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演講稿 > 會議發言 > 在集團公司職工代表大會上的講話

在集團公司職工代表大會上的講話

手機:M版  分類:會議發言  編輯:小景

在集團公司職工代表大會上的講話 標籤:講話稿 三個代表 笑貓日記之塔頂上的貓 地球上的星星

  一是通過戰略實施、產業整合培育,拓展新的發展空間;

  二是加快體制創新,激發員工積極性,增強企業發展活力。兩大任務所以關鍵,是因為關係新礦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關係新礦未來的興衰存亡。我們的事業半徑正在悄悄擴大,我們的生活己經無法繼續局限於眼前的區域。我們仍在負重爬坡,我們依然任重道遠,我們更需艱苦創業。  1、落後註定要落伍--我們必須打破陳舊過時和影響發展的障礙。作為一家資源型老國有企業,我們與行業內的其它優強企業相比,優勢並不顯著。從產業上看,老區煤炭資源大幅衰減,新近佔有的煤炭資源大多還未開發利用;非煤產業關聯度、集中度、競爭力低的問題仍然突出。從體制上看,雖然有了多種產權形式,但產權關係尚未理順,在集團公司層面仍是"一股獨大";雖然進行了公司制改革,但沒有進行現代公司化改造,在管理、組織、經營方式上基本仍是"穿新鞋走老路";人員眾多與人才匱乏並存,企業辦社會負擔沉重;企業雖有強烈的發展要求,但舊有體制影響了能量的釋放。從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上看,計劃經濟和小農經濟的觀念在少數幹部職工頭腦中仍根深蒂固。諸如,日子一好過,就流露出小富即安、小成則滿、沾沾自喜的心態;形勢一好轉,便講究形式、追求豪華、鋪張浪費。思想的先進是本質的先進,觀念的落後是根本的落後。國企的架子、官商的心態、計劃經濟的思想、小農經濟的意識,是做不了新企業的。

  2、短視註定要短命--我們必須制定完善適應時代潮流和保證持續發展的企業戰略。兵家勝負在於運籌帷幄,企業興衰在於經營戰略。在全面市場化、全球化的激烈競爭環境中,謀定而後動,成功的概率才會大大增加。一個企業的成功,除了勇敢和堅定外,更需要方向,就是說要做對路的事,而不僅僅是把某事做對。否則,就會事倍功半、南轅北轍;思路決定出路,戰略決定命運。面對新的形勢、任務和要求,要取得更快、更好、更大的發展,迫切需要新的企業發展戰略的引領。我們原先的戰略規劃己經不能適應目前發展的需要,戰略管理上的短視和戰略思路的不明晰,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為此,我們必須瞄準"主業突出、競爭力強、國際化的大企業集團"目標,對所處的歷史方位作出科學判斷,為企業發展找到正確位置,與時俱進、因時而變,研究完善企業改革發展戰略以致力於整體上的戰略制勝,從而走出符合新礦實際、具有新礦特色的發展道路。

  沒有人能拯救我們,只有靠我們自己。

  關鍵時期,我們必須樹立加速發展、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

  1、要有大遠見。過去,我們習慣根據今天的情況決定明天幹什麼,現在,必須首先判斷明天將要發生什麼變化,然後由此決定今天幹什麼。在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我們必須志存高遠,增強把握歷史、駕馭全局、開闢未來的戰略素質,必須站到經營新礦、發展新礦、做大新礦、做強新礦的高度,在市場競爭中深化對企業改革發展矛盾、問題的認識,關注和研究企業改革發展的演變及其規律。尤其需要引起重視的是:我們的制度設計和戰略安排必須涉及經營危機管理和戰略防敗管理,既要有指標做大做強的創新計劃,也要有企業做活做久的戰略引領。

  2、要有大胸懷。我們的思想觀念必須從社會化、國際化和市場化上定位,讓頭腦從封閉體系和陳規陋習中跳出來,從更寬廣的坐標體系上謀划企業未來。在更大的範圍內、更高的層次上與國內外大公司進行各個層面的合作與競爭,在真誠合作中互利雙贏,在取長補短中國共產黨同提高;要善於利用國內外、省內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緊密結合新礦實際,突破觀念束縛、條件制約和方法局限,提升企業經濟規模,增強企業成長活力,拓展企業發展空間。

  3、要負大責任。一是企業要增強社會責任感。只有企業發展與社會進步融為一體,企業才有持續、健康的發展。二是職工要增強企業責任感,在推動新礦發展的同時,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和經濟利益。三是企業要增強職工責任感。堅持以人為本,在經濟發展的同時,逐步提高廣大員工的生活水準。三個增強最本質的在加快企業發展。發展就是一切,發展決定一切。

  二、大整合需要大戰略,抓住主要矛盾和根本問題,對企業改革發展作出戰略設計,是我們打造國際化大集團,建設百年新礦的關鍵和決定企業未來前景的依託從去年10月份開始,集團公司與有關研究機構歷經九個月的時間研製完成了《新礦集團改革發展戰略規劃》,目的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順應重組整合的時代潮流,解決企業的產業思路和體制問題,以增強戰略制勝能力。在此,我想着重作這樣幾點說明:

  (一)戰略規劃要點

  按照"細排五年,粗排十年,十五年看輪廓"的指導思想,新的改革發展戰略規劃以"十五"為基礎,按15年編製。總體上主要回答了這樣三個問題:

  1、新礦的產業是什麼?

