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工作體會 > 教師比訪心得

教師比訪心得

手機:M版  分類:工作體會  編輯:pp958

  第四,家庭成員內部不一致的教育力量難於與學校教育配合。

  第五,父母雙方教育觀念和方法不一致,導致孩子有空子可鑽,言行不一。

  三|、家訪后的思考:

  第一,全面的家訪,深入到每一個家庭細緻了解,與家長學生面對面的交流,加強了社會、家庭、學生的聯繫,了解了家長的期望與要求。了解了學生的個性與想法,加強了師生感情,家訪對以後的工作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第二,全面的家訪,了解了家長對子女的關切與期望,也了解了一些學生家庭的困境,增強了我們的責任感,也讓我們更加熱愛學生,熱愛工作。

  第三,家訪也給教師本人上了一課。因為一個學生在班上不過是十九分之一,很不起眼;而在家裡,卻是家長的百分之百,寄託了厚厚的期望。在家訪時的交談中,老師們深深體會到家長的期盼,深感責任重大,對今後的工作絲毫不敢有懈怠之心。家訪走出服務第一步。

  第五,家訪的目的是教育孩子更好地成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孩子在家時父母要多為孩子着想,正確引導孩子,同時家長與教師也要共同督促孩子健康發展,這是我們共同的心愿。

  總之,通過家訪,讓我和學生、家長的心靠得越來越近,越來越緊。但我深知:家訪是一門學問,是一門永無止境的藝術。我願虛心請教,傾心奉獻,把課外訪萬家工作堅持到底。

  “課外訪萬家”心得體會

  周磯學校江蕾

  伴隨着“課內比教學”活動的開展,“課外訪萬家”的活動也緊鑼密鼓的在我校展開了。

  家訪是教師走進學生家庭,對學生進行的一種訪問,也是對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補充。它是教師關愛學生的一種表現,也是教師與家長交換意見的途徑,達到共同對學生進行教育的一種方式。它作為維繫教師、父母、學生的紐帶,是溝通學校、家庭、社會的橋樑,。“教育過程中要充滿期待,如果把一份愛心放在家訪中,就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家訪是一門學問,是一門永無止境的藝術。培養一個學生是需要家長,老師,學生自己三方面的共同努力。

  在家訪的過程中,我感受到家長們對老師的尊重與信賴,同時還有對子女的殷切希望,詳細地了解了孩子的家庭結構、成長經歷、學習環境、在家表現,並聽取了家長對孩子的一些想法、打算,對教師的意見、希望。同時,家長也通過家訪了解了孩子在學校的情況,了解了班級的總體情況,更清楚自己孩子的優勢和劣勢,使家庭教育更具針對性,並通過與老師的交流,更好地和老師配合,共同關注孩子的成長。近期通過對幾個留守兒童的家訪活動,讓我感受頗深。

  一、必須關注留守兒童問題。

  早在幾年之前“留守兒童”已經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是教育教學的重中之重。就我們四年級來看,就有一名留守兒童,他是由爺爺奶奶代管,在缺乏父母關愛的同時,又接收着老年人對他的寵溺,這讓學生的心理更加放縱。逐漸養成好動,不遵守紀律,打架鬧事,不愛學習的壞習慣,讓學校教育工作難上加難,他們的教育問題對我們教師來說是一個嚴峻的挑戰。通過這次“訪萬家”活動對他們的走訪,讓我在教學以及管理班集體活動當中能夠摸清對象,對症下藥,並且能夠與家長保持密切的聯繫,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使這些學生能夠轉變態度,真正融入到學校生活之中。

  二、學生需要家長、老師、學校共同督促。

  在家訪中,我們經常會聽到一些家長要求老師對孩子進行嚴格教育管理。必須注重對孩子學習習慣的培養。有很多學生在班上學習成績每次只考了幾十分,屬於典型的學困生。而在家裡,卻是家長的百分之百,家長對他們寄託了厚厚的期望。家訪過程中,很多家長對我說:“孩子回家后根本就不聽父母的話,只聽老師的話,老師一定要管得嚴一些。”他們把教育的責任與希望全部寄託到老師的身上。可憐天下父母心,讓家長放心是我們的職責所在。但是,學生的成長是社會、家庭和學校共同教育的結果,家長在這方面也應該多為孩子提出一些建議,更好的輔助學生的成長。比如我家訪中有的家長說到,學生學習任務太輕,學生平日不願意做課外的學習,這時候我們就需要向家長明確指出,我們所指的“家長的配合”並不是指要家長再一次充當老師的角色,檢查作業並不一定要檢查學生作業的對錯,只需觀察學生是否認真的完成了作業,以便及時的了解學生學習的態度,態度決定一切,如果學生字跡潦草那必定是學習上出現了問題。

