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茶茶藝表演解說詞
手機:M版 分類:主持詞 編輯:pp958
綠茶茶藝表演解說詞 標籤:才藝表演
綠茶茶藝表演解說詞(一)
綠茶是我國歷史最悠久、品種最多、產量最高、消費面最廣的茶類。這套茶藝師的綠茶茶藝表演解說詞共有十一道程序。
1.冰心去凡塵
茶是至清至潔,天涵地育的靈物,泡茶要求所用的器皿也必需至清至潔。用開水再燙洗一遍茶杯,做到冰清玉結,一塵不染。
2.玉壺養太和
綠茶屬芽茶類,茶芽細嫩,若用滾燙的開水直接沖泡,則會破壞茶中的維生素並造成熟湯失味,所以將水溫降至80攝氏度左右再進行沖泡,用這樣的水泡出的茶才會不溫不火、恰到好處,泡出的茶色、香、味具佳。
3.清宮迎佳人
蘇東坡有詩云:“戲作小詩君勿笑,從來佳茗似佳人”。他把優質的茶比喻成讓人一見傾心的絕代佳人。“清宮迎佳人”即用茶匙將茶葉傾置入冰清玉潔的玻璃杯中。
4.甘露潤蓮心
好的綠茶外觀嫩如蓮心,清代乾隆皇帝曾把茶葉稱為“潤心蓮”。“甘露潤蓮心”即是在開泡前向杯中注入少許熱水,起到潤茶的作用。
5.鳳凰三點頭
沖泡綠茶時也講究高沖水。在沖水時水壺有節奏的三起三落,猶如鳳凰向各位嘉賓點頭致意。
6.碧玉沉清江
沖入熱水后,綠茶先是浮在水面,而後慢慢沉入杯底,將這一景象稱之為“碧玉沉清江”。
7.觀音捧玉瓶
佛教故事中傳說觀世音菩薩常捧着一個白玉凈瓶,凈瓶中的甘露可消災祛病,救苦救難。現將泡好的茶敬奉給各位,意在祝福好人一生平安。
8.春波展旗槍
杯中的熱水如春波蕩漾,在熱水的浸泡下,茶芽慢慢地舒展開來,千姿百態的茶芽在杯中隨波晃動,栩栩如生宛如春蘭初綻,又似有生命的綠精靈在舞蹈,十分生動有趣。
9.慧心悟茶香
品綠茶要一看、二聞、三品味。在欣賞了“春波展旗槍”之後,再聞一聞茶香。綠茶與花茶和烏龍茶有所不同,綠茶的茶香更加清幽淡雅,所以必須要用心靈去感悟,才能聞到綠茶那種春天的氣息,以及清純悠遠,難以言傳的生命之香。
10.淡中品至味
綠茶的茶湯清純甘鮮,淡而有味,它不像紅茶那樣濃艷醇厚,也不像烏龍茶那樣茶韻醉人。只要用心去品,就一定能從這淡淡的綠茶湯中品出天地間至清、至醇、至真、至美的韻味來。
11.自斟樂無窮
品茶有三樂:一曰“獨品得神”,一個人面對着青山綠水或置身於一個高雅的茶室,通過品茗,心馳宏宇,神交自然,物我兩忘,此為一樂;二曰“對品得趣”,即兩個知心的朋友相對品茗,無需多言即心有靈犀一點通,或推心置腹傾訴衷腸,此亦一樂也。三曰“眾品得慧”眾人相聚品茗,相互溝通,相互啟迪,可以學到書本中所學不到的知識,這同樣是一大樂事。在品了頭道茶之後,各位嘉賓可親自實踐。從茶事活動中感受修身養性,品味人生的無窮樂趣!