  主要從產業發展的結構與區域布局上來看:  ───"1382"的產業結構布局。即:"1個基礎產業,3個支柱產業,8個支持產業,2個後續產業"。基礎產業是煤炭產業;支柱產業是電力、化工和建材;支持產業是物流貿易、機械製造、輕紡加工、冶金、製藥、林紙產業、地下氣化和高效農業;後續產業是高科技產業和新興勞動密集型產業。按照這一布局重點打造煤炭-電力、煤炭-選煤加工-焦化、鹽礦-鹽化工、煤炭-間接液化、煤炭生產-選煤加工-新興建材-建築房地產等5大產業鏈。

  ───四大工業園區為骨幹的產業區域布局。規劃期內,重點發展新汶、萊蕪、大汶口和巨野四大工業園區,並根據各園區發展基礎和資源條件使之各具特色。隨着新產業區域的開發,加快建設濟陽-聊城工業帶。走出省外、跨出國門,加大異地辦礦的力度,要適時加快省外煤化基地的開發建設,條件具備時可再形成若干工業園區,不斷拓展區域化產業發展的承接平台。

  2、新礦的體制如何改?體制創新在企業創新中是第一位的。體制創新也是我們改革發展戰略的重點和難點,是企業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的根本保證。體制變革主要涉及企業產權結構、總部職能、法人治理和組織架構,最核心的是產權制度。主要構想是:

  ───產權結構多元化。就是對企業各類產業的產權進行全方位的優化重組,最大限度地釋放效能、保值增值。產權結構優化重組的原則是:既有利於企業的充分市場競爭,又有利於企業的廣泛合作;既有利於集聚資源,又有利於分散風險;既適合現實利益,又有利於長遠發展。優化重組的方向是:國有股份逐步減持,內部核心層、骨幹層和員工以及戰略投資者的比例逐步增加,建立"歸屬清晰、權責明確、保護嚴格、流轉順暢"的現代產權制度。優化重組的方式是做好"加減乘除法","加法"即增強市場經濟和企業主體意識,按市場經濟條件下現代企業的概念去做企業。"減法"即有選擇、按比例地減持各類產業中的國有股份,有的產業可以減至零股份。按照規劃將分別對基礎、支柱、支持產業做出相應的產權安排,大力推進"主輔分離、輔業改制",分情況、有選擇地確定在二、三級公司產權的進退,並通過引進國內外戰略投資者、經營者持股、職工持股和公司上市等多種方式,實現權屬單位產權的混合多元。"除法"即關閉破產礦井按政策分離;普通教育和離退休管理機構向當地政府移交,醫療衛生機構本着"着眼壯大、改制分離、逐步民營"的總體思路進行改制剝離,成熟一個,分離一個。同時做好職工的身份置換工作。"乘法"即資本經營與生產經營聯動運作,發揮"乘數效應"。當前的重點是做好"減法"和"除法"。對於關聯交易企業,在堅持產權紐帶常規思路的基礎上,探索更高強度的利益捆綁,實現價值鏈多方共贏的發展模式。需要指出的是,近期內爭取實施的國有資本授權經營方案,在集團層面上仍為國有股佔100,但這是走向企業整體產權多元化的過渡階段和必要舉措。因為,在內部資源重組未完成之前,要引入戰略投資者,只是"一廂情願"。因此,在戰略規劃期內,我們還面臨著二次改制與三次改制的問題。

  ───總部職能簡單化。集團總部作為神經中樞,其戰略職能定位是:戰略管理決策中心、資本運營中心、人力資源中心和監督考核中心。換句話說,總部機關將來要更多地研究如何規劃發展、如何講求投資回報,至於執行和操作層的事情原則上不再研究。這將意味着,總部機構更加精幹,複合型人才增加、專業化人才精幹,致力打造職能綜合化、效率化的總部機關。

  ───治人治理規範化。現代企業治理結構的核心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企業經營者必須對出資人負責,二是要使出資者的資本不斷地保值增值,贏得利潤和效益。實施產權多元改造后的新企業是混合所有制企業,公司治理結構的約束力增強,企業風險控制的增強,能較好地使所有者、經營者、監督者的責、權、利相統一,提高決策管理的效率和水平。新礦集團未來的法人治理結構由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由高層經理人員組成的經營層四部分構成。在董事會人員的配置中,既有代表國家的,另外還有代表職工和戰略投資者的,這將保證決策的集思廣益和權力的相互制約。同時,也為職業經理人隊伍建設鋪平了道路。

  ───組織結構扁平化。組織結構與產業結構是分不開的。此次戰略組織設計,按照"尊重現實,着眼未來,有利發展"的原則,着眼於調整和改進集團的組織架構,改革集團管理模式,實現從"經營重心下移到管理重心下移"的轉變。總體上仍實施母子公司組織體制,在母公司之下,採取"戰略經營單位"的組織架構,即由總部-戰略經營單位-生產企業三個功能層次構成,母公司只管到"戰略經營單位"。在集團公司內部形成以產權關係為紐帶的戰略協同體。戰略經營單位為重要的副中樞,是效益中心、經營管理中心;生產企業是利潤中心、成本中心。同時,通過從戰略、資產、人事、財務、審計、信息管理等方面對母子公司的責、權、利進行合理界定,保障母子公司程序化、規範化、法制化的良性運行。

您正在瀏覽: 在集團公司職工代表大會上的講話
網友評論
在集團公司職工代表大會上的講話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