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雜文隨筆 > 雜文 > “窮而後工”的兩種含義

“窮而後工”的兩種含義

手機:M版  分類:雜文  編輯:小景

  “窮而後工”的兩種含義

  “窮而後工”出自宋·歐陽修《梅聖俞詩集序》:“世謂詩人少達而多窮,夫豈然哉!蓋世所傳詩者,多出於古窮人之辭也。蓋愈窮則愈工。然則非詩之能窮人,殆窮者而後工也。”

  自從歐陽修提出“窮而後工”的觀點以後,後代許多文人學者各抒己見,其中明代學者金實闡述較詳,他在《覺非齋文集》里寫到:“人窮詩乃工爾。”他認為“窮而通天地,自然之理”;正是因為“窮”,才使得創作者對於人生、社會有了全新的深刻的了解與體驗。窮困之後,文人首先體驗到的是自己的坎坷,然後推己及人,體悟人生遭遇,感悟天地真誠,從而領會了生活的本質,進而將所有以前從未有過的心靈的經歷自然表現出來,就產生了“一發於詩而後詩始工”、“讀之令人瞿然起敬”的藝術效果。清代趙翼對“窮而後工”是以詩的形式來闡述的:“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清代學者陳廷焯在《白雨齋詞話》中也說:“詩以窮而後工,依聲亦然。”

  我國文學批評史上許多的學者文人對於“窮而後工”的理解基本一致,大多偏執於客觀環境,特指物質生活境況,像惡劣的生活環境、艱苦的生活條件、坎坷的仕途等等。我認為“窮而後工”當有另一層含義,即是對於文章寫作能夠做到字斟句酌,反覆推敲,力爭把文理字義推究到力所能及的最佳狀態。

  細細品味,從古到今,能夠傳世的文學作品,大多以較強的思想性和藝術性去感動人、吸引人,幾乎都是通過“窮而後工”的創作得來的。文學作品精深的哲理性,來自於屢遭磨難、歷經坎坷的人生;文學作品精湛的藝術性,則來自於作者創作上的“推究極致”。

  說到創作上達到“窮而後工”,自然會使我們想到唐代詩人賈島。史料記載,賈島初次到京城,一天,他構思了兩句詩:“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一開始想用“推”字,又想用“敲”字,反覆思考沒有定下來,便騎着毛驢來到郊外在驢背上反覆吟誦,不停地做着推與敲的動作。當時身為朝廷命官的韓愈正帶領車馬出巡,賈島騎驢不知不覺走到韓愈的儀仗隊里,仍然在驢背上不停地做推敲手勢,附近圍觀的人見狀感到十分驚訝。儀仗隊官員把賈島從毛驢上拖下來,推搡到韓愈面前。賈島對韓愈說,因為醞釀詩句,用“推”還是用“敲”沒有確定,所以才沒有來得及迴避。韓愈停下車馬思考了片刻,對賈島說:“用‘敲’字好。”於是,兩人並排騎着驢馬來到韓愈府上,一同談論作詩方法,好幾天不捨得離開。韓愈因此跟一介布衣的賈島結下了深厚友誼。賈島有名句“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成了對自己創作態度的生動寫照。宋代王安石創作歷來講究嚴謹完善。他曾經寫過一首絕句:“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他最初寫的是“春風又到江南岸”,後來改“到”為“過”,繼而改“過”為“入”,最後又改作“滿”。前後修改了十多個字,最終才確定為“綠”字。

  現在,我們的生活環境好了,新聞文化工作者當然也就沒有“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的慨嘆了。但是,要想使自己的新聞文學作品少有瑕疵,盡量趨於完美,“窮而後工”,仍然是新聞與文學創作所要追求的嚴謹態度。

您正在瀏覽: “窮而後工”的兩種含義
網友評論
“窮而後工”的兩種含義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