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演講稿 > 會議發言 > 縣人事局長助學活動彙報發言稿

縣人事局長助學活動彙報發言稿

手機:M版  分類:會議發言  編輯:得得9

縣人事局長助學活動彙報發言稿 標籤:人事助理 人事主管 人事經理

  協會成立伊始,縣領導白玉生、楊理躍、謝傳芳、孫建國、蘇保華樂意當顧問,為協會的運作發展出主意、提建議,給協會配備了電腦、打印機、數碼相機,為開展工作創造了基本條件。為確保助學工作有效開展,縣委、縣政府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在全縣開展救助特困大學生活動的具體事宜,每年列入預算15萬元注入桑梓基金,出台文件,下發通知,廣泛動員,大力宣傳。每次捐款活動,縣委、縣政府等四大班子領導都率先垂範。

  縣委書記趙茂辰把‘愛我家鄉,建設*縣’作為座右銘,多次聽取協會工作彙報,提出建議和意見,加入協會,多次捐款。2008年元月11日,他收到受助學生河南大學魏連昌同學的來信,百忙中趙書記親筆複信:‘連昌同學,你好,來信收悉,看到你關心家鄉,熱愛家鄉的心情甚為高興,你很渴望*縣能夠快發展、有大變化,同時*縣也需要像你這樣的有志之士、飽學之子,回家鄉來建設家鄉,祝你學業有成。一切都好!’

  貧寒學子同樣也牽挂着魏縣長的心,當他接到安陽師院陳德強同學的求助信,隨即為其籌集學費,解決其家庭困難並親筆複信。封封回信飽含家鄉領導對寒門學子的殷殷深情!

  2、在外人士心繫家鄉

  殷殷桑梓情,拳拳助學心.桑梓助學基金也牽動了眾多在外人士的心。在京華,清華大學郭聚豪、吳占松、張廣祥,北京商務局郭懷剛,興業銀行段其武,人民大學葛紀娥、國務院黃守宏;在鄭州,省人事廳路安慧、徐宗勤,省軍區1招於慶恩,省政府研究室孫現鋒;在濮陽,市委組織部高素冰、市紀委張玉芝、市公路局吳修景、市交通局張理建等等;他們了解了家鄉救助特困學生的事情后,紛紛表達心愿,捐款捐物,想法設法,協調工作,表達對家鄉父老和學子的一片深情。

  原市人事局劉巧雲局長來協會指導工作,並為*縣桑梓助學基金捐款1000元。

  *縣婦女幹部聯誼會今年三八節向桑梓基金捐款4000元

  在07年北京鄉情聯誼會上,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副總裁董東慶先生向協會捐款5000元,表達對家鄉人民的一片深情和家鄉貧困學子的一片關愛。

  更難能可貴的還有一些獻愛心不留名的人士托協會把愛心捐款給貧困學子,着實令我們敬仰。

  3、結對救助彰顯真情

  作為協會發起人之一,副會長劉偉不僅關心着救助學子濮城鎮徐庄村喪父大學生李永壘、李昌壘,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王金輝的學習生活情況,而且還牽挂着他們的家庭,常常給他們送去生活食品。

  吳海芝看到協會會刊《行動》轉載的重慶青年報《一個貧困生的生存哲學》,白衣鄉柳東村劉士武在西南農業大學的掙扎勵志成材的報道,立馬行動,實施接力救助。

  霸州天然氣公司王標,協會成立便捐出自己的攝像機,還結對救助燕山大學研究生沈秦嶺。

  張耀華、孫建國樂此不憊,情有獨鍾,時常關心多個結對對象學習生活情況;

  北京興業銀行段其武是*縣人民驕子段老的後代,他弘揚先輩濟貧樂施的美德,結對救助中央財經大學白衣閣鄉孤兒郭可江5000元,常常把他接到家裡吃飯。

  清華大學博士生導師吳占松教授,情系家鄉寒門學子,結對救助濮城鎮紅廟村,失去父親的張漢蒸,先給了他1000元生活費,又幫他申請了每月200元的困難學生生活補助,還每月從工資中給他300元錢,直到大學畢業。清華大學教授郭聚浩、張廣祥也結對救助家鄉貧寒學子。