  我在走訪過程中,更加了解學生的生活狀況,在今後的教學中與學生溝通更加融洽。當然,家訪中也出現了各種值得反思和需要解決的問題,這也激勵了我要不斷學習不斷積累,不斷改進,不斷成長,在教學過程中給予學生更多的關心和愛護。

  “課內比教學活動”心得

  周磯學校江蕾

  這個學期,我校積極開展了“課內比教學”活動。從陶新陽老師的送教到28號教學點老師們賽課,老師們精彩紛呈的課堂表現,讓我感觸頗深。

  創設語言情景教學。每個老師總是在創設不同的情景,讓學生理解知識和內容,在情景中輕鬆的掌握本課的重難點。

  教師的基本功。聽着教師們的課,教師抑揚頓挫的語調,生動形象的講解,清晰流暢的書寫,使學生的心靈受到震撼,注意力牢牢的放在老師和課堂上。

  體現學生的主題地位。老師們的課由教學的主宰中心,轉變為學生學習的夥伴,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

  通過這次活動,我對自己的課也進行了反思。首先,預設與生成,是語文課堂教學中必須處理好的一對矛盾。如何做到“新,巧,活”這三個字。在學生回答問題時,為了實現我的教學目標,都只是點到即可,沒有調整教學思路,挖掘出學生內心更深層次的愛,沒有釋放出學生更豐富細膩的情感,應該鼓勵學生大膽想象,表達自己的見解,使課堂真正成為師生互動、生機盎然的舞台。其次,在學生個性化閱讀方面,雖然引導學生抓住了重點詞句,通過自己的觀察,讓學生理解了課文,體會了作者的感情,但是沒有進行適時的點撥,激活學生的思維。

  總之,這次“課內比教學”的活動,為我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指名了方向。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一定要大膽實踐,勤總結,常反思,不斷學習,不斷進步。

  “課內比教學”心得

  周磯學校閻瑪麗

  為時一個多月的“課內比教學”活動已經落下了帷幕,但時至今日,“課內比教學”活動開展時的場景仍歷歷在目。

  作為一名語文老師,我積极參与了說課和講課。在準備期間,老師們都精心地準備,備課時勤鑽苦研,說課時積極聽取各位老師提出的建議和意見,對自己的備課內容經過再三的修改才定稿。課堂中,老師們發揚了民主教學思想,營造了一個民主、寬鬆的教學環境,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也促使課堂教學的效率得到提高。授課時,教師們都有明確的教學目標,注重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針對一篇課文,知識點有哪些,哪些知識只做大致的了解,哪些知識需要理解並會運用,要着重訓練聽說讀寫中哪一方面的能力,要達到什麼樣的程度等等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在活動中,老師們能夠把學生的進步與發展作為教學的首要目標,關注了課堂教學的效率與質量,能夠把教學過程與教學結果統一起來。這次活動考察了教師們的綜合素養和基本功,活動的開展是一場老師之間教學智慧與業務能力的較量。

  在活動開展期間,我也產生了一些思考。首先,多媒體教學資源尤其是多媒體課件的應用是現代教育的需要,它所帶來的便利和優勢也是有目共睹的。在這一次的活動中,我們要求展現日常教學最真實的一面,老師們在課堂上憑藉一支粉筆,一本書,幾塊小黑板,幾幅手繪的教學插圖開展教學,但是有些課文內容需要展現具體的、生動形象的情境,憑藉多媒體課件才能得到更為深刻的體會和感受。所以,只有發揮各種技術手段在教學中的積極作用,促進各種技術手段的協同互補,才能達到最佳教學效果。其次,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做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指導工作,就是引領學生入情入境地讀、逐漸深入地讀書。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熏陶。如何指導學生讀好書,讓他們愛讀書呢?教師必須從“讀”出發,把讀貫穿教學全過程。而有的課堂上朗讀形式比較單一,學生讀得不夠充分,感受也就顯得比較膚淺,不夠深刻。再次,我們一直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有的小組學習中,發言的大多是那些學習好的,學習差的大多充當了旁聽者,老師沒有注重對學習小組中學困生進行有效的指導。在授課中雖然有自主、合作學習的形式,但是實效性不強。除此之外,這次活動讓我發現了自身教學上的缺憾,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注重的細節,明確了今後努力的方向。

  “課內比教學”活動是一次學習與探索的過程。它對於我們每一位教師,都是一次錘鍊促成長的過程。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加強學習,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和業務水平,使自己的教學工作取得更大的進步

