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雜文隨筆 > 歲月隨筆 > 珍藏心中的郵冊

珍藏心中的郵冊

手機:M版  分類:歲月隨筆  編輯:小景

珍藏心中的郵冊 標籤:雨中的樹

  89 年,在朋友的鼓動下,我又重新開始了集郵。現在郵冊又有了十多本,可它們的地位,卻永遠比不上珍藏在我心中的那兩本童年時的郵冊。

  小時候我很調皮,象許多男孩一樣,成天在戶外“野”,闖了不少禍,為此,沒少挨父親的鐵拳頭。記得我大約七、八歲時,家搬進了上清寺廣播電台的大院,大院的範圍用竹籬笆圍着,後面是一座山,山下是總工會,山上是幼兒圓,山背後穿過竹籬笆就是大田灣體育場。這裡是我童年的樂園,捉迷藏、爬樹、打鳥、玩打仗的遊戲...。我很羨慕有位同學的父親做的彈弓,可我父親卻不同意我玩彈弓。我決心自己做,就在山上找樹叉,爬在樹上用刀砍,結果把左手中指砍得見了骨,到現在都還留着疤痕。當時,母親是記者外出採訪,母親的同事把我帶到醫務室進行了包紮處理。我覺得闖了禍,直到父親下班后的晚上,也不敢回家,就這樣躲在屋外。父親和母親的同事到處找我,後來,鄰居在樹后發現了我。父親把我帶回家,卻沒打我,第二天還帶我到醫院去檢查,讓我好好養傷。

  傷好后的一個星期天,父親說帶我去逛街,他帶我去了當時設在美專校街的重慶集郵公司。我這是第一次看到這麼多的精美郵票。父親給我買了一本裝有解放后發行的紀、特郵票蓋銷票的郵冊,還買了一本空郵冊。從此,我迷上了集郵,懂得了一些集郵的小知識。父親經常從辦公室帶回貼有郵票的空信封,我小心地把郵票揭下來,歸類、整理、品玩、收藏,要是某套郵票還差幾張,總是想方設法去找,找同學、找叔叔阿姨、或用另花錢去買了貼在信封上寄回來。後來,我們全家搬到成都,父親從辦公室帶回的信封更多,有一次,他用布包帶回了上百個信封,全是貼的紀、特郵票,還有小型張,我足足忙了半個多月,收穫真是太豐富了,像《五年計劃》,我都有三套,當時印象深的還有《廣播體操》、《金魚》、《全運會》、《菊花》等,散票就更多了,我就拿去與同學交換。記得當時《菊花》票有一張52分的,其它面值的我幾乎可湊夠三、四套,可就差這一張,我一套齊全的都沒有,我用了一套《金魚》票才從同學處交換過來。那時集郵,很少去買新票,都是找用過的,很花時間和精力,每一套票都傾注了自己的心血,但卻給我帶來了無窮的樂趣。

  三年困難時期,我們全家被下放到偏僻的西昌,生活非常困難,集郵也被迫中斷了,那兩本裝滿郵票的郵冊,也就放在了家中。那時我剛上初中,在遠離父母的學校住讀。放暑假回家,發現郵冊被人動過,套票被拆得七另八散,原來是我那不懂事的弟弟,用郵票去找村民換烤包穀。我氣壞了,真想狠狠地打他一頓,可看見他可憐巴巴的雙眼和缺乏營養的身體,捏緊的拳頭慢慢地鬆開了。我沒有責備他,只是默默地把郵冊珍藏了起來。

  69年我下鄉當了知青,郵冊也隨家來到了麻柳灘。70年一場大火把全家燒個精光,我那珍貴的郵冊,也隨之化為灰燼。郵冊雖然沒有了,卻永遠珍藏在我心中,那郵冊是我的童趣,它帶我走進了集郵的美好天地。

您正在瀏覽: 珍藏心中的郵冊
網友評論
珍藏心中的郵冊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