  還有范森、吳培軍與孟祥濤、孟祥傑兄弟倆,李笑峰與鄭州大學李昌磊,葛慎崗夫婦與清華大學的毛訓光,常奇民與濟南大學的張銳,趙培海與吉林大學韓占偉,姜作彬與長春大學孤兒何茂順等等,通過協會牽線搭橋,共結對救助了44名貧困大學生,救助金額達10萬多元。

  4、范氏後人恩施故里

  *縣是范氏始祖范武子的封邑授姓地。為傳承聖賢范仲淹精神,范氏後人設立了范仲淹育英助學金。中華范氏聯誼會副會長、河南省修武縣“范仲淹紀念堂”管委會主任范黎明先生受一個耄耋之年的台灣同胞之託,多次到我縣走訪貧困家庭,開展救助活動,救助特困學生、發放書籍。幾年來,范氏宗親矢志不渝,情有所傾向我縣貧困大中學生髮放救助金5萬多元、圖書300餘冊,惠及貧寒學子300餘人。

  5、蘇州武漢鼎立支援

  桑梓助學行動,得到許多外地愛心單位和人士的大力支持。武漢理工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和蘇州中學的同學們獻愛心,捐書刊236本,衣物123件,文具22個,款514.7元。新鄉勝傑工貿公司大愛助學子,救助我縣5名特困大學生每人6000元。濮陽助成旅行社為情商班的40名特困學生免費游濮陽,又捐款5000元。市縣交通局、武漢華中職業學院、市科瑞網絡、崛起公司也分別捐款,支援協會事業的發展。

  我縣濮城鎮黨委,縣財政局、縣婦聯,全縣14000多名幹部職工所在的200餘個單位,知名企業大成公司、君恆集團、科力化工、豐田農資、光明密度板廠、中孚集團、美景園小區、啟明禽業等紛紛捐款獻愛心,加入愛心助學行列。

  6、新聞媒體高度關注

  大河報、南方周末、河南日報、健康報、、教育時報、濮陽日報等多家媒體採訪報道了*縣的助學活動,人民網、中國教育網、新浪、搜狐、河南報業網等國內大型網站相繼轉載,報道文章多達40餘篇。鄭州、洛陽、三門峽、濮陽等地的愛心人士紛紛打電話了解情況。

  河南電視台4頻道曾以《一個人事局長的助學路》專題報道;近日濮陽電視台龍鄉新時空欄目製作專題2期正在播出;

  華北水利水電學院的碩士生導師朱貴良教授、中國人民大學老教授葛紀娥到*縣實地考察后,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07年元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亞太地區首席代表、華中科技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博導沈紅委派劉進博士到*縣,對協會桑梓助學機制和情商教育實驗班的管理模式進行了為期6天的全方位跟蹤調查,擬在全國推廣*縣助學模式。

  2005年10月29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的2005’中國公益事業發展論壇暨熱心公益傑出事迹報告會上,協會作了報告。協會實施的桑梓接力助學模式,得到與會國家領導、專家、企業界知名人士的肯定和讚揚,被授予“熱心公益事業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7、協會的行動,得到莘莘學子的感情共鳴

  自救助以來,收到上百封省內外來信來函。湘潭大學黨委來信對我們救助大學生的作法表示感謝。中國農業大學學生張臣偉在來信中,稱為*縣人民的兒子。辛庄鄉后胡村村委群眾給協會送來“無私救助貧困學子,愛心托起祖國希望”的錦旗。受助學生的母親、姐姐送來了親手繡的鞋墊。

  8、救助效果顯著

  曾救助過的張素萍同學東北林業大學畢業後去燕山石化天鉦公司工作,念念不忘協會救助恩,最近來電讓協會物色一個救助對象;協會多次救助的孤兒盧太龍焦作工學院畢業后,考取北京工業大學研究生;張學利重慶郵電大學畢業到成都華為公司工作,張相啟復旦大學法學院研究生畢業留校工作,陳新勝湘潭大學畢業後去廣東一外資公司工作;李永壘河南公安專科畢業,招警考試以面試第一名的成績,被濮陽市公安局錄用;王伯超華東理工大研究生畢業到上海浦東環保公司工作,今年春節向協會捐款300元。

