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雜文隨筆 > 遊記隨筆 > 青山綠水秀縣河

青山綠水秀縣河

手機:M版  分類:遊記隨筆  編輯:pp958

  巴山腹地,黃洋河畔。陝南安康城東大門,進川入鄂黃金通道。山舞丹青,水飛彩練,鷺翔沙白。群山毗連,叢巒疊嶺,谷壑驚魂。草茵花艷,空氣清新,阡陌交通行莊園。森林覆蓋率80%以上,土地肥沃,氣候溫和,風光旖旎。沿308省道安平段前行約10公里,映入眼帘的這片亮麗風景線,便是我可愛的家鄉、陝南安康的“後花園”、中國最美鄉村旅遊地之一——縣河鎮黃洋河風景區。

  景區縣河鎮於2011年由原迎風鄉、縣河鄉撤鄉並鎮。發源於平利縣五台山北側的黃洋河,在流經了洛河、大貴鎮進入漢濱區,將沿途絲線般的縣河等十二條支流融合后穿鎮淌過。一河兩岸植被茂密,河水清澈透底,水質達到國家二類標準,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漢江一級支流。她沒有大江大河那高傲、盛氣凌人發洪難馴的犟脾氣,緩緩地、深閨出嫁般婉轉流淌,更顯得她的玉潔冰清、柔情萬種。所到之處宛如江南風光的小橋流水人家隨處可見。春天看滿山遍野的油菜、野山桃花映滿河水,夏天在河灘里激情嬉戲回味童年的頑皮,秋天採擷枝頭上滿掛的串串碩果,冬天來感悟茫茫白雪中松柏的毅然挺立。在黃洋河安寧祥和的無窮魅力中,讓身心體會到一種回歸自然和超凡脫俗的美感。

  從高山峽谷中一路擠出的黃洋河,行至縣河鎮時突然變得寬闊起來,划繞了一個漂亮的太極圖后,精巧地將千畝肥沃的迎風壩一分為二。河東是紅霞村、河西為紅升村。一河兩岸白牆青瓦馬頭牆,綠水青山蔚藍天。岸邊水旁、林中崖邊,一座座、一排排新建的民宅多為白牆、黛瓦、粉壁、馬頭牆為表型特徵,以磚雕、木雕、石雕為裝飾特色的徽派建築。錯落有致,風格迴異,在樹影中時隱時現。點綴在河邊、青山叢中的民居古樸典雅並融入景區,體現了和諧流暢、統一規劃的整體美;依山傍水、翠微繚繞的自然美;清雅簡淡、因陋就簡的樸素美。人文環境與優美自然風光的完美融合,構成了一幅形象生動的古徽州江南水鄉生態圖。讓駐足其間的遊人耳目一新,流連忘返。

  智者樂水,仁者樂山。黃洋河沿岸眾多的天然浴場和親水場地,田園牧歌式的農家樂星羅棋布。讓人零距離親山、親水、親近大自然;樂天、樂地、樂在自然山水游。好一處天人合一的南國水鄉生態園,休閑、旅遊、度假的絕佳之地!

  沿河流域田壩接連不斷,迎風壩、縣河壩、毛壩、謝家壩……珠串壩連。大壩千畝,小壩也有百畝,乃陝南秦巴山區少有的魚米之鄉。黃洋河水量充沛,灌溉了兩岸無數良田,滋養了世世代代的眾鄉親們。很久以前當地就架造水車、開堰鑿渠提水灌溉。位於蘇壩與平利縣交界處的“筒車灣”因此得名。近年來,由於電水泵的普及,古老的“筒車”已退出歷史的舞台,目前僅在紅霞村馬嘴梁處尚可覓到蹤影。仲夏之時,當你漫步黃洋河畔,傾聽着那水車一陣陣吱吱呀呀低沉沙啞的吟唱,浴一河之清水,沐兩山之清風,聞萬頃稻花之馨香,是何等的心曠神怡!

