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雜文隨筆 > 生活隨筆 > 【生活隨筆】一套房子,改變了人們什麼?

【生活隨筆】一套房子,改變了人們什麼?

手機:M版  分類:生活隨筆  編輯:pp958

【生活隨筆】一套房子,改變了人們什麼? 標籤:經濟學是什麼 草房子 教人幸福地生活

  電視劇《蝸居》,多年前熱播,故事情節沒有太大的起伏跌宕,但卻令無數人觀看,究其原因,是該電視劇不是無病呻吟之作,而是反映了當下社會最敏感最矛盾的問題:房子。

  近十多年來,國人為房子瘋狂,為房子痴迷,為房子糾結,為房子掙扎。一套房子,史無前例地統一了社會的價值觀,一切向錢看,只為一套房。

  《蝸居》中,海萍立志生活在江州,費盡心力,只為一房。海萍,可以說很多七零后、八零后、九零后的縮影。最初的海萍,是想通過自己的努力,買的一套房子,眼見房價不斷暴漲,海萍買房的希望越來越遠。為了買房,海萍和蘇淳犧牲了什麼?

  1,  尊嚴。電視劇中,海萍不願意加班,被領導安排到衛生間門口空職羞辱,好讓海萍主動辭職。但海萍寧可受辱,也不辭職,為了那套房。

  2,  親情。海萍明知道海藻摒棄真愛和宋思明在一起可能最終不會幸福,如果不是為了宋思明能幫她置辦房子的事情,海萍是不可能同意妹妹不清不白地做小三。在房子面前,海萍默認了。

  3,  生活質量。蘇淳生氣的不吃麵條了,要改吃方便麵,可見,為了房子,生活質量窘迫到何種程度。

  4,  人際關係。單位同事結婚,避而不去,為了省份子錢。為了省錢,肯定會減少人際方面的各種開支。

  5,  時間。為了多掙點錢,工作之餘做兼職,只為多掙一點錢。

  6,  健康。這個健康不一定指具體得什麼病,而是一種亞健康狀態。海萍每天一睜眼,一連串開支的數字展現在眼前,沉重的心理壓力不言而喻。

  當然,或許,海萍蘇淳為了房子失去的還不止如此,或許真正失去的,是對生活美好的嚮往。

  遙想千年之前,奴,為強權所逼,為奴隸。而現在社會之奴,則沒有任何人逼迫,有的被貪念伏為奴,比如想炒房發財、比如過度透支未來;有的被社會意識伏為奴,比如認為沒有車或房就會沒有面子。為奴后,大多數人不但不會感到辛苦,而且充滿幸福,因為所買的房子,可能會升值,雖然大多數人也知道,這只是紙上財富,一套房子,只是住的,即使升值,也不能變現提高生活質量。高居不下的房價,讓房奴歡喜,慶幸當初買的便宜。如果出現房奴辛苦的信息,或許會說:房奴有啥不好,很多人想當房奴還當不上呢。這正是社會精英需要得到的結果,沒有這些主流的社會意識做支撐,就不會出現精英財富的暴增和奢侈品的狂銷。

  在統治方面,奴隸社會比較落後,用的是強權,而封建社會較奴隸社會進步,用的是孔孟聖人之道,禁錮人心。當今社會,既不需要強權壓迫,也不需要孔孟聖人之言禁錮,只要充分挖掘出人之貪念,即可令大多數人心甘情願為奴,趨之若鶩。所以,看今日,各種稱謂層出不窮:房奴、卡奴、車奴…….

  有的人會說,沒辦法,是大環境所致。的確,大環境的因素是存在的,比如高房價。但改變不了大環境的情況下,人的選擇是可以多樣化的。有的年輕人,為了一套房子,將父母所有積蓄掏空,親朋好友、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等、總之,能想到的,都拿來借來買房。那麼,這樣得來的一個水泥殼子,能否帶來內心的安寧和幸福,不得而知。

  因一套房子,中國式愛情、親情、友情、社會人際關係等,都在悄然改變。年輕人多沒有信念,社會缺乏創新,投機行為泛濫……而這一切,罪不在房子,在人心。房貸沒什麼大不了的,掙了錢還了就是,但如果人心、感情、親情等因為房子變質了,可能再也無法恢復了。

  筆者此文,是對社會現象的一種淺薄解讀,必定存在諸多不客觀,無意評價他人,只是為了告誡自己的貪念卑微之心,做自省之用。

  常樂篇

  無知少年曾寒窗,路途坎坷多滄桑。

  往日心緒也迷茫,不知大道在何方。

  知足常樂福常在,不戀曇花一現光。

  終歸春花燦爛時,執子之手賞芬芳!

  謹以此文,三省吾身

  天鶴流雲 書於2012-10-7 12:20分

您正在瀏覽: 【生活隨筆】一套房子,改變了人們什麼?
網友評論
【生活隨筆】一套房子,改變了人們什麼?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