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菲的世界觀后感
手機:M版 分類:觀后感 編輯:小景
Part five:蘇菲來到樹林里的小木屋——那是諾克斯的所在地,同時也是連接少校寫的小說與現實的連接地。屋瓦有一隻"咩"叫的羊,我認為是宗教(羔羊是耶穌的象徵)與哲學的聯繫的象徵體,也與蘇菲在作文里寫道:"三隻山羊拉着車從天而降,於是雷電就產生了…"有關。還有那個小紅帽男孩,總是躲在密林里瞪着大眼睛望着蘇菲,那純潔的眼神,是象徵著真理嗎?因為真理總是藏起來的啊…後來才知這也是少校筆下的人物之一……(汗!)蘇菲在木屋裡發現了希爾德(這個長得和她一模一樣的女孩)的照片和十字架。蘇菲看着鏡子里的自己,對着鏡子問:"你是誰?"蘇菲看到鏡子里的另一個自己,用手伸過去發現竟然可以穿進鏡子裡面……
(回到家后蘇菲哭了,探尋真理的過程可能會讓人走火入魔,蘇菲為什麼會哭泣?)
Part six:憤世嫉俗者。蘇菲和朋友去電影院看電影,人家看的是凄美愛情片,但蘇菲看到的卻是:兩個憤世嫉俗的槍手,像等待戈多那兩個人一樣滑稽,A朝着B的車開槍,B吵着說為什麼要朝他的車開槍,A罵B是輛愚蠢的車子,B說我不是車子。場面滑稽搞笑,憤世嫉俗的人對什麼都不滿意,但對陽光感到滿意。這是什麼意思?因為陽光是實實在在感到溫暖的存在嗎?憤世嫉俗者什麼都不需要,逍遙而自在,他們是在追求事物的本來面目嗎?無為思想?
Part seven:中世紀教堂。諾克斯帶蘇菲來到中世紀,談到宗教里偉大的音樂家——海德格,這個和上帝談過話的被上帝悅納的女子,把她對神性的理解融入宗教音樂中。中世紀流行黑死病,白髮蒼蒼的老婦人對蘇菲說:"你總有一天會死,讓我來吻你!"蘇菲感受到人無法改變一些命定的現實。
Part eight:文藝復興時代——中世紀歷史發展進程的爭論時代。蘇菲看到莎士比亞再排練《哈姆萊特》,看到哥白尼在思考地是方的還是圓的?達芬奇在畫充滿迷惑的《蒙娜麗莎的微笑》,看到莎士比亞的對手米開朗琪羅在雕刻蘇菲的畫像(我認為那是表示哲學家代表本質,表現本質的形態諸多),看到約翰尼斯古騰堡在研究印刷……文藝復興就像15歲生日,許多新思想的湧現對教會產生衝擊…看到歷史轉輪一幕幕上演,蘇菲想自己是不是真正真實的存在的,存在這個問題讓她困擾,"你認為我們存在嗎?如果我們真的不存在,只是歷史的過客,那怎麼辦?"直到蘇菲的母親說一句拉丁語:"我思故我在!"
諾克斯與蘇菲的談話發現他們居然是少校的筆下的人物!真不可思議!自己活了15歲,居然是不存在的。"我們什麼都不是,我們不存在,這是多麼荒唐的事情。"
繼續回到小木屋,蘇菲看見油畫上的男人—迪卡爾從畫中走出來了,並說靈魂與身體的聯繫。靈魂這個有思想的虛無的東西是怎麼附在身體上?這也說明了如果有思想,那麼我就存在,靈魂與身體是不會獨自運作的。
也就是說,蘇菲和諾克斯雖然是少校筆下的人物,但是蘇菲有思想,只要少校繼續寫故事,那麼蘇菲就還會存在。蘇菲必須在少校寫的最後一章到來之前逃跑!在故事裡,少校就像是上帝,無所不能,主宰一切,但少校不是上帝!
蘇菲想驗證眼見不一定為實,於是帶上紅色眼鏡看周圍的世界,也明白了莊周夢蝶的道理(莊子夢見自己變成了蝴蝶,蝴蝶也夢見自己變成了莊子,最後莊子不知道究竟是莊子是蝴蝶還是蝴蝶是莊子)。這樣模糊不清讓蘇菲不知道自己究竟是真實存在還是只是少校筆下的人物,但是尼采說對人生有選擇才有價值。於是蘇菲決定逃,逃出少校的"法網".
