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后感 > 公司的力量觀后感800字

公司的力量觀后感800字

手機:M版  分類:觀后感  編輯:得得9

公司的力量觀后感800字 標籤:春晚觀后感 100個品德故事

  公司的力量觀后感800字(一)

  《公司的力量》是一部很好的紀錄片,集集精彩,發人深省,充分論證了公司作為社會的組織,具有無與倫比的作用和力量。同時,一個好的公司就是一個好的平台,作為公司職員,只有將自己充分融入到公司大家庭之中,才可能更好地發揮自己的作用、實現自己的價值;單打獨鬥的個人英雄時代已經結束,只有加入到公司團隊之中,與公司同舟共濟、共同發展,才可能在公司的力量得以彰顯的過程中成就自己的夢想。大全是一個優秀的公司,作為大全人,深感榮幸、驕傲與自豪。

  說到心得體會,實際上在觀看的過程中,時時有感想,處處覺震撼,常常受啟發,可謂百感交集、受益匪淺。既然要寫成文章,還是拿出影響較深的兩點,片面的說說自己的感受吧:一個是文化,一個是創新。

  先說文化:

  片中開幕就說,"公司是一種組織、一種制度、一種文化,公司是一種生存方式,也是一種生活方式。"

  在第七集《各領風騷》中,開幕又說,"人們發現,公司歸根到底是人的組織,在制度和理性之外要想調動人、激勵人、凝聚人,唯有文化,那是公司管理的更高境界,也是效益和利潤的新來源,只有那些善於汲取先進文化並創造出自己獨特新文化的公司,才可能成為時代的佼佼者。"

  在第七集中還說道,"員工喜歡以公司的名字為自己命名,稱自己為松下人,豐田人等等,他們將這種強烈的歸屬稱為‘忠’,公司對日本人來說就象是一個更大的家。

  員工需要這個家,社會文化需要這個家,這是對人類千年傳承的情感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一種延續。經營者則扮演着家長的角色,努力讓家庭保持和睦、團結和秩序,讓家庭成員分享幸福,於是在很長的一段時期內,松下公司始創的終身雇傭制的年功序列制被廣為使用,幾乎成為日本企業的象徵。"

  最後還引用專家的觀點說,"我想最重要的一點是大家逐漸建立了這樣的觀念,公司不是股東的,也不是經營者的,而是公司職員的,這是日本企業文化最大的特點。"

  感受與聯想:文化,實際上包羅萬象,作為一個企業,要有自己的文化,也就是要形成良好的企業文化氛圍。

  良好的企業文化,其目的和作用,簡單一點說就是兩點,即對內提高凝聚力、對外擴大影響力。

  在對內提高凝聚力方面,如果一針見血的指明,就是要提高員工的忠誠度,圍繞這個目標,就要全方位的培養、建立並形成一種良好的企業文化氛圍。

  這種良好的企業文化氛圍的出發點,首先應該是"以人為本".從人力資源的視角來看,就是,在引進人才的過程中,要引進認同公司價值觀,能夠和公司同舟共濟、共同發展的人;引進之後,要注重培養,每個人的興趣不一致、特長各不同,要將不同的人放在不同的崗位上鍛煉和成長,最後將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崗位上培養和發展;這就涉及到怎樣使用人,使用好人的同時,還要給予好的待遇,用優厚的待遇來留住人、鼓舞人、激勵人。這樣,就能形成一種好的"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提高員工的忠誠度。

  在對外擴大影響力方面,如果直截了當一點,就是要塑造企業文化,加強宣傳工作,承擔社會責任,重視從實踐到理論的總結,形成有自主企業特設的企業文化理念,不僅用這套理念來武裝內部員工的頭腦,而且要讓外界知曉,提高企業品牌知名度與社會影響力

  當然,公司終究是公司,他要以營利為目的,這是毋庸置疑的,如果說一個公司專門做慈善,不考慮成本,那絕對是假話,或者說那不是公司行為,而是其他方面的行為。因此,作為一個公司,在加強宣傳工作的同時,要有一個目的,就是要通過宣傳,促進品牌建設,擴大影響力,進而促進銷售,提高市場佔有率,銷售做上去了,再反輔過來,支持企業文化建設、支持宣傳工作,形成良性循環,說到底,作為一個公司,應該重視企業文化建設,企業文化建設的作用就是對內提高凝聚力、對外擴大影響力;而公司終究是要營利的,所以,在具體操作過程中,要以市場宣傳為目的,促進企業文化建設。

  公司的力量觀后感800字(二)

