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政治學習 > 學校管理存在的問題

學校管理存在的問題

手機:M版  分類:政治學習  編輯:pp958

  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是學校管理者所具備的,在推行政務時務必要求自身有取信於教師、取信於群眾的素養,因此公開政務可以幫助提高管理者的誠信度、進而提高學校的信譽度,同時也是尊重教師知情權的表現,它有利於學校民主氛圍的形成,有利於學校的長足發展。當然這也是管理者服務於教師學生和社會的舉措之一,是民主的真誠實踐。除上述財務方面的公開之外,管理者還應促成以下兩方面內容的公開:一是學校重大決策公開,包括學校的發展規劃,重大改革方案的制定,教育教學、獎勵、福利、評優評先等規章制度的制定修改;學校教職工的編製計劃、招生計劃;學校重大建設項目的立項、招標、投標方案等。二是涉及教職工的切身利益的熱點問題公開,如教師的獎勵福利、教育教學的進修培訓、年度的評優評先等等。

  2、革新學校管理形態,合理規劃發展願景

  學校的管理形態是一個歷史的沉澱,就像習慣有定勢的特徵。很多農村學校的管理形態依然處在教育歷史發展的前期,即以“任務”為主的管理,管理者只注重任務,上級要求做什麼學校也就做什麼,沒有自己獨立的思考,也不會利用有利資源(如社區的資源等)來推進學校的建設,這是極被動狀態,它已經不適合新時期教育的發展。為此,管理者應該尋求革新的路徑,突破原有的管理定勢,從而提升管理的水平和管理的質量。筆者以為,農村學校根據現階段的特點,可以做好兩步工作:第一步,完成“任務型”學校向“事務型”學校的過渡;第二步,做好“事務型”學校向“戰略型”學校的拓展。

  (1)抓住機遇,向“事務型”學校過渡

  隨着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推進、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體系的成功落實,學校辦學的自主權得到了進一步的彰顯,農村學校作為改革的重要領地,就要順應教育發展的時代特色極其本身的規律,儘快從唯上級命令是從的被動的“任務型”管理中走出來,努力改變各學校“千面一孔”的現狀。農村學校的管理者要從本校的實際出發,抓住時機,積極投入到建設發展學校的事務管理中來。學校從“任務”管理過渡到“事務”管理,是時代發展的必然。“事務”管理包括兩方面的內涵:

  1改進顯性的事務管理。學校管理中的顯性事務,諸如計劃、方案、備課、作業、教材使用、教輔管理、考試評價、教學量化比較、硬件設施調配等等。這一部分多以完成上級檢查的任務為主,屬原先“任務型”管理中的重頭戲,也是管理中最為基礎的東西。在往“事務”型過渡中,管理者不能一概否定,而是重視對學校建設和發展有利的因素,改進管理的策略方法,不單單作為應付任務而去完成、而是使顯性的事務管理髮揮出更為鮮明的輔助作用。比如有些學校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改變備課的形式;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改變作文批改的方式;利用社會的資源,改變課堂教學的模式等等。

  2彰顯隱性的事務管理。學校管理中的隱性事務,包括學校師生的非智力因素(如興趣、習慣、情感、情緒等)、教師專業技能的形成發展(如教學反思、教學個性、教學研究等)、學校的文化氛圍校風、學風等方面的事務管理。在新課程改革的大形勢下,農村學校管理中更應突出的就是發掘隱性事務管理資源,提高管理者對隱性事務管理的水平,努力將隱性管理髮展為顯性的管理,從而真正地將學校的形態進行革新。

  上虞一所農村小學,周圍抬頭望去除了青山還是青山。這所學校出了一位愛好詩歌的老師。學校就緊緊地抓住這點,利用教師兒童詩創作的優勢和山村豐富的創作素材,逐步去放大這種功能。通過組建“浪花兒童詩社”,把詩歌引進校園;編印校本教材,把詩歌帶入課堂;通過成立“詩歌教育研修社”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通過每年開展一次為期半個月的“詩歌節”來強化全體師生的積極性;通過開展詩境校園美化布置、詩化課堂教學展示、詩情心靈理論講座、詩趣童年文藝演出、詩意生活作品徵集、評選“十佳”小詩人、優秀組織獎等活動帶動全校教師積极參与。該校創辦四年來已有近300首詩歌在全國61家報刊上發表,學校的“浪花兒童詩社”在1400多個校園文學社參加的全國校園文學社評比中脫穎而出,成為全國最佳校園文學社。這些做法先後被《教育信息報》等21家新聞媒體爭相報道。

