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範文大全 > 計劃方案 > 關於加快產業集聚培育產業集群的若干意見

關於加快產業集聚培育產業集群的若干意見

手機:M版  分類:計劃方案  編輯:得得9

  加快產業集聚,培育產業集群是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重大舉措。現就加快產業集聚,培育產業集群提出如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加快產業集聚,培育產業集群的重要意義

  1、加快產業集聚,培育產業集群是我省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的必然要求。產業集聚是生產力實現空間布局上的優化,是各種生產要素在一定地域的大量集聚和有效集中。加快產業集聚是優化資源配置、營造產業發展良好環境的工作平台。產業集群是某一產業領域相互關聯的企業及其支撐體系在一定地域內發展並形成具有持續競爭優勢的經濟群落。培育產業集群是壯大產業規模、提升產業競爭力的有效途徑。產業集聚是產業集群形成的內在要求,產業集群是產業集聚的重要方式。加快產業集聚,培育產業集群是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提升區域經濟綜合競爭力、推進工業化向高級階段發展的必然過程。要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把加快產業集聚,培育產業集群作為我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現實選擇,抓實抓好。

  2、加快產業集聚,培育產業集群的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樹立和落實科學的發展觀,按照“延伸兩翼、對接兩洲,拓展一線、兩岸三地,縱深推進、連片發展,擴大開放、服務全局”的發展態勢,緊緊抓住重要戰略機遇期,堅持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市場為導向,高新技術為支撐,產業轉型升級為重點,創造良好環境,圍繞優勢資源、優勢產業、優勢企業,優化產業布局,使我省產業集中度明顯提高,產業的集聚力明顯增強,產業的核心技術、品牌效應與營銷網絡優勢更加明顯,主導產業帶動作用更加有力,臨海工業支撐作用更加突出,產業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得到全面提升,為建設對外開放、協調發展、全面繁榮的海峽西岸經濟區提供強有力的產業支撐。

  3、加快產業集聚,培育產業集群的目標任務是:初步形成一批特色鮮明、輻射力大、競爭力強的產業集聚區域和產業集群。到2010年,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2000年翻兩番;形成6—8個能夠參與國際產業分工、產值超500億元的產業集群;30個能參與國內產業分工並處領先地位、產值超100億元的產業集群;培育發展一大批能參與國內競爭、對中心城市建設、縣域經濟發展和促進城鄉居民收入起帶動作用的地方性產業集群。初步形成功能較為完善的產業公共服務體系,完善產業綜合配套功能,建立若干個國際性、全國性的專業市場及一批研發中心、檢測中心、標準中心和信息中心。

  二、積極拓展加快產業集聚的有效途徑

  4、培育要素市場,加快產業集聚。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規範有序競爭的市場環境,消除不利於市場培育完善的各種障礙,大力培育要素市場。健全以市場為基礎的要素價格形成機制,完善市場化導向的收入分配機制,增強要素活力,激活要素潛力,促進生產要素有效地流動、集聚和優化配置。充分利用現有城鎮基礎設施加快生產要素集聚。積極引導、合理規劃土地投入方向,使土地資源向優勢企業、優勢項目集中,鼓勵企業規模化經營、集約化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充分調動科技人員和管理人員的積極性,加速科技成果轉化,鼓勵技術要素以多種形式參與收益分配;完善人才工作機制,加大人力資源開發,促進人力資源要素的合理流動和優化組合。

  5、創新項目機制,增強產業集聚。加強產業鏈和價值鏈的研究,高度重視大型產業項目的儲備,積極做好項目的前期工作。充分利用全球新一輪產業結構調整的契機,促進一批綜合效益好、對區域經濟帶動性強的大型產業項目落地,引導企業按產業鏈上、下游延伸,帶動一批配套項目,拓展產業集聚的空間。結合我省實際,建立科學的行業准入制度,規範行業的環保、安全、技術、質量標準,建立投資風險預警和防範體系,加強投資運行的監測分析,及時向社會發布投資調控政策、投資信息和產業發展趨勢,減少由於信息不對稱造成的投資浪費。深化投資體制改革,落實企業投資自主權,規範政府投資行為,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着眼於提升產業發展的整體競爭力,把招商引資政策和促進產業集聚政策有機結合起來,集聚各級政府、各個部門的工業性投入資金,集中扶持產業發展的關鍵項目。廣泛利用民間資本,形成民間投資穩定增長的機制。鼓勵各類符合條件的企業以發行股票、債券等直接融資方式籌集資金,加快培育上市後備資源,充分利用上市公司的融資功能,促進產業集聚。