蘇菲繼續文藝復興的哲學之旅,看到歌德寫下《少年維特之煩惱》(我看過這本簡版,但仍然看不懂與哲學有什麼關係,只是說維特寫給一個女子表示愛意的信件然後自殺死了,這女子想必是哲學的化身,維特想象的女子),諾克斯向蘇菲談起黑格爾辯證思想——第三種思維,就像是蘇菲決定逃但諾克斯認為不好,事物既有正面又有反面。蘇菲說:"我們可以用次要的人格來欺騙少校。"次要的人格是什麼?鑽少校還未擬定情節的漏洞而逃跑嗎?
蘇菲參與了俄國十月革命,每個人互相喊同志,表示人人平等。有名的心理分析家弗洛伊德給蘇菲催眠,說要轉移少校的視線,只有深入研究無意識,蘇菲才能逃。
蘇菲和諾克斯決定進入鏡子里的世界,越往裡走,蘇菲之前經歷過的事情都給顛倒了,那應該是少校的寫作素材吧?最後他們出現在希爾德——少校的女兒的家,不可思議!儘管看着與自己一模一樣的人但蘇菲無法與之有任何交集,聽到希爾德問少校世界的起源,少校說是宇宙爆炸產生原子,分子,物質,細胞,然後有人、動植物、然後有國家、社會,直至發展至今。不知蘇菲和諾克斯聽了這些作何感想,他們辛辛苦苦追尋的哲學,被他們這樣輕易地說出來,看他們感到不是滋味,又回到那個被編輯的世界,蘇菲感到很開心,所有的人並沒有因為少校寫的大結局而消失,蘇菲的思想也將存在,蘇菲成為了真正的哲學家。
我很開心,能夠理解那麼一點有關哲學的學問,在以前看來那麼難的問題,但在現代的我們看來是多麼容易理解的原理。彩虹說過,提出的觀點人人都能理解,因為舉一個反例就能讓它不攻自破,但是自己真正能提出觀點的卻沒有幾個。
思想真是個好東西,它讓你自己存在過,而不是隨波逐流的浮萍一樣過活,它讓你對世界充滿好奇,人的求知慾是無限的,人想發現世界,改變世界,因此人才會顯得有價值吧……
馬克思主義的思想,我想有了蘇菲的世界這個頭,我會學習到更多東西,感謝牡丹花!
電影《蘇菲的世界》觀后感(三)
一部哲學教育影片。主人公,蘇菲,一個將滿15歲的初中生,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與疑問。喜歡和她的好朋友聊些生活中的哲學問題,比如"小鳥有沒有思想".然後,有一天,她收到了一封信,只有三個字"你是誰?",起始以為是愛慕她的男孩子寫的,但後來才發現時一封沒有來歷的信。後來她又陸續收到了好幾封信,還是疑問"世界從哪裡來?""生命最重要的是什麼?",其實,作者是借這種形式來把我們引入哲學的殿堂,從最簡單的哲學問題入手。
在鄰近蘇菲生日之際,蘇菲收到了一份禮物,是一張影碟。她在媽媽睡下后,偷偷地觀看。這時候,她的哲學老師才在影碟中現身,他叫艾伯特 諾克斯,在影片中,他把蘇菲引入古希臘,讓蘇菲了解了大哲蘇格拉底死亡的經過,蘇格拉底讓很多人正確地思考,這得罪了很多人,於是,大家投票決定殺死他。本來蘇是可以逃跑的,但是他沒有,他說,可以殺死我,但是殺不死批判性思維,於是安然地飲鴆酒而死。
第二個人物是柏拉圖,他是蘇格拉底最得意的學生,他繼承了老師的思想並將其發揚光大。諾里斯向蘇菲介紹了柏拉圖最著名的影子理論,即"洞穴之微笑",柏拉圖認為,"所有事物本質上都是永恆想法的影子,但是很多人都滿足於虛偽的影子,他們就像洞穴人,從牆上看到影子,但是從不問自己,什麼創造出影子,他們不敢離開洞穴去發現太陽或真理。不敢發現裡面真正的含義。"
影片第二節的名字叫"進化",主要講蘇菲思想的進化過程。老師諾克斯引領蘇菲進入亞里士多德的思想,亞里士多德認為"藝術和哲學有很大的聯繫","所有事物本質上都有一定的形態。世界分為不同的物質,沒生命的東西,有生命的東西。植物、動物和人類。只有人類能進行哲學探索、思考、反映事物,這就是人和動物的區別。""任何事物本質上都有固定的形態""藝術家把他的一生奉獻給虛幻的東西,但是他卻能看到本質。哲學家是藝術家的兄弟。"就像一塊普通的大理石,雕塑家能把它雕成一位純真的少女,在雕塑家眼裡,雕塑品就藏在石頭裡面,石頭就是虛幻的東西,而雕塑家能從虛幻中看到隱藏的本質 .