  縣河鎮歷史,輝煌燦爛。不僅有著名的闖王車廂峽踏險沖關史,更有牛蹄嶺炮聲響,滄桑苦難斷,安康重生的戰鬥冊。黃洋河沿途人文自然景觀眾多、文化底蘊深厚。境內道教勝地三聖宮、平安宮等宗教活動場所,每年都定期舉辦盛大廟會,期間香客雲集熱鬧非凡。袁家台古宅建築群的滄桑着實耐人尋味。號稱“小三峽”的三灣子、風光旖旎的“馬潭竹海”、闖王渡遺址、黃洋河水電站遺址、南藥王殿遺址、三合寨以及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毛壩田園”等更是為該景區平添了無限風光。

  站立制高點牛蹄嶺之巔,極目遠眺,天地之間,滿目蔥翠,藍天白雲,如詩如畫。興賢塔、牛蹄嶺戰鬥紀念碑的交相輝映下,一條條被生態經濟林遮蔽了的山樑溝壑,構成一道道綠色屏障不斷向四周擴散。盛產的富硒茶葉、皺皮柑、木耳、香菇以及板栗、核桃等小雜果名氣響亮,暢銷全國各地。

  該鎮早在遠古時期就是大巴山交通要塞。與漢江、長江航運聯為一體,運往古都長安和西北地區的食鹽都要途經黃洋河。自然的農業給黃洋河提供了優越的生活條件,航運給黃洋河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陸路不發達時期,黃洋河成為大巴山地區貨物的必經之地。歷史上,該鎮一直是安康的東大門,歷代兵家必爭之地。金戈鐵馬頻頻在這裡征戰,車廂峽、牛蹄嶺等古今戰場遺址就是最好的見證。

  黃洋河沿岸遺存着許多“老人洞”,有學者考證為當地遠古巴人的安葬習俗。沿着古樸的淙淙遺迹,道路旁的山崖間、河岸,高出臨水懸崖絕壁上布着一米見方的岩洞,一群、一組,或單個獨處。這些洞穴有的臨近道路,有的臨近水灘。這裡“老人”是指死人的意思,因陝南人忌諱說“死”,故借用“老”字代之。“老人洞”實乃二千多年前的巴人岩墓懸棺。現如今,洞內墓葬中的棺木和陪葬品早已空空如也。巴人岩墓比較集中的有紅霞村、關溝村和毛壩村等。從現存的“老人洞”看,當時的生產技術較為先進。若無質地堅硬工具,想在此險峻的石岩上鑿成3-5米深的洞穴,實難進行。

  近年來,人們還在女皇溝發現了大量奇石,經有關專家鑒定,屬距今千年之久罕見的三葉蟲化石。一塊石頭運出山溝轉手就可賣至上萬元。目前,此地已被該鎮保護起來,有待進一步規劃開發。

  毛壩田園上游的龍潭河,水深丈外,河中巨石遍布。據傳曾有惡龍興風作浪,游經此地,兩岸山石飛滾而下,阻斷河流。潭中現有一碾盤石,厚尺余,直徑2米,此乃蛟龍被泅困之地,故得名。傳說石下之洞穴與河北岸山上龍廟灣的黃、麻、黑三口龍井相通,一但黃洋河漲水,則山上三口井定會溢出浪渣,且時有井水泛出,沖田毀地,於是當地村民將麻、黑二井填埋,僅留黃龍井供村民飲用。

  位於黃洋河畔,省道308對面紅霞村的袁家大院,是一座保留着高大門樓的古樸院落。始建於清咸豐初年,已經見證160餘年的歷史滄桑。為袁世佐賜進士出身,誥封四品武官后擴建。大院坐北朝南,依山而建,以前由兩個完整的四合院、三座偏院共五院組成,佔地約20畝。尤其是現存的老院,石條砌面的大門外上方鑲裝華麗牌坊,中嵌“燕翼詒謀”四字石額。字跡華滋圓潤、中和典雅、古樸凝重之氣躍然之上,透出一縷淡淡的馨香,非常美觀。院內曾懸挂有“情殷桑梓”、“急公好義”、“公正廉明”等12塊金字匾額,現僅留堂屋正中“情殷桑梓”大匾一塊。該院雖經百餘年風雨,但青牆灰瓦,石墩木柱,雕樑畫棟,氣勢恢宏,無不透出一股古色古香。

