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思,離開我們多久了
手機:M版 分類:生活隨筆 編輯:pp958
《沉思錄》有一種不可思議的魅力,它甜美、憂鬱而高貴。這部黃金之書以不屈的精神負起做人的重荷,直接幫助人們去過更好的生活。
林立的高樓大廈,跳動的霓虹彩燈,鋼筋水泥包裹下的是機械運作式的重複,燈光閃爍下的是焦躁不安的心情。我們的心靈,儘管有時不知如何安放,但很多時候也沒有妥善安排,因為不知道自己究竟要走向何方。一杯咖啡只能強打精神,一壺好茶也許是味覺的轉換,但是一本好書卻能喚起內心的覺醒、思維的轉換,而一次沉思更能讀懂自己,找回自己心底的方向。
我們多久沒與自己好好談過了,也許連自己都算不清。那麼,聽聽來自兩千年前的一個羅馬皇帝的心聲吧。馬可-奧勒留,在羅馬帝國不停的動亂中,堅持不懈地,記下對話自己的日記,而這便是《沉思錄》,這是一本寫給自己的書,並且流傳萬世。
費迪曼評價說:“《沉思錄》有一種不可思議的魅力,它甜美、憂鬱而高貴。這部黃金之書以不屈的精神負起做人的重荷,直接幫助人們去過更好的生活。”
溫家寶總理曾說:“這本書天天放在我床頭,我讀了可能有一百遍,天天都在讀。而在我看來,《沉思錄》是馬可-奧勒留給自我的沉思錄,亦是流芳百世的醒世箴言,值得世世代代沉思。”
《沉思錄》總共分十二卷,每一卷對應着相應的主題,雖然分開卻又相互聯繫。與書對話,像聆聽長輩的叮囑,又像是自己與自己的對話,一次次地叩問內心。遇到困難時,又像一個知心的朋友,細讀一遍,於是心裡豁然開朗。
當人生遭受低谷時,不妨休息一下,思考一下,也許柳暗花明又一村。曾國藩作為平定太平天國之亂的第一功臣,卻在人生鼎盛時期被當時的皇帝恩准在家休息。這就像卸磨殺驢一樣,皇帝遺棄了他。曾國藩覺得很委屈。但也正是因為這段時間的沉思,才造就他人生的另一大輝煌,被稱為“中興第一漢臣”。那麼,在休息的這段時間裡,他到底想了些什麼呢?原來在好友的拜訪之後,他漸漸地意識到孔孟之道並不適合處世,韓非子的法家學問更加不適用,畢竟太剛硬,終於找到老莊哲學,方圓之道,而這才是他以後需要尊崇的處世法則。
對於成長的沉思,讓我想到了最近熱播的電視劇《北京青年》,幾個年輕人約好要重走青春,從此既定的人生軌道、父母所期望的職位,一一發生改變。但是,不得不說,在重走的過程中,隱藏在心底很深的願望慢慢浮現出來,於是人生又重新亮了一回。
這個時代是無比精彩的時代,腦袋中的靈光一閃也許就能引發革命,同時這個時代也是浮躁的時代,腦袋中的靈光一閃也許需要的就是長久以來對自我的沉思,從而激發出來的靈感。當我們靜下心來時,會發現早晨的草坪上,細密的露水看着很舒服;會發現落葉的脈絡很像歷史上的地圖;甚至會發現牛頓沒有發現的東西……
沉思,只是爆發前所需的準備,若是沒有方向,即使挖了千萬個坑,也不如挖一個深深的坑來得深刻。古語告誡說:吾日三省吾身。
雖然做不到古人說的“三省吾身”,但是沉思自我,嘗試與理想對話,在大四這個敏感的時期,能夠努力按照本性生活,盡量做到不浮不躁,這要感謝馬可-奧勒留在《沉思錄》中的種種建議。每次感到困惑時候,我會想象着一個羅馬智者在與我談話,而當我面臨很多選擇的時候,《沉思錄》仍舊像朋友一樣,一點點地解開我心中的疑惑。
隨着年齡的增長,我們會面臨很多的選擇,也會有很多的機會,但機會也需要取捨。記得轉專業的時候,我有很多的糾結,不過認認真真地與自己進行一番談話,會解決很多問題。追逐理想的時候,也許沒有人跟你一路,然而手捧一本心儀的書,可以隨時上路,隨時欣賞沿途的美景。
對我而言,《沉思錄》,足矣。
相關範文
- ·謝謝你,離開我
- ·你不該離開我們
- ·你離開我們的這一年
- ·此刻,我們多麼相像
- ·那時我們多快樂
- ·聚也相思,離也相思
- ·佛像前的沉思和沉思中的佛像
- ·沉思,年關歲尾
- ·ゝ、「see。you。」我在算。你離
- ·如果你要離開我
- ·別在寒冬離開我
- ·當你離開我的時候
- ·媽媽,不要離開我的懷抱
- ·你離開我三年了,是否在那個世界過得好
- ·離開我,你還可以喜歡很多人
- ·不要再離開我,好嗎
- ·謝謝你,不曾離開我。。。
- ·如果你想離開我
- ·不要離開我
- ·媽媽,不要離開我的懷抱
- ·親愛的,不要離開我——
- ·參加村委會主任競選演講稿-就想為鄉親
- ·黯然神傷,離開傷心的國度
- ·若,離開
- ·當悲傷渲染成楓紅,離開這裡。等待來年
- ·久了,行走在消逝中的我們卻在尋找消逝
- ·沒有錢,我們能愛多久
- ·八月,我們還能孩子多久
- ·我們還能孩子多久
- ·離開,從未離開
- ·一個人久了,會上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