綠茶茶藝表演解說詞(二)
安溪是世界名茶鐵觀音的發源地。安溪鐵觀音,體現了和諧健康新生活的時尚追求。
誰人尋得觀音韻,便是百歲不老人。安溪鐵觀音品飲藝術,講究茶葉之優質、泉水之純凈、茶具之精美、茶藝之高雅、茶境之和諧。
安溪鐵觀音茶藝,源於民間功夫茶,濃縮着中華茶藝的精華。細膩優美的動作,傳達的是純、雅、禮、和的安溪茶道精神,體現了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諧相處的神妙境界,使人們在品茶的過程中,得到美的享受,啟發人們走向和諧健康的新生活境界。
下面請大家欣賞安溪鐵觀音茶藝:
神入茶境:首先造就一種寧靜平和的品茶氛圍。
茶具展示:下面,向大家展示的是安溪鐵觀音功夫茶茶具:炭爐、水壺、若深甌、茶杯、茶罐、茶匙、茶斗、茶夾。
烹煮泉水:好茶需要好水,山泉上,河水中,井水下。同時要用100度的沸水沖泡,效果最佳。
沐淋甌杯:也就是用開水燙洗蓋甌和茶杯中。
觀音入宮:藉助茶斗和茶匙將鐵觀音茶葉放入蓋杯中。
懸壺高沖:鐵觀音沖泡講究高沖水低斟茶。懸壺高沖,可以使茶葉在蓋甌中翻滾,促使早出香韻。
春風拂面:用杯蓋輕輕颳去茶葉表面的浮沫。
甌里醞香:安溪鐵觀音素有綠葉紅鑲邊,七泡有餘香之美稱,是茶中的極品。其生產環境得天獨厚,採制技藝十分精湛,是天、地、人、種四者的有機結合。茶葉入甌沖泡,必須等待一至兩分鐘,方能斟茶。
三龍護鼎:用右手的拇指、中指夾緊蓋甌邊沿,食指壓住甌蓋頂端,便於出水。
行雲流水:提起蓋甌,循托盤邊沿繞一周,讓在甌底附近的水滴落。
觀音出海:也稱關公巡城,就是端起蓋甌,按序低斟入杯。
點水流香:也稱韓信點賓,將甌中的茶水點斟各杯。觀音出海和點水留香是為了保持每杯茶水的濃淡均勻,也是為了表達對各位品茗者的平等和尊敬。
敬奉香茗:姑娘們敬茶、品茶、這裡做示範性表演:鐵觀音品飲,需要“五官並用,六根共識”,鑒賞湯色、細聞幽香、品啜甘霖,呷上幾口緩緩品啜,您會覺得味道甘鮮、齒頰留香、回味無窮。
從來佳茗似佳人,喝茶要喝鐵觀音。安溪鐵觀音茶藝,演繹的是和諧自然,體現的是健康快樂。
誰能品出鐵觀音的特殊香韻,那真是人生的一件快事,願今天的茶藝表演能給各位嘉賓留下美好的回憶,願鐵觀音的香韻永駐您的心田。
綠茶茶藝表演解說詞(三)
安溪是烏龍茶的故鄉,是著名的茶都,產茶和飲茶有悠久歷史。在安溪,不但有獨到之處的烏龍茶採制技藝,而且十分講品飲藝術。品飲烏龍茶,茶葉選用鐵觀音、黃金桂、本山、毛蟹等名茶,茶具選用精緻的瓷質、陶制小壺、小盅,沖泡選用泉水、井水和純凈的淡水。
(一)展示茶具
茶匙、茶斗、茶夾、茶通是竹器工藝製成的,安溪盛產竹子,這是民間傳貫用的茶具。茶匙、茶斗是裝茶用,茶夾是夾杯洗杯用的。
爐、壺、甌杯以及托盤,號稱“茶房四寶”,這主要是遵循本地傳統加工而成。安溪茶鄉有悠久歷史的古窟址,在五代十國就有陶器工藝,宋朝中期就有瓷器工藝。這不僅泡茶專用,而且有較高的收藏欣賞價值。而用白瓷蓋甌泡茶,對於放茶葉、聞香氣、沖開水、倒茶渣等都很方便。
(二)烹煮泉水
沏茶擇水最為關健,水質不好,會直接影響茶的色、香、味、只有好水好茶味才美沖泡安溪鐵觀音,烹煮的水溫需達到 100 攝氏度,這樣最能體現鐵觀音獨特的香韻。
(三)沭霖甌杯
“沭霖甌杯”也稱“熱壺燙杯”。先洗蓋甌,再洗茶杯,這不但是保持甌杯有一定的溫度,以講究衛生,起到消毒作用。
(四)觀音入宮
右手拿起茶斗把茶葉裝入,左手拿起茶匙把名茶鐵觀音裝入甌杯,美其名曰:“觀音入宮”。
(五)懸壺高沖
提起水壺,對準甌杯,先低后高沖入,使茶葉隨着水流旋轉而充分舒展。
(六)春風拂面
左手提起工甌蓋,輕輕地在甌面上繞一圈把浮在甌面上的泡沫颳起,然後右手提起水壺把甌蓋沖凈,這叫 “ 春風拂面 ”。
(七)甌面醞香