  “課外訪萬家”活動感受

  周磯學校閻瑪麗

  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家訪則是這一系統工程中的重要一環,是做好教學和班級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本學期一開學,學校積極響應省廳關於“課內比教學,課外訪萬家”活動的號召,開展了“課內比教學,課外訪萬家”的活動。學校要求班主任帶上科任老師對學生進行一次家訪,於是,我和配班的卓老師開始了我們的家訪。通過這次“課外訪萬家”活動,我感觸很深。

  一、大多數家長對老師的家訪工作表示大力支持,給予了配合。

  家訪時與學生家長進行交流和溝通,讓家長了解了孩子在校的各方面表現,同時,教師也通過與家長的交談,進一步了解學生在家的學習、生活情況,使教師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教育。雖然班裡學生大多是周磯周邊的農村孩子,而且居住地比較分散,一個一個去家訪,任務較為艱巨。但是,通過家訪,我們能夠從多個角度更深入地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通過家訪,可以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關愛;通過家訪,可以促進學生提高自信,老師的走訪對他的的觸動會比單獨說教學生收到的效果大得多。

  二、良好的家庭教育對學生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學生的學習、品行與學生家長的受教育程度,學生的家庭教育有很大的關係。

  文化程度較高的家長對自己的子女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知道如何對孩子進行學習生活上的指導。這些孩子往往從小就已經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有較強的自覺性。文化程度不高但為處世有原則的家長,他們對孩子學習上的指導雖有欠缺,但會以言傳身教教給孩子做人的道理。這類孩子為人不錯,做事讓人放心,只要在學習方法上多加以指導,一般會有較大的進步。

  三、部分學生在校與在家的表現都有較大的差異。

  我們班一大半都是留守兒童,跟着祖父母生活,老人的隔代教育對學生的成長產生了不利的影響。孩子的家庭作業質量較差,可以看的出來在家做作業時沒動腦筋,家長的督促與監管不利。更有甚者,作業上有監護人的筆跡。這樣養成了學生的依賴思想和惰性。有些老人本身沒什麼文化,不重視孩子的習慣的養成,把孩子學習上的事情託付給鄰近的高年級學生。隨着孩子年齡的增長,孩子根本就不服祖輩的管教。家長管不了,只是希望通過學校教育來改變孩子。他們的父母長期在外打工,平時疏於和孩子進行交流,很少過問孩子的生活和學習。這部分孩子缺少來自父母的教導和關愛,性格中或多或少的帶有任性、自私自利、嬌氣的成分。

  通過這次“課外訪萬家”活動,我們得到了許多收穫,並決心在今後的工作中繼續有目的、有計劃、有重點地開展家訪工作。

  反思“課內比教學,課外訪萬家”

  周磯學校邢好娟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是辦好教育的第一資源。有了好的教師,才會有好的教育,因而提高教育質量關鍵在師資。鑒於此,教師“課內比教學、課外訪萬家”活動在荊楚大地上轟轟烈烈的拉開了帷幕。

  何為“課內比教學,課外訪萬家”呢?“課內比教學“活動,就是要以課堂教學為重點,強化教學基本功訓練,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能力,課內比武,人人講課、人人聽課。“課外訪萬家”活動則是學校領導、教師逢周末、節假日走出校園,走訪每一個學生,深入到了每一個學生的家庭,忠誠地與學生、與家長交流,了解每一個學生在家的表現,了解到家長的希望。讓家長、學生與老師和學校之間架起和諧溝通的橋樑,以便更好的促進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

  “課內比教學,課外訪萬家”活動在全省拉開序幕後,此項活動在校領導的指揮下也在我校如火如荼的展開了。學校採取了多種形式組織教師參與此項活動。比如,組織全體教師觀看“課內比較學,課外訪萬家”活動推進會視頻會議,了解開展此項活動的目的、意義、方法;迅速組成比教學評委團,進行教師“課堂大比武”活動等等。

  在參加了學校為期一個月的“課內比教學”活動之後,我有以下三點感受:

  一、學校的教學效率提高了。我校所有參加“比教學”的教師們聚在一起潛心研究,集體備課,自我反思,溝通交流,用心備好每節課,使每節課都真切樸實而富有成效。每一位參加聽課的老師都能汲取其他教師的優點,每一位授課的教師也能在與其他老師的交流中找出自己教學的失誤和缺陷。這樣一來,大家就共同進步,共同成長了,學校的總體教學效率也隨之大大提高了。

  二、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了。教師們集體備課,讓學生轉變為課堂的主角,使每一節課都成為生動、快樂、高效的課堂。課堂上成立學習小組,把問題交給學生自主探究討論,這樣一來課堂氣氛活躍融洽了,學生也變的更加大膽主動了。老師講得少了,但講得精彩了,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時間多了,學生參與多了,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得到了明顯提高。”

