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政治學習 > 十八大報告輔導學習材料精編

十八大報告輔導學習材料精編

手機:M版  分類:政治學習  編輯:pp958

十八大報告輔導學習材料精編 標籤:十八大 兩會學習 黨章學習 外出學習

  “作為一名檢察官,我深感司法工作在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中將會承擔更加重要的作用,履行更加重大的職責,迎接更多的挑戰。”談及貫徹落實報告精神,盧希說,下一步,將努力吃透精神,找準定位,抓住重點,服務大局,扎紮實實做好各項檢察工作。

  對於保持國家長治久安和繁榮穩定意義重大

  “法治浩蕩,不可阻擋。執政黨第一次把‘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寫入行動指南,無疑將影響未來五年乃至更為久遠的國家命運,對於保持國家長治久安和繁榮穩定意義重大。”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姜明安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

  多年來,姜明安一直通過不同渠道呼籲,各級官員要樹立法治思維,以法治的眼光看待一切;各級政府要以法治的方式治國理政,以法治的方式定分止爭。

  “當下中國社會矛盾突出,消弭衝突亟待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但實踐中,還有相當一部分官員習慣於依靠權力發號施令,甚至把個人權威凌駕於法律之上,導致矛盾高發多發,極大地損害了黨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姜明安說,十八大向全黨提出這一要求,對於化解社會矛盾、保持國家長治久安、保證國家發展方向、促進國家繁榮穩定意義重大;對於推進依法治國、將一切組織的運行納入法治軌道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

  “當然,法治思維的形成需要法治權威的樹立,權威來自何處?關鍵是違法能否得到追究。除了違法必究外,我們特別需要大力推進法治文化建設,在潛移默化中熏陶影響各級黨政官員。”姜明安說。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法治小康”不可或缺

  “我上午一直在通過電視收看十八大現場直播,總書記報告中關於依法治國的論述令人振奮。”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莫紀宏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要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日益增長的需求,建設“法治小康”,這既是小康社會題中應有之義,也是其重要保障。

  收看胡.錦.濤總書記所作的《堅定不移沿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鬥》的報告后,莫紀宏認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應該體現在各個層次,法治亦當如此。執政黨需要回應人民群眾的期待,滿足人民群眾對法治不斷增長的需求,保障他們合法正當的權益,當他們的權利受到侵犯時,及時給予有效救濟。否則,就不是真正的小康社會。

  莫紀宏進一步分析認為,建設“法治小康”需要從四個方面着手:首先,要依憲治國,這是“法治小康”的基本標準,也是重要標誌。十八大報告再次闡述了依法治國這一基本治國方略,而依法治國首先是依憲治國,依法執政首先要依憲執政。“法治小康”的最大要素是憲法的至高無上,任何黨派、政治團體、利益群體都不能凌駕於憲法之上。要樹立憲法至上的觀念,樹立憲法權威,遵守憲法,維護憲法,保證憲法在全社會的貫徹實施。對此,胡.錦.濤總書記在紀念全國人大成立5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也明確提到這一點。第二,要維護法治統一,解決上位法與下位法不統一、法律法規與憲法不統一的矛盾,維護憲法法律的權威和尊嚴。第三,更加註重發揮法治在國家治理和社會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不斷拓展法治功能。第四,營造法治氛圍,推進法治文化建設,使全體公民習慣於法治思維,習慣於用法治方式消弭社會衝突,化解社會矛盾。

  十五、對於報告中的新思想新觀點新部署,來自全國各地的代表紛紛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十八大代表張秀隆:全面協調可持續,這五個方面缺一不可。經濟發展創造“中國奇迹”,如果其他幾個方面跟不上,特別是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跟不上,就會造成短板效應,制約發展。

  十八大代表繆瑞林: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為之奮鬥的共同目標。這一目標的提出,符合中國現實國情,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符合廣大人民群眾的意願。

  十八大代表畢世華:“全面小康”就是豐衣足食、家家都在好房子里住、經濟收入來源渠道多、有良好的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有多餘的錢投入基礎設施建設。

  十八大代表李靜:十八大報告中所指出的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讓我們感到無比振奮。經濟發展固然重要,但給子孫後代留下天藍、地綠、水凈的美好家園,更是每一位領導幹部義不容辭的職責和擔當。

  十八大代表楊振超:科學發展的過程,始終伴隨對長期利益和短期收益、發展速度和發展內涵、資源約束和發展衝動等“矛盾”的取捨決斷。實踐證明,只要堅持科學發展不動搖,頂得住壓力,才能變阻力為動力,才能開拓新的空間。

  十八大代表俞峰:文化創造必須立足於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人民的基本文化權益包括了他們既是文化的創造者,也是文化的消費者和享受者。作為一名文化工作者,我們的職責就是要讓百姓的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進而通過文化的力量提升全民的思想道德素質。