中國茶葉有六大類,其中紅茶全發酵,綠茶不發酵,烏龍茶是半發酵。鐵觀音是烏龍茶中的極品。其生長環境得天獨厚,採制技藝十分精湛,素有“綠葉紅鑲邊,七泡有餘香”之美稱,具有防癌、美容、抗衰老、降血脂等特殊功效。茶葉下甌沖泡,須等待一至兩分鐘,這樣才能充分地釋放出獨特的香和韻。沖泡時間太短,色香味顯示不出來,太久會“熟湯失味”。
(八)三龍護鼎
斟茶時,把右手的拇指、中指夾住甌杯的邊沿,食指按在甌蓋的頂端,提起蓋甌,把茶水倒出,三個指稱為三條龍,蓋甌稱為鼎,這叫“三龍護鼎”。
(九)行雲流水
提起蓋甌,沿托盤上邊繞一圈,把甌底的水刮掉,這樣可防止甌外的水滴入杯中。
(十)觀音出海
“觀音出海”民間稱它為“關公巡城”,就是把茶水依次巡迴均勻地斟入各茶杯里,斟茶時應低行。
(十一)點水流香
“點水流香”在民間稱為“韓信點兵”,就是斟斟到最後甌底最濃部分,要均勻地一點一點滴到各茶杯里,達到濃淡均勻,香醇一致。
(十二)敬奉香茗
茶藝小姐雙手端起茶盤彬彬有禮地向各位嘉賓、朋友敬奉香茗。
(十三)鑒賞湯色
品飲鐵觀音,首先要觀其色,就是觀賞茶湯的顏色,名優鐵觀音的湯色:清澈、金黃、明亮,讓人賞心悅目。
(十四)細聞幽香
這就是聞其香,聞聞鐵觀音的香氣,那天然馥郁的蘭花香、桂花香,清氣四溢,讓您心曠神怡。
(十五)品啜甘霖
這叫品其味,品啜鐵觀音的韻味,有一種特殊的感受,當你呷上一口含在嘴裡,慢慢送入喉中,頓時會覺得滿口生津,齒頰流香,六根開竅清風生,飄飄欲仙最怡人。
綠茶茶藝表演解說詞(四)
各位嘉賓大家好,歡迎來到xxx,我是茶藝師邱霞,今天由我為大家帶來鐵觀音的茶藝表演。
鐵觀音產自於福建安溪,屬於烏龍茶類,不僅有綠茶的清香甘爽,紅茶的鮮強醇厚,還具有花茶的芬芳幽香,是中國茶葉百花園中的一枝奇葩。
鐵觀音沖泡有十八式
一、樊香靜氣,茶需靜品,香可逼靈,所以我首先點燃了一柱香,目的是為了營造一個清心寧靜的品茗環境,願各位嘉賓隨之裊裊青煙而升華到一個高雅而神奇的境界。
二,孔雀開屏,就是我像各位嘉賓介紹沖泡鐵觀音的精美茶具。
1,茶盤也稱茶船,用於盛放所有泡茶用具。
2,沖泡鐵觀音的只要器具紫砂壺,產自於江蘇宜興,吸水性極強,沖泡出來的茶湯香味持久不散。
3,公道杯也稱茶海,用於均勻茶湯,以免你濃我淡。
4,茶漏,用於過濾茶湯,漏放茶渣。
5,聞香杯,鐵觀音的品飲重在聞香,所以它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6,品茗杯,用於品飲茶湯。
茶道組,也稱茶葉六君子。
1,茶匙,用於量取茶葉。
2,茶夾,用於夾起品茗杯及聞香杯。
3,茶導,用於撥導茶葉。
4,干茶漏,用於擴大壺口面積,以免干茶外濺。
5,茶針,用於疏通壺嘴,以免壺嘴堵塞。
6,茶托,用於托起品茗杯及聞香杯。俗稱茶葉六君子
備水用具及電磁爐
葉嘉酬賓
葉嘉是蘇東波對茶葉的美稱,現在請各位嘉賓鑒賞干茶葉,鐵觀音外形緊結,呈青帶綠,形如蜻蜓頭,有美如觀音重如鐵之美稱。
大彬沐淋
大彬是一代制壺大師,後人為了紀念他,也把燙壺溫杯這道程序稱為”大彬沐淋”也起到清杯潔具的作用。
烏龍入宮
宮指紫砂壺,烏龍入宮是將鐵觀音投入紫砂壺中。
高山流水
清水三起三落,雅稱鳳凰三點頭。
春風佛面
用壺蓋將壺口的白色泡沫颳去,使茶湯更為清澈。
青龍入海
一泡水,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華,鐵觀音屬於半發酵茶類,第一道茶湯不便飲用,直接注入茶海,所以稱為青龍入海。
白鶴晾翅
我將洗茶的茶湯一一注入品茗杯以及聞香杯,讓杯底留有鐵觀音的余香。
重洗仙顏
也就是正泡,壺外追溫,讓壺內外溫度達到一致,使茶香更好的散發。
蛟龍出海
茶湯倒入公道杯
關公巡城
茶倒七分滿,留下三分情誼
韓信點兵
也稱鳳凰點頭
龍鳳呈祥
恭祝各位嘉賓幸福美滿
鯉魚翻身
傳說鯉魚翻身躍進龍門,便可升天而去,藉助這道程序恭祝大家事業飛黃騰達。
敬獻佳茗
喜聞幽香
