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亂而真實的記憶
手機:M版 分類:文化隨筆 編輯:pp958
散亂而真實的記憶 標籤:青澀記憶
“當一個作家在寫他幼兒時對母親乳房的感覺時,我就覺得那是一件荒唐可笑的事。不管他寫得有多美妙,我都以為那是一種欺騙。”這是我昨日看的一篇自傳體散文《我的鄉村生活》中的一段話。在作者看來,人在會說話之前都是不大可能有記憶的,那些美妙的情景都是由作者想象加上語言渲染美化而來的。
讀到這裡,我深有感觸。平日我也時常在書上看到過類似描寫嬰兒纏綿在母親懷裡吸乳的片段,只覺得特別自然溫馨,並沒有刻意過多的去思考。而此刻,冥思一想,竭力讓自己的思想重返嬰兒時期,找尋吮吸母乳那一段美好的記憶。惋惜的是,這一片的記憶可以說是空白的。
如今惟有記得自己女兒幼小時乖巧地依偎在我胸前甜甜吸奶的情景。張嘴,哈欠,微笑,皺眉,哭泣……點點滴滴彷彿就在昨日,可每每問及女兒,她卻一無所知。女兒常常會指着她滿月時躺在嬰兒車上慵懶嘟嘴蹬腳的照片,不敢相信地問我,這小東西是否真的是她?
記得前幾天,在飯桌上,我吃着從街上買回的肉粽,不禁感慨:如果外婆在就好了,她包的肉粽餡多味好。說著說著,眼眶就紅了。
“媽媽,太婆真的有抱過我嗎?我怎麼對她一點印象都沒有呢?”女兒當時這樣問我。
而我清晰地記得,那年冬日的午後,我那8個月大的女兒,穿着紅毛衣,正開心地在太婆的膝上,又蹦又跳,嘴裡不時發出“咯咯咯”的笑聲……就在那天晚上,外婆永遠地離開了我們。我知道,那記憶只能永遠珍藏在我的心底,無論時光如何飛逝,我都走不出對外婆的思念。( : )
對於自己年幼時的記憶僅留存在3歲后,依稀記得那時和外婆一起度過的時間遠比和父母在一起的時間多。當時父母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整日疲於奔忙,惟有在星光點點的晚上我才能在母親的懷裡撒嬌一番。
“小時候,妹子很乖,常常搬張小凳子,靜靜坐在大院門口,等着媽媽回來。”外婆常常這麼對我說,而這些溫馨的記憶在我懂事後已經在心裡深深地紮下根。
如今,我也常常將女兒小時的趣事說與她聽,她卻覺得不可思議。女兒兩歲之前的喂飯是我最頭疼的事,儘管有人說餓她幾餐自然會吃,可嘗試了幾次,這丫頭依舊我行我素,咱看了也心疼。沒法子,為了解決這大難題,我常常抱着女兒到樓下店鋪去,和老闆娘一起鬨着她。看着過往車輛鳴笛,瞅着樹上鳥兒一啾,地上小雞一躍,寶貝都會開心地咧嘴一笑,我趕緊趁機塞進一口飯,再不就是動用了店鋪里所有的有聲玩具,敲鑼打鼓,只為博千金一笑……而今這些甜蜜的記憶對於女兒來說,簡直是天方夜譚。
由此,對於作者在自傳中所言“周歲前的記憶屬於空白”這一觀點,我覺得有一定道理。在自傳中,我還讀到了“真實”二字,這是它有別於其他某些自傳——過多依靠文字的鋪墊,加上一些離奇的想象,豐富那本身早已渺茫的記憶。孰不知,記憶不會因時間的變化而改變,而美化的文字恰恰掩蓋了記憶的真實性。無論是描寫童年,鄉村,抑或是外公外婆,作者都是用最平實的語言,最真切的情感,真實地記錄了純真年代那一段段溫馨的時光。微笑、心酸、感動、淚水伴着文字,蕩漾在字裡行間,讓我看到了一段最輕盈的生活記憶。
“時間不會因記憶拉長,故事也不會因記憶重返。”對於記憶而言,時間永遠沒有過去。也許有些記憶會隨着時光的流逝而漸漸被人淡忘,然而也有些記憶卻會伴隨人的一生,難以磨滅,那就是刻骨銘心深藏在心底的記憶——雖散亂卻真實。
相關範文
- ·散亂而真實的記憶
- ·散亂的記憶
- ·凌亂而舒適,我的書桌
- ·現實的社會,現實的生活
- ·凌亂的風,散亂的思緒
- ·讀《真實的幸福》有感
- ·真實的簡歷,是你最好的“殺手鐧”
- ·真實的簡歷,是你最好的“殺手鐧”
- ·抗戰勝利60周年文章:那段真實的歲月
- ·真實的高度讀後感
- ·幫你喚醒真實的自己的格言
- ·真實的謊言
- ·還你一個真實的黃飛鴻
- ·《真實的世界文豪:鮮為人知的傳奇故事
- ·虛擬的世界,真實的情感
- ·真實的世界
- ·真實的夢境
- ·心裡的你,是真實的你
- ·隱藏真實的自我
- ·告訴你一個真實的江西
- ·真實的虛偽
- ·真實的可貴
- ·做平凡的人,過真實的生活
- ·放棄明天,做個真實的自己
- ·一個真實的故事
- ·做真實的自己
- ·這是真實的我
- ·真實的存在
- ·虛擬的網絡,真實的淚水
- ·一段真實的網絡情緣
- ·真實的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