  十八大代表張陳慧:“三個自信”簡潔精練,詞約而意豐。作為一名來自基層的代表,我覺得這一論述讓我們更加有底氣。我們堅信,只要堅持走正確的道路,頑強奮鬥、艱苦奮鬥、不懈奮鬥,就能把中國建設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老百姓的日子就會越過越好。

  報告解讀二

  兩個“翻一番”意味着什麼

  新華網北京11月8日電(記者張旭東、韓潔)針對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十八大報告中首次提出“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新指標。這兩個指標同步提出,重若千鈞,內涵豐富,不僅引起與會代表熱烈討論,也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一個是經濟總量指標,一個是人民生活指標,指標設定以2010年為基期,這兩個指標的指導性、方向性更加鮮明,尤其是將人均收入翻一番指標寫入黨代會報告,分量更重,彰顯出今後我們更注重百姓生活幸福度。”十八大代表、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鬍鞍鋼說。

  十八大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千方百計增加居民收入”,必須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我們黨準確把握本世紀頭20年我國發展重要戰略機遇期提出的宏偉目標。目前距離2020年還有8年時間。胡鞍鋼表示:“這兩個目標的時間段設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的后10年,目前已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階段,這無疑更具現實意義和操作性,必將激發起我們奮進的力量。”

  翻閱前十年的兩次黨代會報告,從十六大提出“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力爭比2000年翻兩番”,到十七大提出“2020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兩番”,再到如今十八大提出“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不難發現,隨着經濟社會不斷進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也在不斷發展、完善,目標更高,標準更嚴。

  雙指標同步提出,體現了明確的政策導向。“這說明我們不是一味追求經濟總量的快速增長,而是下決心更加重視居民收入的提高。這也意味着城鄉居民收入與經濟增長掛鈎,廣大百姓可以充分分享經濟發展帶來的財富收益。”十八大代表、中國工商銀行行長楊凱生說。

  “從這兩個翻一番的指標看,中國完全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這也充分考慮了未來一段時間中國經濟增長和人民生活改善的新格局,目標設定合理。”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李揚表示。

  “僅從速度上看,其實並不需要太快的年均增速。”李揚為記者算了一筆賬:要實現兩個翻一番的目標,在接下來的幾年中,只要經濟年均增速達到6.9%左右就可實現GDP翻一番目標,考慮到人口增長因素,要實現人均收入翻一番的目標,對經濟發展要求會更高一些,粗略測算GDP年均增速達到7.1%左右就可保障,而人均收入年均增速7%左右即可。

  從國家統計局的數據看,十六大以來,年均經濟增速超過1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價格因素年均實際增長9.2%,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實際增長8.1%,是歷史上增長最快的時期之一。

  “這向外界傳遞出未來中國更加重視經濟發展質量、更加註重改善百姓生活的重要信號。”李揚說。

  值得指出的是,在當前國際金融危機仍在蔓延的背景下,放在全球來看,中國未來如能保持7%左右的增速其實並不低,甚至在主要經濟體中仍會保持“一枝獨秀”的態勢。而7%左右的居民收入增速,速度雖不高,但其着力點在於合理調整收入分配關係。

  “十二五”規劃中已將年均經濟增速預期指標設定為7%,將城鄉居民人均增長預期指標提升至7%以上。“事實上,這兩個指標也已綜合考慮‘十二五’規劃安排,並互相吻合。”胡鞍鋼說。

  十八大報告在提出兩個指標的同時,也將更多筆墨放在政治、社會、文化、生態文明等方面,尤其是提出將生態文明納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體布局之中,這向外界傳遞出中國未來發展將進一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更大力度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決心。

  “這兩個翻一番指標和其他指標,構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總目標的一個有機整體,總體更加完善,更加科學,勾勒出一個幸福中國的美好圖景。”十八大代表、山東臨沂市委書記張少軍說。

  報告解讀三

  國家有能力縮小收入分配差距

  關鍵詞:“戰略機遇期”

  解讀:“天時、地利、人和”

  記者:十八大報告指出,綜觀國際國內大勢,我國發展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您如何理解“戰略機遇期”?

  胡鞍鋼(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國情研究院院長):我用“天時、地利、人和”這六個字來判斷這個戰略機遇期。所謂天時,是講全球化知識革命,以及正在醞釀和發動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即綠色革命,同時第三次工業革命即信息革命尚未完成,還在加速當中。中國現在已經成為這幾場革命最大的受益者,用戶量和生產量都處在世界第一,中國只要利用了新的工業革命、新的戰略機遇期,就能帶來更好的天時。

您正在瀏覽: 十八大報告輔導學習材料精編
網友評論
十八大報告輔導學習材料精編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