  今天就談談看了《公司的力量》紀錄片之後的一些感受,與各位分享。

  讓我感觸最深的是第五集《危機時刻》和第八集《創新先鋒》、第九集《本土雄心》。該紀錄片通過對五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九位國際知名商學院教授的採訪,幫我們詮釋了公司在經濟和國家發展中的作用,並提出了一些公司發展的規律。

  在《危機時刻》這一集,談到了1929年全球經濟危機,美國、德國等國家的應對之策,讓我們看到了世界經濟從公司和政府相分離到出現混合式經濟體制,國家還是規範公司的發展,以及美國公司法的建立。同時,也看到羅斯福總統的在面對經濟危機時候的救市計劃,其中就包括加大國家基礎設施的建設,從而拉動就業,減少失業的措施。而2008年爆發的全球性金融危機下,中國所採取的救市計劃中也有類似的措施,讓我們感嘆歷史何其相似。

  在《創新先鋒》這一集,讓我們看到了日本在二戰之後的崛起之路,以及美國對日本崛起的恐慌。而到了20世紀90年代之後,美國再次依靠創新、軟件、互聯網、晶體管等核心技術成為全球經濟的主導者。看了該集,讓我們認識到了創新對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同時也讓我們看到了創新誕生的先決條件是自由,創新的主體是公司,創新的保證不是技術而是管理。美國之所以可以擁有如此多的核心技術,源自於美國政府建立的大學、企業、研究機構的產學研模式,而中國也在推行這種模式。

  但是我們的大學和研究機構卻並未有美國如此高的技術轉化率,這也讓我們不得不深思,每年國家向大學和研究機構投入的巨資,是否都得到了回報,為何無法得到有效回報的原因還是因為公司組織機構不健全,這些都是我們應該努力的方向。或許杜邦公司從知名大學聘請教授做科研,最終研發出可用於多種商品的尼龍材料,應該成為中國產學研模式的榜樣。

  在《本土雄心》一集,講述了中國公司發展的歷史,講述了清末時期、民國時期以及改革開放之後,中國公司形態發生的巨大變化,讓我們再次看到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體制下,公司對國家競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在這一節中,聯想柳傳志、吉利李書福、金蝶軟件徐少春等著名企業家都站出來談了自己對公司的認識,對公司發展和國家發展之間關係的認識。

  金蝶軟件董事局主席徐少春在《公司的力量》中有一段訪談這樣表示:"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取決於這個國家企業的實力。《公司的力量》這個名字就彰顯了這樣一種特徵,它再現了企業在當今國家作用、責任和使命。"徐少春的這段話給我很大的啟發,我想這也是《公司的力量》這部紀錄片拍攝的初衷,因為在和平的年代,市場經濟的體制之下,全球成為一個經濟共同體的形勢下,國家之間的綜合實力不再是軍事實力的比拼,而是企業實力的比拼。

  《公司的力量》可以給企業、政府、社會起到警示作用,我們國家的發展不能夠偏離公司的發展,要為公司發展創造理想的環境。同時,公司制度和管理模式的創新決定着一個國家創新的好壞。這也告訴企業家們,要注重公司制度和管理模式的創新和改革,否則會毀掉企業的創新。

  作為改革開放環境中發展起來的中國"公司"的一個代表,金蝶一直以來對中國企業的未來發展方向,中國管理模式給予了更多的關注。徐少春認為《公司的力量》的選材、視野與深度,必將啟迪經歷過危機的中國群體,開創屬於中國的"公司的力量"的時代。這也是為什麼金蝶軟件要聯手中央電視台,在當前的市場經濟與歷史環境中,打造如此一部公司的思想史、啟迪曲、勵志片的緣由。

  金蝶軟件不僅參與了《公司的力量》的策劃,而且其自身也在幫助中國企業尋找先進的公司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從金蝶明珠會,到中國管理模式傑出獎,從打造中國企業無邊界交流平台,到創新中國管理模式,是徐少春對"公司的力量"思考後的行動。

  2010年6月5日,深圳金蝶軟件園,在金蝶明珠會理事大會上,百名企業家共同發布《創新中國管理模式宣言》,肩負國家戰略轉型時期企業家使命,積極推動產業轉型與升級,創新中國管理模式,推動中國管理變革,以此培育產生更多世界級中國企業、世界級中國品牌,讓中國管理模式在全球崛起。

  正如《公司的力量》中所談到的一樣,我們現在之所以缺少創新和核心技術,是因為我們的管理跟不上創新的步伐,無法為創新提供肥沃的土壤。發掘成功的管理模式,讓公司成為創新的主體,讓優秀的管理模式為中國創造更多的核心技術,這成為中國經濟轉型的必由之路。

您正在瀏覽: 公司的力量觀后感800字
網友評論
公司的力量觀后感800字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