請諸位嘉賓隨我品這杯茶,左手扶住品茗杯,右手輕輕旋轉聞香杯,在杯口旋轉一周,稱為掛水,雙手輕輕搓動聞香杯,聞鐵觀音獨有的蘭花香。
三品其茗
以三龍護鼎的手法端起品茗杯,品字三個口,一口潤喉,二口留香,三口品鐵觀音獨有的韻味。
綠茶茶藝表演解說詞(五)
五千年的華夏文明與茶息息相通,其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興於唐而勝於宋,貴在情操高潔的內在品性。現在就請各位領略中國茶文化,欣賞鐵觀音茶藝表演。
先來介紹一下茶具:隨手泡,茶葉罐,茶荷,茶道六君子(包括茶桶、茶則、茶針、茶匙、茶漏、茶夾),茶洗,杯托,茶船,紫砂壺,公道杯,品茗杯,濾網,茶寵,茶巾。
1、孟臣沐淋:孟臣是明代人,他製作的紫砂壺令後人嘆為觀止,所以後人將名貴的紫砂壺稱為孟臣壺。此步也稱為溫杯洗盞。茶聖陸羽認為泡茶用水“山水為上,江水為中,井水為下”,如今根據便利條件選用純凈的礦泉水為宜。
2. 孟臣奪冠:打開壺蓋,將茶漏置於壺口。
3、觀音現身:鐵觀音屬烏龍茶,產於福建安溪,形似觀音重如鐵,綠葉紅鑲邊,七泡有餘香。
4、烏龍入宮:茶則用來導取干茶,將茶葉緩緩投入壺中。
5、高山流水:向壺內注水使緊卷的茶葉鬆散,更好地發揮香氣和滋味。
6、春風拂面:用壺蓋輕輕颳去壺表面的白色泡沫,令茶湯更加均勻透亮。
7、觀音出海:將茶湯注入公道杯中,俗話說一泡水,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華,此泡茶湯稱之為溫潤泡,因此我們不喝。
8、重洗仙顏:再次向壺中注入沸水,沖泡鐵觀音的水溫較高為宜。
9、烏龍蘊香:把溫潤泡的茶湯澆淋在壺表面,既能養護紫砂壺又能提高壺溫。
10、普降甘霖:均勻地分配茶湯正如待人交友之道,以彰顯中國茶人博大無私之胸懷,我們把分茶時的動作比喻為關公巡城和韓信點兵。
11、敬奉佳茗: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以茶會友,一盞香茗奉知己。
12、三龍護鼎:用食指和拇指夾住品茗杯身,中指拖住杯底,這樣拿杯的姿勢穩妥大方,我們雅稱為三龍護鼎。
13、聞香觀色:空谷幽蘭般的香氣和金黃明亮的湯色令人賞心悅目心曠神怡。
14、三品得趣:品字是由三個口字組成,我們建議大家將茶湯也分三口來品,第一口輕啜茶湯,讓舌尖與味蕾充分接觸,感受茶湯的鮮美醇和;第二口讓茶湯在舌尖與齒縫間反覆遊盪,去體會茶之六味,酸甜苦澀香甘;第三口將茶湯一口飲下,由喉滑至腹內,享受酣暢淋漓唇齒留香的感覺。
15、謝茶,行禮。
16、恭祝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相關範文
- ·茶藝表演解說詞
- ·春季田徑運動會開幕式彙報表演解說詞
- ·上海大學生用才藝表演找工作的技巧
- ·端午聯誼會文藝表演主持詞
- ·舞會才藝表演活動策劃書
- ·興財之路-電視專題片解說詞
- ·廉政電視專題片解說詞
- ·供銷大廈電視廣告解說詞
- ·美麗鄉村建設現場會參觀點解說詞
- ·冬季運動會高一班級解說詞
- ·運動會班級入場式解說詞(小學篇)
- ·聯社觀摩解說詞
- ·學校專題片解說詞
- ·大學生運動會班級解說詞
- ·籃球比賽入場解說詞
- ·校本培訓工作解說詞範文
- ·黨建專題片解說詞
- ·運動員入場解說詞
- ·校運會機電系解說詞
- ·學校運動會入場解說詞
- ·**文化周活動接待解說詞
- ·運動會開幕式解說詞
- ·運動會入場解說詞
- ·在全市畜牧現場會議上的解說詞
- ·時裝秀解說詞
- ·軍訓閱兵解說詞
- ·小學運動會入場式解說詞
- ·方陣解說詞
- ·入場式解說詞
- ·電視招商宣傳片解說詞
- ·烏龍茶解說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