  三、師生的關係更融洽了。通過“比教學”,教師由演員轉型為導演,課堂中老師如春風化雨般的引導和點撥,滿面春風的微笑和親切和藹的啟發讓學生在輕鬆自如的學習氛圍中汲取了更多的知識。師生互動,小組討論,合作交流,課堂交給了學生,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有鍛煉的機會,每一個學生都能真正的進入課堂學習之中,都能充分展示自己的個性。學生愛上了課堂,那麼與老師的關係就親近了,師生關係從而也就更加融洽了。

  伴隨着“課內比教學”活動的開展,“課外訪萬家”的活動也緊鑼密鼓的在我校展開了。學校給每一位教師發放家訪手記,並逐項提出具體要求。家訪前,學校讓我們教師先從學生口中摸清家庭情況,設計“因家施訪”方案;家訪中,要求我們教師態度謙和,尊重家長,尊重學生,平等交流;家訪后,填寫《家訪反饋表》,學校驗收后,梳理情況,反饋交流。

  作為班主任的我,通過此次“訪萬家”活動,受益匪淺。具體地反思體會有以下兩點:

  一、必須關注留守兒童問題。早在幾年之前“留守兒童”已經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是教育教學的重中之重。在我校有一半以上的學生是留守兒童。他們多由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代管,他們在缺乏父母關愛的同時,又接收着老年人對他們的寵溺,這讓學生的心理更加放縱。他們當中有許多人養成好動,不遵守紀律,打架鬧事,不愛學習的壞習慣,讓學校教育工作難上加難,他們的教育問題對我們教師來說是一個嚴峻的挑戰。通過這次“訪萬家”活動對他們的走訪,讓我在教學以及管理班集體活動當中能夠摸清對象,對症下藥,並且能夠與家長保持密切的聯繫,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使這些學生能夠轉變態度,真正融入到學校生活之中。

  二、必須注重對孩子學習習慣的培養。有很多學生在班上學習成績每次只考了幾十分,屬於典型的學困生。而在家裡,卻是家長的百分之百,家長對他們寄託了厚厚的期望。家訪過程中,很多家長對我說:“孩子回家后根本就不聽父母的話,只聽老師的話,老師一定要管得嚴一些。”他們把教育的責任與希望全部寄託到老師的身上。可憐天下父母心,讓家長放心是我們的職責所在,我們必須以十分的熱情、百倍的努力去做好自己的每一項工作。通過家訪中與家長的交流,我看出有很多家長對學生寄託了他們的全部希望,但似乎方法不得當。因為他們只是一味的關注學生的成績,看重學生的分數,而不去關心孩子的學習習慣。針對此,我認為,學校在條件允許的情況,要經常舉行“家長學習交流座談會”,讓家長了解學校教書育人的目的不是培養“考試的機器”。考試是學習的一種過程,是學校了解孩子掌握知識多少的一種手段,但不是最終考察孩子的唯一方法,有的即使分數有差距,但不代表孩子沒有掌握知識,而實際上是因為有些孩子考試時發揮不好,針對這種情況,做為家長與老師都不要一味地指責孩子,不僅如此,還要幫助孩子找到失誤的原因。要讓家長意識到分數絕對不是評價學生將來是不是成材的唯一標準,而一個良好的習慣的培養卻能塑造一個優秀的人才。只有這樣,學生才會有最大的收穫,同時我們教師的教學工作才能最有效率的開展。

  通過參加“課內比教學、課外訪萬家”活動,給我留下了很多的思考。這次活動不僅豐富了我的人生閱歷,更讓我在師德修養和專業能力方面有了很大的自省、改進與提高。更讓我明白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學校和家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兩方面不斷相互溝通配合,才能發揮各自的優勢,保證孩子健康成長。通過溝通,可以很好的、及時的了解孩子的思想動態。溝通是理解的橋樑,也是學生家庭與學校聯繫中很必要的手段。教育是一個過程,教育者對教育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孩子是未來的希望,我們任何人沒有理由不重視教育的作用。

  “課內比教學,課外訪萬家”活動為搭建教育交流平台,構建社會和諧橋樑起到了無可替代的作用。這兩項活動的開展不僅鍛煉了教師教學能力,提高了教師師德素養,還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師生之間、家校之間,形成了良性互動,學生學習能力提高了,教師教學水平增長了,學校教學質量上升了。

  “課內比教學,課外訪萬家”活動,今後還有一個很長的過程需要我們全體教育工作者用心努力。在此,我大聲呼籲:全體教師們,讓我們共同努力吧,讓教育的春天在校園這片聖潔的土地上永久常駐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您正在瀏覽: 教師比訪心得
網友評論
教師比訪心得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