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經典散文 > 我們生活的時代

我們生活的時代

手機:M版  分類:經典散文  編輯:pp958

我們生活的時代 標籤:教人幸福地生活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

  這是智慧的時代,這是愚蠢的時代;

  這是信仰的時期,這是懷疑的時期;

  這是光明的季節,這是黑暗的季節;

  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

  人們面前有着各樣事物,人們面前一無所有;

  人們正在直登天堂;人們正在直下地獄。

  --- 總之,那時跟現在非常相象,某些最喧囂的權威堅持要用形容詞的最高級來形容它。說它好,是最高級的;說它不好,也是最高級的。

  ——狄更斯

  無論是額頭眉頭逐漸凸顯的髮型,還是逐漸發福的身體,都預示着我們正在進入社會漩渦的核心。每一代人都有自己面臨的不同境地,我們也不例外。與上一代相比,我們不愁吃不愁穿,但是為什麼過的卻不舒暢呢?我們生活在一個什麼樣的時代?這是我這幾年一直在思考並且渴望得到一定的答案的問題。直到不久前,我看到了狄更斯的這段話,我想這段話是適合於任何一個時代的,所以也同樣適合於我們這個時代,他用辯證的思維去描述時代,或許是最恰當的了。所以,最後我得到了一個簡單的結論: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悲劇,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喜劇,每個時代都將成為歷史,而歷史是一部正劇。當然,我所說的歷史,不是統治者的歷史,而是真實的歷史。抑或是說,時代(世界)是一個球形多面體,在看到這一面的同時,要意識到還有與它對立的另一面。雖然明白了這麼一個簡單的道理,但是作為時代的一員,我依然希望可以更加深入的去理解我們生活的時代,當然,更多是從自己生活的國度和環境出發去思考這個時代,所以嚴格來說應該是我們生活的中國的時代。我給自己提出了這樣幾個問題,然後逐個去回答。

  一、 我們生活在一個什麼樣的時代?

  首先,大環境。有人把人類社會至今為止的發展過程分成了三個時代:農業時代、工業時代、信息時代。很明顯,我們屬於信息時代,足不出戶就可以知曉天下事,導致的一個結果是,城鄉差距會縮小,我們不必太擔心因為生活在小地方而被時代淘汰,因為不管在什麼地方,都可以很輕鬆的了解到現在在流行什麼,有什麼大的事件發生。當然,信息時代也同樣帶來了一些惡果,人與人之間面對面的交流減少等等。

  其次,國情。中國在地球上是個特殊的存在。我們的國情也是與眾不同的。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改革開放以來最核心的國情。有時候我會這麼想:從以階級鬥爭為綱,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從瘋狂的崇拜領袖,到瘋狂的崇拜金錢,這難道不是從一種瘋狂到另一種瘋狂。當然,如果讓我選擇,我還會選擇現在,因為至少我有飯吃,而且比較自由。這個時代,物質富有的同時是人們精神的匱乏,腐敗的孳生,道德修養的下滑。一邊是高大富麗,鑼鼓喧天,人山人海的大商場,另一邊是低矮簡陋,稀稀落落,門可羅雀的書店。雖然在信息時代的大背景下,商場和書店都受到了衝擊,但是二者對比可以發現其中主要的原因還是讀書的人少了。涉及人性的社會問題層出不窮,“扶不扶”成了全民討論的問題,等等。老子說: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正是由於道德的下滑,社會上做一點好事的人會被媒體大肆的宣傳,立做榜樣,試想如果人人道德高尚,哪還需要這麼些榜樣呢?

  二、 我們怎樣對待我們生活的時代?

  關於這個問題,我覺得狄更斯的描述已經足夠了,我想說的是具體我們要怎麼想,怎麼做。我們要用更加平和的心態去對待它,少一些浮躁不安,“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這個時代是不完美的,但也沒有那麼差,有許多問題,但較之以前依舊有所進步。做事情的時候要明白,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這個世界是公平的,也是不公平的,但歸根結底還是公平的。少與別人比較,從某種程度說,人們內心總有種“不患貧而患不均”的潛意識,人世間最害人的莫過於一個“比”字,因比而不同,因不同而疑惑困惑,因疑惑困惑而不滿鬱悶,羨慕嫉妒恨,也因此徒增許多煩惱。事實上,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幸福,每個人有每個人的不幸。不管怎樣,都要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不管怎樣,只要努力就會有收穫。

  三、 未來將去向何方?

  從整個世界的範圍來看,我覺得不會有大的變化,依然是信息時代,依然是局部陰天,大部晴天。但是從中國來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從物慾大潮中覺醒,意識到了中國經濟發展的同時所帶來的的道德修養下滑、環境惡化等問題,所以在不遠的將來精神文明將成為重要的方向,只有物質和精神文明兩條腿走路才能走的穩當,走的更遠。也可以反過來去想,改革開放之前類似於精神建設,而由於精神建設這條腿步子邁的太大,扯着了蛋,只有先等等,等物質建設這條腿趕上來,所以有了改革開放,現如今物質建設又太急了些,導致精神建設慢了半拍,所以將來的方向肯定是要逐漸調整步伐,讓兩條腿能夠按照規律行走,不存在厚此薄彼的情況,這樣才是健康的節奏。即使不以綱領的形式書寫出來,我覺得也會有這樣的一個結果:以文明建設為中心。文明包括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物質和精神就像是事物的陰陽兩面,只有達於一種平衡才可以良性循環,也只有這樣才符合客觀規律。我們可以想象,在將來的每一個地方,最繁華的街道兩旁最熱鬧的兩個地方,一邊是出售物質的商場,一邊是出售精神的書店。

  最後希望用中國人的一段話,續寫狄更斯的話:

  你若愛, 生活哪裡都可愛;

  你若恨, 生活哪裡都可恨;

  你若感恩,處處可感恩;

  你若成長, 事事可成長。

  不是世界選擇了你,是你選擇了這個世界。既然無處可躲, 不如傻樂; 既然無處可逃, 不如喜悅;既然沒有凈土,不如靜心;既然沒有如願, 不如釋然!

  ——豐子愷

您正在瀏覽: 我們生活的時代
網友評論
我們生活的時代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