老師後來又帶領蘇菲去中世紀,告訴蘇菲"知識就是力量".介紹了兩位中世紀的哲學家,女哲海德格,她和蘇菲一樣,從小就開始思考哲學問題,她是羅馬的音樂家,為羅馬教樂作曲,她覺得"人類的神性能在音樂中表達出來,所有的藝術都如此".還有托馬斯 阿奎那這位大哲。老師告訴蘇菲,她名字的含義就是"智慧",哲學就是追求智慧的一種過程。
整部影片以這樣的一種方式,向我們介紹了哲學搖籃雅典的三位大哲學家,然後又是中世紀(小說的介紹更為全面,電影只是節選了一部分),蘇菲所到之處,灑滿了人類智慧的光芒,凝結着人類文明的精華。它是一部哲學入門的啟蒙書,是啟蒙影片,讓我們直觀地感受到了那些偉大的哲學家為人類哲學事業的發展,作出的巨大貢獻。而"我是誰?""世界從哪裡來",更成為了每個時代,愛好哲學的人一直在思考的問題,這也是我們認識自我,認識世界的元始。我們需要知道我們是誰,為什麼會存在。洞悉哲學問題的最好方法就是問哲學的問題:我是誰?世界從哪裡來?有時候,我們以為對自己足夠了解了,但其實我們對自己的認知還是淺顯的,片面的,偏執的,並在潛意識裡面將一些自我給蒙蔽。這是一個很有趣的,並且值得一直去思考玩味的問題。一位印度的大哲說過"認識你自己",客觀地認識自己,進而去認識這個世界,會有異乎尋常的發現。這樣做之後,我們再看到的自我和世界,就是舊時自我和世界的深層內像。
旅行的意義——電影《蘇菲的世界》觀后感(四)
《蘇菲的世界》,這不是一部好懂的著作,因此在課下我又找出了完整版的電影,跟着蘇菲進行了三個小時的旅行,一場驚心動魄的旅行。完全不敢說參透了其中的深意,只是在電影結尾狂歡的時候,我似乎也確實有了一種內心快樂和欣慰的感覺。我想哪怕是能領悟到一丁點電影傳達出的東西也好,這次旅行也滿載了意義。
哲學,是一個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常出現的詞;我也和大部分人一樣,認為哲學家是一群不諳世事胡思亂想危言聳聽的人,對社會的發展沒有做出什麼實質性的貢獻。然而這部電影完全地改變了我的想法,它提出了一個命題:是思想的發展引領着人類的進步和社會的變革。從古希臘古羅馬時代,到歐洲中世紀,再到文藝復興時期,資本主義革命,俄國十月革命,每一次社會形態的變化都源自於人類思想的變化,有豐富的哲學研究來做理論支撐。可以說,沒有哲學就沒有科學,沒有哲學就沒有藝術,沒有哲學就沒有社會的進步、人類的生存。
蘇菲是個幸運的旅行者,她可以在習慣了當今現實的生活之後,重新思考那些古代哲學家們一直孜孜以求的問題。我是誰?世界從哪裡來?這些問題在現在看來莫名其妙,人們會用很多生理學、天文學的知識來回答。然而在這些知識出現之前,這些問題就是哲學家們用自己的一生來思考的東西。沒有他們的思考,就不會有科學的探索,正如蘇格拉底所說,提問比回答更重要。
蘇菲也是個稱職的旅行者。她勇敢,什麼都不怕,這正是一位研究哲學的人必須具備的品質。這部電影也讓我對哲學家們產生了欽佩之情。他們有信仰,追求真理,誓死捍衛自己認為是對的東西。哲學家的工作就是引導人們如何思考,而民眾們如何思考又直接影響到他們如何生活,直接影響到統治者的權威。由於和當局統治者們的思想相悖,大多數哲學家們的一生都過得很辛苦。然而強大的內心力量讓他們不畏強權,勇敢地說話。亞里士多德說,我愛我師,我更愛真理。在他們看來,真理可以永恆。我想,一個人的信仰或者價值觀真的可以影響他的一切。只有善於思考、內心強大的人才更能經得起現實的錘鍊,經得起磨難,經得起誘惑。這種品質對一個人尚且如此重要,更何況一個國家,一個民族?
