。

  1、要有學習能力。

  不要再執迷“一桶水”理論,要尋找作為語文教師的“源頭活水”。朱熹說的“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早就告訴我們成長的要義--讀書,學習。

  要讓專業知識準確、清晰、系統。

  有這樣一句話,讀了之後,我有膽戰心驚之感,也願與大家分享:“只要還在讀書的人,就不會徹底墮落,徹底墮落的人是不讀書的。”

  各位語文老師,我們在專業發展上是不是在自我墮落,或者處於自我墮落的邊緣?或者是內心不甘墮落,又無奈於特別“現實”的現實生活。

  2、要有自我發展能力。

  要主動發展,才能持之以恆;唯有恆字當頭,才能可持續發展,不斷成長。

  3、要有批判能力。

  所謂的批判能力,就是獨立地分析思考判斷能力。

  比如:什麼是散文?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說法正確嗎?

  比如:教材中出現的知識性錯誤。

  比如:有沒有對文本的自我解讀能力。

您正在瀏覽: 期末教育教學心得
網友評論
期末教育教學心得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