  *縣人才志願者協會成立以來,根植龍鄉熱土,心繫貧寒學子,建立桑梓助學基金,救助特困大學生,實施接力助學模式,收養特困孤兒,開展情商教育,邁出了一條政府支持、社會參與、民間運作、群眾滿意的助學之路。許多相識的、不相識的愛心人士紛紛捐款捐物,加入愛心助學行列,共收到社會各界300多個單位28000人次的捐款70多萬元,救助特困大學生202名、研究生24名、中學生52名,改變了一大批孩子的命運,樹立了黨和政府的良好形象!

  隨着協會知名度的提高,求助的人越來越多;開弓沒有回頭箭,助學之路苦中有甜。選擇這條路,意味着自我奉獻,意味着與奢侈浪費安逸享樂無緣,意味着冒着親人疑惑埋怨,意味着生命耗盡無怨無悔。有時覺得很疲倦,但看到一雙雙讀書無望的眼神,聽到一聲聲求學無助的嘆息,想到愈來愈多默默支持、無私援助的愛心人士。一種力量、一種責任又注入了我們強勁的脈搏。

  這是一個致力於創造明天、播灑愛心種子的行動,這是一項着眼於未來營造和諧社會的陽光工程,這是一支富有良知、責任、信念構建祖國富強大廈的群體。

  因為我是*縣人民的兒子,我深深的愛着這片土地和人民。等我從工作崗位退下來,也將為這片土地和人民貢獻一切!

  《縣人事局長助學活動彙報發言稿》來源於,歡迎閱讀縣人事局長助學活動彙報發言稿。

  鄉幹部職工和教職員工為她捐款。

  97年張楊陳村東頭,因父淹死母改嫁,一雙兒女張輝、張麗只好隨70多歲的爺爺奶奶張樂山生活,家訪時,我發現房屋幾處裂縫,經不住風雨,居住有危險。這可怎麼辦?我和民政部門的盧培鋒幾次到他們家商量解決問題的辦法,最終靠家庭湊一點、政府助一點、村鄰幫一點的辦法解決了住房問題。

  1999年,我在王樓鄉助學的事被《人民日報》海外版報道了,當時被楊振寧首批派往美國的留學生,美國康乃狄克州的羅立和彭征宇夫婦看到了,給我寄來200美元,我兌換成人民幣,救助給正在讀高中的王樓鄉大趙村的馮素平、孫劉黃村的孫桂萍、宋海村的王玉蓮三個女孩。2001年這三個孩子都考上了大學,馮素平考上了東北林業大學土木工程系,現在在燕山石化天鉦公司工作,孫桂萍和王玉蓮同時考上了安陽師範學院,他們一個在咱們希望中學教高中,一個在登封縣教高中。

  這三位女孩離家到大學讀書時,又被高昂的學費難住了,此刻我立即着手為這件事奔波,先後找到農行的行長饒崇嶺,又到王樓鄉農行聯繫,經過努力,促進了我縣第一批助學貸款業務,她們每人獲得助學貸款5000元,才得以順利入學。

  有太多的小存生、小太龍、小艷麗、張輝、張麗需要我們伸出關愛之手呀!面對咱們這個國家級貧困縣,有多少寒門學子中途輟學,又有多少寒門學子望學興嘆呀!作為一個國家幹部,責任和良知讓我寢食不安。不行,我得為這些孩子找條出路,只靠我自己是不行的,畢竟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

  我這樣苦苦思索着,一天又一天,直到我在人事局工作,聚合了大家的力量,得到眾多朋友和愛心人士的支持和幫助,我的這種想法才有實現的途徑!

您正在瀏覽: 縣人事局長助學活動彙報發言稿
網友評論
縣人事局長助學活動彙報發言稿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