  學校因地制宜地選擇可發展的事務去做,而不是單以上級的任務要求為準,通過發掘隱性管理資源發展到而今的顯性管理,使學校順利踏上特色發展的路子,寫出了學校改革的新篇章。這種做法值得我們學習。

  (2)合理規劃,向“戰略型”學校拓展

  “事務型”管理是“任務型”管理的一個飛躍,但管理者如果只單單把學校的管理放在“事務”管理上,那又顯得缺少宏圖大略。“戰略型”的管理是“事務型”管理的一個提升,它要求管理者從大局的角度出發,宏觀地觀察教育、觀察學校的發展,能有高屋建瓴的氣魄,有高瞻遠矚的膽識,有運籌帷幄的謀略,有運斤成風的手段。從農村實際而言,學校管理者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找准學校發展的戰略目標。目標是方向,農村學校的發展如何,與當初所指定的戰略目標息息相關。一個好的目標,可以使學校的發展少走彎路,甚至不走彎路。如何找准發展基點?那就看天、地、人三因素了。天可以理解為時運、時機,地可以理解為地理優勢、人可以理解為特色人才。管理者以天得其時、地盡其利、人盡其才的意識宏觀觀察,必定可以發現一條適合本校發展的路子,可以實現的戰略目標。金近小學的發展就是一個例子:

  “金近小學”是一所普通的鄉鎮完小,他的知名度卻很高。她之所以出名的原因並不是出了我們大家都熟讀過的《小貓釣魚》的作者金近而出名,而是因為這所學校向來以童話教育為特色的素質教育辦學模式,因為這所學校里早在1999年就成立了全國第一個兒童文學院——上虞市金近兒童文學院;因為這所學校僅僅在創辦兩年的時間裡就近百篇以童話為主的學生文學作品分別刊出在全國和省級少兒讀物上,其中14篇在全國和省級獲。這些全都歸因於他們學校找准了“以童話教育滋養兒童,以兒童文學陶冶兒童,以兒童文化發展兒童”辦學目標。

  2、建立科學務實的戰略宏圖。學校要以實事求是的態度制定綜合的戰略意圖,將遠期發展規劃轉化為長、中、近期發展規劃,再及時將近期規劃分解轉化為學校各學年的目標任務,並據此制定學期工作計劃。各部門根據學校工作計劃依次制定部門工作計劃。總目標指導分目標,分目標保證總目標,構成一個全面的目標計劃體系,並圍繞目標的實現展開一系列的管理活動,這就是學校戰略發展宏圖的預設與實踐。

  3規劃過程就是“人和”的過程。要認識到“教職工參與制定辦學目標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教職工思想認識與學校辦學目標反覆協調、對學校辦學目標不斷加深認識的過程。經歷了這個過程,教職工就能深刻理解學校辦學目標的內涵,並讓個人發展目標與學校辦學目標保持一致,自覺地為實現學校辦學目標努力工作。”學校在制定辦學目標時,從最初方案的提出到最終方案的形成,可以採用座談、討論等方式,通過教代會、工會、黨支部、團支部、行政會等組織,讓全體教職工充分參與,充分發表個人意見。在制定學校的辦學目標過程中,由於教職工充分參與,使教職工對學校現有條件有了充分的了解,既清楚實現學校辦學目標的有利條件,也充分認識到實現學校辦學目標的困難。這樣,教師在工作中才能針對學校實際,發揮優勢,克服困難,找到實現學校辦學目標的途徑和方法,達到學校發展中的“人和”目的。

  3、堅持開展校本教研,引領教師的專業成長

  課堂是教育的“終端”,新課程理念如果不能最終落實到課堂教學,體現於課堂教學,那麼,新課程改革就不可能成功。從理念到實踐之間有一段艱難的路要走,尤其是對廣大農村中小學教師來講更要經過一個艱難的轉化歷程。如果說專家們提出了新的課程理念是一種創新,那麼千百萬中小學教師把新的理念轉化為日常的教學行為,讓新課程理論走進課堂,走進教育的“終端”,同樣是一種創新,而且更艱巨、更偉大。而學校的管理者在新課程改革中就是一座橋,橋頭連着理論、橋尾接着實踐,他起着理論的實踐化、實踐的理論化的作用。在落實新課程理念方面,管理者既充當組織者、實踐者的角色、又充當著研究者、構建者的角色。由此看來,管理者在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中與教師同成長,但又要比教師擔當更多的角色,即作為新課程改革引領者組織者的角色。因此管理者要堅持開展校本教研,引領教師的專業發展。

  (1)引導教師在實踐中反思

您正在瀏覽: 學校管理存在的問題
網友評論
學校管理存在的問題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