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后感 > 《戰馬》觀后感

《戰馬》觀后感

手機:M版  分類:觀后感  編輯:小景

《戰馬》觀后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

  《戰馬》觀后感

  文/余亞茹

  這是一段關於人與馬之間深厚情誼的故事,這是一段關於成長的故事,這是一段關於人性善良和美好的故事。斯皮爾伯格的這部《戰馬》,既有着史詩般的恢弘氣勢,也有流淌在畫面中的汩汩溫情。

  喬伊是一匹從降生就註定不凡的戰馬,前額有着白色十字星形的鬃毛,讓它看起來更為獨特。影片最開始喬伊為艾伯特家犁地的段落,就顯示了它的與眾不同。村莊里的人不管是普通鄰里還是艾伯特家的地主,都不相信這樣一匹剛出生不久看似弱小的馬匹能夠犁地。但是艾伯特始終堅信它有巨大的潛力。在艾伯特的鼓勵聲中,音樂帶着勝利的振奮,鏡頭中的泥土被徹底地翻過來,看似不可逾約的大石塊也沒能阻礙犁刀的前行。喬伊的勇敢和潛力在此時已顯現。

  不管是一匹馬還是一個人,他的成長都必定經歷一定的磨難。在《戰馬》里,這磨難就是一戰。戰爭,意味着死傷,意味着流離失所。同艾伯特同甘共苦的喬伊被帶上了戰場,意味着它同主人也許再不能相見,意味着它的命運從此由上天決定。這讓觀眾從它被上尉牽走的一刻,就開始擔心。然而,在戰場上的喬伊,遇到過各種各樣的好心人。它的幸運,不僅僅是反映一匹馬的命運,更多折射了人性和戰爭的樣貌。好心的上尉將喬伊當成自己的座駕,愛護有加;幫助喬伊免於被射殺的軍中少年因逃跑而遭到槍擊。在這裡,善良的心靈、年輕的生命,都在這種看似為“正義”和“榮譽”而進行的戰爭中毀滅了。導演回望歷史的態度已十分明顯。

  最令我動容的,有兩個段落。一個段落中,喬伊竭力奔跑,被戰地的鐵絲網纏繞而無法動彈。這樣一匹馬竟然讓兩軍對壘中的“敵人”化為了朋友。英德兩軍的戰士,可以為了這麼一個生靈,暫且舉起白旗,暫且擱置下“戰爭”、“對立”、“仇恨”,為了這匹馬的生命和自由而合作。這是怎樣的力量,能夠超越國籍,超越戰爭,超越對立和仇恨?也許,這就是悲憫,就是人性。正是喬伊的困境激發了分立在兩個戰壕戰士的人性中的悲憫和善良。斯皮爾伯格讓觀眾在戰爭中依然感受到溫暖和力量,就是因為他捕捉到在極端環境下人內心的美好品性。

  另一個段落,是喬伊和艾伯特重聚的部分。當在戰火中暫時失明的艾伯特吹響了只有他和喬伊之間才有的“口哨”。喬伊回頭了,潛藏在艾伯特內心中對重逢的期待此刻流露出來,這同樣也是觀眾的期待。艾伯特從人群中走出,他對喬伊的惦念、牽挂,都體現為此刻重逢的激動、欣喜,喬伊對主人也是分外親熱。艾伯特不用眼睛看,只憑心去感受就能知道,這是他的喬伊,是他從小養到大的喬伊,是他始終惦念和牽挂的喬伊,是他與眾不同堅強勇敢的喬伊。這是一種“心有靈犀”,是一種人與馬之間同甘苦的深厚情誼。

  結局從史詩般的戰爭又回到寧靜的小村莊,歷經戰火的艾伯特牽着喬伊回家了。而此時的人和馬,不再是當初未經世事,而是都經過了成長,經過了洗禮。他們身上的堅持、勇敢、無畏,我想,正是斯皮爾伯格想要給我們展現的吧。

您正在瀏覽: 《戰馬》觀后感
網友評論
《戰馬》觀后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