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四世同堂》(二)
手機:M版 分類:經典散文 編輯:得得9
“一朵花,長在樹上,才有它的美麗;拿到人的手裡就算完了。北平城也是這樣,它頂美,若是被敵人佔據了,它便是被折下來的花了。” “假若北平是樹,我就是花,儘管是一朵閑花。北平若是丟失了,我想我就不再活下去。”
就是這樣樸實而又非常到位、形象的話語,深深吸引着我,引領着我一口氣讀完了老舍先生的巨作《四世同堂》,四世同堂,是中國這株文化古樹上鮮亮的花,家丁興旺、和平和順,就像今年的花謝了明年還要開,一代一代安安穩穩傳下去。老舍先生把這株古樹栽植在北平這座文化古城,栽植在中華大地飽受日本侵略的大幕之下,雖然北平城裡沒有硝煙、沒有槍炮,可始終籠罩着被凌辱、被踐踏、被扼住咽喉的窒息里,這株古樹的兒女在這種環境下掙扎,它卻無法保護,枝枝葉葉七零八落,四世同堂,成為了幻想。
古老的北平、莊嚴肅穆的天安門城樓,美麗的三海、白塔,都成了別人的玩物。
然而,被壓迫百多年的中國產生了這批青年,他們要從家庭與社會的壓迫中衝出去,成個自由的人。他們要打碎民族國家的銬鐐,成個能挺着胸在世界上站着的公民。到國家呼救得時候,沒有任何障礙能夠攔阻的住他應聲而至;像個羽毛已成的小鳥,他會毫無棧戀的離巢飛去。錢默吟老人是一位橫草不動豎草不拿的詩人,在和平時期,他以花草、詩詞和酒為伴,過着隱士一般的日子,可當國難當頭,他挺起詩人並不健壯的胸膛,昂起頭毫不畏懼的應戰,“他須把血肉之軀擲給敵人,用勇敢和正義結束了這個身軀。”當他在獄中遭受非人的折磨,他把自己的命運與國家緊緊拴在一起,他告訴自己,“須把生死置之度外的去保全性命,好把性命完全交給國家”,錢詩人就這樣寧死不屈,把生命像一口唾液似的,在要啐出去的時節,又吞咽下去。愛和平的人沒有勇敢,和平便變成屈辱,保身便變成偷生。他從此忘記了原有的安逸,而全身心的投入到抵抗侵略的戰鬥中,用抵抗來為世界保存一個和平的、古雅的、人道的,文化。老人像一部中國的古書,厚重、正直、莊嚴,他所表現的不只是一點點報私仇的決心,而是替一部文化做正面的證據。他是一個地道的中國人,是會帶着他的詩歌、禮儀、圖畫、道德,為一個信念而殺身成仁的。從錢詩人、瑞宣、瑞全等人的身上,我們看到了真正中國文化的力量。正是這種根深蒂固的文化,阻止了中國這艘巨輪被狂風吹走。
讀《四世同堂》,我被中國文化和中國文人所震撼、所感染。北平淪陷,這朵民族之花就會變成木頭,為了讓這株文化古樹長青,它的枝枝葉葉、它的每一條根,哪怕只是細細的一小條,都拚命的抗爭,雖然這株古樹歷盡摧殘,但是終於沒有枯萎,多少炎黃子孫用生命之血澆灌它,留住了文化之根。
“千里刀光影,仇恨燃九城。月圓之夜人不歸,花香之地無和平。一腔無聲血,萬縷慈母情。為雪國恥身先去,重整河山待後生。”中華民族的子孫要牢記這恥辱,決不讓祖國在受他人欺凌!
相關範文
- ·讀《四世同堂》有感
- ·《四世同堂》讀後感
- ·名著四世同堂摘抄加賞析
- ·四世同堂讀後感
- ·漫步《湘西草堂》(二)
- ·《鬼道》(二)
- ·《鬼道2》(二)
- ·亂評《西遊記》(系列)(二十二)《西
- ·《左權》(二)
- ·亂評《西遊記》(系列)(二)神仙的形
- ·大話《世說新語》(二)
- ·《藏頭詩》(二)
- ·過潔世同嫌
- ·讀書筆記 讀《構築理想課堂
- ·與孩子共同成長——讀《父母課堂》有感
- ·讀《老夫子成語趣學堂》有感
- ·讀《父母課堂》有感
- ·讀《父母課堂》有感:我想讓女兒成為什
- ·讀《四手聯彈》
- ·讀《道德經》有感(二)
- ·《我和鄉路》(二十一)
- ·煙雨江南《群友幕郎原創收藏》(二十)
- ·煙雨江南《群友幕郎原創收藏》(二十四
- ·亂評《西遊記》(系列)(二十三)唐太
- ·亂評《西遊記》(系列)(二十一)閑話
- ·煙雨江南《群友幕郎原創收藏》(二十六
- ·亂評《西遊記》(系列)(二十)《西遊
- ·煙雨江南《群友幕郎原創收藏》(二十九
- ·煙雨江南《群友聯對收藏》(十二)
- ·《鬼道》(十二)
- ·《月下淺吟》(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