在這次旅行中,我有幸跟隨蘇菲目睹了幾位哲學大師的風采。一位出色的哲學家往往在別的領域也有很高的造詣。他有可能是一位科學家,像哥白尼;藝術家,像米開朗基羅;文人,像歌德盧梭;亦或是革命領袖,像馬克思列寧。因為思想,他們成為了可以影響民眾、改變世界的人。思想,是一切的源泉,我想這樣說並不過分。笛卡爾說,"我思故我在".這一唯心主義的經典論斷我們說不清它的對錯好壞,然而思想對一個人的重要性,不容置疑。
電影中也提到了中國的哲學,提到了"庄生曉夢迷蝴蝶"的故事,我才知道我們的"老莊哲學"在世界上也有不小的影響。什麼樣的思想養育什麼樣的人,想想我們中國人的傳統秉性,還果然是這個道理。
而如今社會呢?在現實洪流中輾轉沉浮的人們還思考嗎?我們還有一群堅守信仰不畏權威的哲學家嗎?以唯物主義為核心價值觀的我們似乎把一切都看做理所當然,地球上有的東西幾乎都可以用已有的知識解釋了。那麼像"我爸是李剛"這樣的案例又該怎麼解釋呢?是"人人生來平等" 還是"對立統一" 還是"福禍相依"
物質與精神,已經相距太遠了。物質跑得太快,已經忘了最初是在哲學家們強大的思想理論指導之下,才有了蒸汽機,有了火車和電話;社會進步得太猛,以至於我們這些大學生都沒有認識到哲學的重要性,都還以為人生下來就是為了死去。當一個國家沒有了那些能像哲學家一樣思考的人們,當經濟增長成為大家追求的一切,當真話和真理越來越少,社會又會怎麼樣呢?
所以我說《蘇菲的世界》是一場奇妙的旅行,它讓我看到了哲學的魅力,讓我會去想一些以前不會去想的東西。在影片的結尾,蘇菲說:"我們比他們要長壽。他們只是人類,而我們是思想,永垂不朽。"看到他們歡樂地相聚,我也感到很開心。不管哲學家們如何死去,他們的思想,他們所追求的真理,確實永恆。
我想我們應該有所啟示。人活着就是為了死去嗎?我們只能是歷史的一個匆匆過客嗎?應該是要有信仰地留下些什麼吧。
雖然我依然不能像哲學家那樣思考,但至少這部電影讓我能寫出以上這些東西,這也是好的收穫吧。
背上背包去旅行,不在於景,不在於人,不在於事,而在於這些景、人、事帶給我們的,可以裝進腦袋和心裡,豐富精神生活的東西,這才是旅行的意義。
相關範文
-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3篇
-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
-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600字
-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
-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2000字
-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2000字
-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800字
- ·讀《蘇菲的世界》有感1000字
- ·《蘇菲的世界》讀書筆記2000字
- ·蘇菲的神秘通道
- ·電視劇平凡的世界觀后感3篇
- ·電視劇平凡的世界觀后感
- ·楚門的世界觀后感600字
- ·楚門的世界觀后感
-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後感--不一樣
- ·20世紀中國各個年代人們的世界觀念之
- ·20世紀中國各個年代人們的世界觀念之
- ·20世紀中國各個年代人們的世界觀念之
- ·20世紀中國各個年代人們的世界觀念之
- ·電影說說美麗世界觀后感
- ·紀錄片微觀世界觀后感
- ·侏羅紀世界觀后感
- ·微觀世界觀后感
-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平凡的世界不平
- ·我的世界你曾經來過,你可在我的世界里
- ·你的世界里沒有我,我的世界里卻全是你
-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無奈
- ·領導幹部怎樣加強自身世界觀改造
- ·高中回憶之世界觀與抱負
- ·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 ·蘇菲瑪索《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