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雜文隨筆 > 遊記隨筆 > 盪口遐思——美麗中國行之盪口記憶

盪口遐思——美麗中國行之盪口記憶

手機:M版  分類:遊記隨筆  編輯:得得9

盪口遐思——美麗中國行之盪口記憶 標籤:青澀記憶 東方中國夢 中國夢 我的中國夢 感動中國

  駐驛在江南,悠然回蕩口。

  甲午年仲夏的一天,我因緣來到了位於無錫、蘇州、常熟三地交界處的盪口古鎮。盪口俗稱丁舍,相傳是東漢孝子丁蘭的故里,因她坐落在鵝肫盪的口子上而得名盪口。古鎮坐落在無錫東南的鵝湖鎮境內,西鄰鴻山越國貴族墓群和泰伯墓,東與蘇州、常熟接壤,素來享有“小蘇州”、“銀盪口”之美譽。

  盪口鎮,東枕鵝肫盪湖;南挽南青盪湖;北連蔡灣盪湖;西接蘇舍盪湖。小鎮的四周河道湖網密布,湖水清瑩透亮,猶如一幅素描出來的,淡雅而又美麗的江南水鄉畫卷。

  澄澈清明、靜純婉約的鵝湖水孕育了風情萬千,秀麗迷人的盪口古鎮。坐擁五湖的古老小鎮,極具鍾靈毓秀的神韻。蘊涵深邃,醇綿肥沃的土地,致使這裡的物華出天寶,曠世造奇才。自明清以降,這裡俊彥迭起,名人輩出。

  遊走在古鎮之上,我們不難發現在古鎮的小街深巷之中,這裡有華氏家族中銅活字鼻祖華燧、大收藏家華夏、近代科學先行者華蘅芳、漫畫大師華君武,以及國學大師錢穆、力學之父錢偉長、人民音樂家王莘等人的故居,正在建設中的華君武漫畫陳列館等,一系列近現代文化名人成長與走過的歷史蹤跡。

  古鎮之內的居民以華氏為多,其先祖華貞固,幼讀詩書,精通文墨,敏思慎行,才高德馨。尤其是他熟讀諸子百家的經典著作,並且自覺身體力行,將自己在學習中的所思所得,人生中的所知所感盡皆賦予筆端,嘔心泣血,著存有《慮得集》一書行世。“慮得”取自《大學》“慮而後能得”之句。表達了華老先生寄望能夠“傳道於後世,披澤於鄉梓”的博大情懷。

  由此可見,盪口的名人之眾,古鎮的人文之重,是多麼地令人稱羨了。

  駐驛在蘇南,相遇在盪口。

  穿行在盪口小鎮之中,漫步在由礎石和青磚鋪就的街道之上,在歲月雕刻出滿身滄桑的房前檐下,馬頭牆邊,我對身邊的遊人視而不見,眼前的繁華與喧囂彷彿已離我而去。我似乎感受到了來自歷史深處,濃郁的人文之風的披拂,人文氣息的四散彌香,我的意念,一下子不由變得特別地空靈起來,原本如注的汗流,亦感覺是潤濕了的狀態。

  駕一葉小舟,往來於縱橫交錯的伯瀆河、市河、東新河、北倉河、新開河之間,猶如在盪口的血管中遊走;繞行在鰻鱺浜、銀魚浜、廟浜、等村浜之側,猶如在盪口的身體上漫步;泛舟在湖盪、河浜、橋樑、水榭、岸埠碼頭周圍,猶如在欣賞盪口的五官貌相。

  在這些不經意的遊走當中,我們彷彿看見了一個不一樣的盪口,站立在了我的眼前。盪口,她並不僅僅只是一個人文的盪口,而事實上,她更是一個水做的盪口,是一位姿態豐腴,穩健端莊,身體內注滿乳汁的偉大母親。

  我不由得驚嘆道,難怪盪口這裡能夠誕生出那麼多優秀的中華兒女,原來全是拜這靈水所賜,靈水所養。

  思慮起盪口,夢回鄱陽湖。

  靜靜地凝望着眼前盪口鎮的身影,不禁讓我想到了江右之上的鄱陽湖,鄱陽湖邊的家鄉小鎮。那裡原本也是一幅“小橋流水聞潺潺,傍湖民居落湖沿,駁岸河埠漁火色,船隻往來競如練”的生動畫卷。只是可惜他已離我們遠去了,我們再也找不見了。

  近幾十年來,我們早已經陌生了過去那種“浣女捶衣河灘頭,客船停於屋下檐”的怡然恬靜畫面;早已經看不見遠去的帆檣與鷗鷺爭飛的動感長卷;早已經聽不到櫓聲與浪花合唱的動人樂篇。代之而起的是鄱陽湖上到處傳來的隆隆機聲與一柱柱瀰漫飄飛的青煙。

  古鎮之內,悠然飄過來的咿呀櫓聲和着悠揚的吳儂軟語的輕歌聲,彷彿隔空穿牆過巷,緊緊地貼着水面,踩着浪花,跳躍而來,穿透我的身體,鑽入我肌膚,沁入我的心房,熨帖我疲憊的內心,撫慰我遊走的情絲,牽起我回鄉的念頭,去做一個返璞歸真的夢,夢回心靈的故鄉,將身心置放在生我養我的鄱陽湖上。

  我夢中的鄱陽湖,你是不是再也回不到了從前?因為,好想好想回到從前,依偎在你的懷裡不走開,你是我心底永遠的,一座永恆的紀念。

  駐驛在盪口,情動鄱陽湖。

  不由我無邊的遐思逸飛;無限的情懷悵然;無盡的思念空遠。不變的,只有這滿腔的熱血不冷,執着的信念不改;狂熱的愛戀依然。

  這就是一個浪跡天涯的鄱陽湖遊子,自號怡然散人的我,走過盪口時留下的絲縷記憶。

您正在瀏覽: 盪口遐思——美麗中國行之盪口記憶
網友評論
盪口遐思——美麗中國行之盪口記憶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