  進得前門,但見前庭、過庭、廂房、上房。穿過前庭,可見天井四周高,中間低,周邊有環形水溝順溜槽而下直通陰溝。但凡雨天,雨水自天而降,集於內而流於下,此乃“四水到堂”之意。整幢房屋除青磚灰瓦外,幾乎全是木結構,凡門楣、戶扇、屏風、玄關、欄杆無不雕工精湛、細膩考究,其瓦當、戶對、磚雕,造型古雅、做工絕倫。現殘留的兩個四合院內各有一個約30平方米的天井,周圍房屋窗欞全是鏤空雕花,極其考究。房頂上橫豎呈正方形四條房脊,每脊兩端曾裝飾有揚頭豎鬃、張口伸舌的龍頭。整個大院主體建築全部用青磚、石塊砌築而成,現院內仍住着幾戶袁姓子孫。該院規模雖比不上山西喬家大院,但他厚重的歷史讓人們無不深受秦巴文化的熏陶和啟迪。近年,袁家大院吸引了不少古建築愛好者及市、區博物館等來此拍攝、繪圖,並提出保護意見。

  如今,袁家大院雖然衰落了,但這並不影響它作為一項古建築藝術所具有的歷史價值和文物價值。佇立院內暗自思忖:這座飽經歷史滄桑卻保存較好的古建築群,聰明的縣河人如果能把它像山西喬家大院、王家大院……一樣,充分發掘並開發出“寶宅”這處文化遺產所具有的巨大市場潛力,正在發展生態旅遊產業的該鎮定會展現出一處極具觀賞價值的人文景觀。

  縣河鎮不僅山青水秀、風景優美,且自古以來民風淳厚。特別是山裡人好客、熱情、大方、開朗,勤勞之餘尤喜自釀農家烤酒。原料均為玉米、小麥、稻穀、拐棗、火罐兒、甜桿等綠色自然物產,所用之水來自巴山清泉,酒味綿厚爽口,酒醉不打頭,乃解乏保健之佳品。熱情的縣河人待客時,最拿手的莫過於端上自烤的土酒,最樸實的一句話是:“老表,自家烤的,沒啥勁,好好喝!”此情此景常讓人“酒不醉人人自醉”。

  近年來,“黃洋河生態游”已成為安康著名旅遊品牌,漢濱區每年還在該鎮舉辦“魅力黃洋河”生態旅遊推介活動,年逾百萬人次的遊客皆慕名前來旅遊探險,樂而忘歸。目前,該鎮黃洋河沿岸的百餘戶農家樂早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僅投資500萬元以上的清雅山莊、河源山莊、毛壩周庄等集觀光、旅遊、度假、休閑、娛樂為一體的大型生態農莊就有十餘處。“縣河辣子雞”早已成為當地農家樂的一大特色品牌響譽城鄉。

  緊緊圍繞黃洋河流域的自然生態資源,按照“一線三區”(黃洋河流域沿線;毛壩田園區、紅升旅遊社區和紅霞上壩中心旅遊區)的建設布局,實施總體規劃,板塊開發,穩步推進。通過打造“三道”:百里綠道、308省道、黃洋河景觀水道。形成“三景”:遠眺山川風貌、中賞田園風光、近悟農家風情。使整個黃洋河流域風景更加優美,人居環境更佳,輻射帶動能力更強,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我堅信,不久的明天,黃洋河風景區定會成為省內外人們休閑度假,觀光旅遊,運動養身明智的首選。

您正在瀏覽: 青山綠水秀縣河
網友評論
青山綠水秀縣河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