  6、培育龍頭企業,帶動產業集聚。積極引進和培育關聯性大、帶動性強的大企業大集團,發揮其輻射、示範、信息擴散和銷售網絡的產業龍頭作用。引導社會資源向龍頭企業集聚,推動龍頭企業建立產品標準、質量檢測、財務結算等中心,提高龍頭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鼓勵龍頭企業不斷將一些配套件及特定的生產工藝分離出來,形成一批專業化配套企業,幫助協作配套企業做好與龍頭企業相銜接的質量、標準、管理等工作,積極支持中小企業進入龍頭企業的供應網絡,建立最終產品與零部件廠商的戰略聯盟,努力提高龍頭企業的省內配套率。鼓勵龍頭企業採用多種方式,對其上下游配套企業進行重組、改造。發揮龍頭企業的集聚帶動效應,逐步衍生或吸引更多相關企業集聚,通過企業之間的集聚效應降低綜合成本,增強競爭優勢。

  7、創造區域品牌,引導產業集聚。大力實施品牌戰略,重點扶持技術含量與附加值高、有市場潛力的名牌產品企業。鼓勵企業建立綜合品牌,引導企業開展企業形象和品牌標識的策劃與宣傳活動。積極培育國家名牌產品,對評選為“中國名牌”和“中國馳名商標”的企業,各地應根據財力給予獎勵。鼓勵名牌產品企業迅速擴大品牌經營規模,促進名牌產品企業多層次、全方位的聯合協作,實現資源共享。加大名牌推介力度,以名牌企業、名牌產品為依託,着力提升企業、產品的國內外知名度、美譽度,打造一批產業名市、名鎮,共創區域品牌。以政府引導、中介促進、企業自主結盟為原則,推動企業建立營銷聯盟,共享營銷資源。整合和利用各類會展資源,創立會展品牌,鼓勵行業協會統一有序地組織企業參加各類交易會。積極推行現代營銷管理,加大市場營銷力度,提高閩貨的市場佔有率。推動跨國公司採購本地化,鼓勵國內外大公司在閩設立商品採購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分銷中心。

  8、提升工業園區,推進產業集聚。堅持規模化、集約化的原則,整合、優化、提升現有的各類開發區、工業園區,做好各類開發區、工業園區發展規劃與產業集群發展規劃的銜接,按照功能區分,根據資源、生態、產業環境等綜合因素合理確定園區的定位,完善工業園區的道路、通訊、水、電、氣、污染控制等基礎設施,優化企業之間生產協作流程,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使之成為產業集聚的有效載體。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多元投入、上下聯動,組建具有法人資格的園區開發經營實體,推動園區建設投融資的市場化。進一步完善“飛地政策”或採取“保存量、分增量”的分配辦法,鼓勵關聯企業或配套企業向龍頭企業所在工業園區集中,鼓勵縣鄉到市縣工業園區開發項目。建立項目投資密度(固定資產投資額/佔地面積)和用地控制指標、土地出讓價掛鈎制度,按照產業的不同,確定不同的用地控制指標和土地最低出讓價。

  9、努力擴大開放,拓展產業集聚。進一步打破所有制限制,完善產權法律制度,規範和理順產權關係,依法保護各類產權。大力推行以股份製為主的公有制多種有效實現形式,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積極引導和發展非公有制經濟,鼓勵民營經濟加快發展,放寬市場准入,改進對民營經濟的管理和服務。加快內外貿一體化進程,推進市場的進一步開放。加強招商引資工作的區域協調,改進招商引資方式,開展產業鏈招商,更多地吸引跨國公司和國內外著名企業,更多地把技術水平高、增值含量大的加工製造環節和研發機構轉移到我省。繼續辦好中國投資貿易洽談會等一批重大經貿活動,引導採用股權併購方式加大招商力度。

  10、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促進產業集聚。着眼於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經濟發展與環境資源良性循環、有機統一,着力解決結構性污染問題,促進資源消耗小、經濟效益高的高新企業實現規模化集聚發展。大力發展生態效益型產業,促進清潔生產。促進工業污染防治從末端治理向源頭和生產全過程控制轉變。建立污染集中控制區,倡導以多家聯合、共同投資方式,建設污染設施,完善治污價格機制。建設行業性清潔生產示範基地,組織實施資源綜合利用示範工程,發展循環經濟。加強水資源的保護開發與節約利用,實現廢水減量化和資源化。積極開發和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合理調整能源結構中油、煤、氣比重。促進企業開展ISO14000環境標誌認證,加快淘汰落後的高能耗產品,鼓勵企業推廣應用節能技術。

  三、加快形成特色鮮明、支撐有力的產業集群

  11、圍繞主導產業,做大做強臨海戰略型產業集群。圍繞龍頭企業、名優產品和大型項目,延伸產業鏈,提高產業集中度和綜合配套能力,調整產品結構,加強品牌培育,加快信息化建設與應用,增強產業競爭力。

  電子信息產業要積極推動 關於加快產業集聚培育產業集群的若干意見來自-,僅供學習,轉載請註明出處。

您正在瀏覽: 關於加快產業集聚培育產業集群的若干意見
網友評論
關於加快產業集聚培育產業集群的若干意見 暫無評論

相關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