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雜文隨筆 > 生活隨筆 > 道德於今

道德於今

手機:M版  分類:生活隨筆  編輯:pp958

道德於今 標籤:職業道德 道德情操論

  個人之所以高尚,源於自覺的無私,一個人之所以卑劣,源於習慣性的失去底線。一個群體的協同,源於大多數人的責任感,一個群體的齷齪,源於太多稱為人的人失去底線。一個社會的有序,源於多數人的道德,一個乖戾的社會,一定是失去底線的人太多。中國教育的最大失敗,源於用虛偽的說教推廣主義,而沒有用正確的道德阻卻人們勿失去做人之底線。一個有道德的人較之虛無的愛國者更有益於社會,並最終裨益於這個國家。

  如今,真切地悲哀於這個德先生不在的社會,官員的腐敗,學者的無良,商人的奸詐,農民的愚佞,更要命的是,人人都有資格去辱罵撻伐這個萬惡的社會,卻人人都浸染在這個看似無藥可救的窠臼里,在一灘污泥濁水裡,你踩我,我踹你,笑呵呵地罵著,樂着,反正是渾水,我臟我活着。

  道德危機的根源在哪裡,又濫觴於何時,紛紜眾說,莫衷一是,經濟學家認為源於對私有財產的踐踏,歷史學家認為“五四”運動對傳統文化的拋棄,哲學家認為是人性自私的必然,文學家會從文革中尋揭傷疤,民主家則將所有的沒落歸綹於體制,社會學家則認為是改革后信仰的缺失,理由多多,多多教說,無論如何,反思總是一-件好事。

  人人都可以自由的不道德,則人人都受傷於道德的不自由,孰得孰失?人人皆是醫生,人人皆是病人,孰救孰贖?

  扶偏救弊最現實大概在於每個人作一個有底線的人,進而一個有道德的人,形成一個公平正義的群體,一個少小人、多君子的社會。

  不刻意搖曳幾朵花,真正植蘭培香於內心。

您正在瀏覽: 道德於今
網友評論
道德於今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