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孟”收集記之一
手機:M版 分類:經典散文 編輯:pp958
“三孟”收集記之一 標籤:笑貓日記之塔頂上的貓
北宋景佑四年(公元1037年),孔子45代孫孔道輔任兗州知州期間,在山東鄒縣東北的四基山西麓發現了孟子的墳墓,隨即派兵看守,上報朝廷,並建議建廟祭祀,請求資金援助,獲得朝廷恩准。
元豐七年(公元1084年),朝廷又賜30萬兩白銀,增修墓廟,購置祭田。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朝廷將孟廟遷到鄒縣城南關。
元代朝廷加封孟子為鄒國亞聖公,以後各朝代不斷增修擴建孟廟、孟府、孟母林。現存的孟廟建築,是清朝康熙年間地震之後重新建造起來的。
古木參天繞古祠,遍地豐碑滿壁詩的孟廟,平面呈長方形,前後五進院落,佔地約2.4萬平方米。主體建築以亞聖殿為中心,南北為一中軸線,左右作對稱式排列。廟內有各類殿宇64楹,碑亭兩座,古樹名木300餘株,碑碣石刻350多塊,著名的碑刻有元代仿刻秦朝李斯的嶧山碑,唐朝歐陽詢的《蘇玉華墓志銘》等等。
孟廟前有欞星門、亞聖廟石坊、泰山氣象門。
欞星門,是孟廟的正南門,門闊三楹,全木結構,灰瓦覆頂,斗拱飛翹,雕樑畫棟,色彩絢麗。《後漢書》里記載:“欞星,天田星也。欲祭天先祭欞星。”
孟廟第一道大門以“欞星”命名,意味着孟子是天上的文星下凡,亦含有尊聖如天之意。
遊客走進欞星門,來到孟廟第一進院落,就能看見東西兩邊院牆處各建有一座互相對稱的木坊。東面的名是“繼往聖”,西面的名是“開來學”,意思就是“繼孔子以往,開儒學之來”,以此讚譽孟子對儒家思想傳播的功績。
亞聖廟坊,是孟廟的第二道門坊,全石結構,三開間,四根擎天八角石柱。每根石柱兩側有石鼓夾抱,頂端置寶瓶、蓮托、祥雲。坊額正中題有“亞聖廟”三個貼金大字。
遊客穿過亞聖廟石坊,進入孟廟的第二進院落。院落里磚鋪甬道,兩側是古老的蒼松翠柏,那些古樹雖然歷經滄桑,但至今依然還是枝幹挺拔,鬱鬱蔥蔥,引人入目。院落西側有一座“金大安三年鐵鐘”,鍾高2.4米,口徑1.4米,腹部鑄有“重臣千秋,皇帝萬歲”八個大字。
泰山氣象門,原名儀門,是孟廟的第三道大門。泰山氣象之名取自程頤的“仲尼天地也,顏子和風慶雲也,孟子泰山之氣象也”之語。門前有兩株銀杏樹,遒勁挺拔的樹榦,多少年來一直春華秋實,碩果累累輪迴。
遊客越過泰山氣象門,走進孟廟的第三進院落。院落里有左、中、右三路。中有承聖門、亞聖殿、寢殿;東有啟賢門、啟聖殿、孟母殿;西有致敬門、致嚴堂、祧主祠、焚帛池。東西兩壁分別建有“知言門”和“養氣門”,二者均取意於《孟子》第七篇中的“淫辭知其辟”和“我善養吾浩然之氣”之句。
清朝以前,欞星門只有每年農曆二月和八月舉行祭祀孟子大典,或者是皇帝和欽差大臣前來拜謁孟廟之時才打開大門,平時閉門不啟,以示嚴肅莊重。
“知言門”和“養氣門”是人們平常出入孟廟的通道,這二個門直通孟廟外面的東西兩條街。此院北壁三門並列,中為“承聖門”,東為“啟賢門”,西為“致敬門”。
承聖門是孟廟的第四道大門,建於台基之上。承聖是對孟子的評價,讚揚孟子是儒家學派的正統繼承人。
三進院內,承聖門東側,建有一座高大的碑亭。外觀重檐翹角,斗拱承托,綠色琉璃瓦覆頂,貼金彩繪,富麗堂皇。亭內放置清朝二十六年(1687年)康熙皇帝御書“御制孟子廟碑”一幢,世人稱此亭為康熙御碑亭。
遊客走上石階,跨過承聖門門檻,來到第四進院落。甬道正北,露台之上是孟廟的主體建築亞聖殿。殿為七楹,高17米,進深20.48米,橫寬27.7米,是一座金碧輝煌、畫棟雕梁、重檐飛翹,綠色琉璃瓦覆頂、重檐歇山式宮殿型建築。
亞聖殿是歷朝歷代祭奠孟子的殿堂,也是傳播孟子儒學思想的地方。大殿四周環立26根八棱擎檐巨型石柱,均以整石刻成。柱下以石鼓為礎,鼓下又以石刻覆蓮作承托,是宋代建廟時期的原物。殿正面重檐之間,高懸一匾,上書“亞聖殿”三個楷書貼金大字,四周環繞以精雕的5條金龍。殿正中楣之上懸挂“道闡尼山”橫匾一塊,為乾隆皇帝手書。
遊客進入殿內,抬頭仰視,正中雕龍貼金神龕之內的孟子彩色坐像,頭戴九旒之冕,身着九章之服,手執鎮圭,神氣清朗,莊重安詳。神龕上部懸一“守先待後”匾額,為雍正皇帝手書。殿內東側,神龕之內供奉着孟子弟子利國侯樂正子的塑像。人們身臨其境,不由自主地就會有一種肅穆之感,繼而生出一種景仰之情。
亞聖寢殿緊靠亞聖殿之後,有高築甬道同亞聖殿後檐台相連結。殿原名為“邾國公祠堂”,是供奉孟子父母的殿堂。後來增修孟廟的時候改為“寢殿”,成為祭祀孟子夫人田氏的專祠。露台和甬道之上有三棵古檜樹,是北宋宣和年間種植的,距今已九百年的歷史,現在依然青翠蓊鬱,茁壯茂盛。
亞聖殿前,露台之下,甬道東側,有一口古井叫天震井。井畔石欄,是清朝道光十一年(1831年)所建。天震井井旁碑刻記載:“康熙十一年(1672年),廟前演戲,忽日中聲震如雷,聞者環顧失色,見階前陷有甓甃圓痕,熟視乃井也”。“十二年為修廟之用,額之曰天震井,砌之以甓,環之以石,並書其跡從誌異雲。六十四代孫孟尚錦識。”東西兩廡位於亞聖殿前,甬道東西兩側,為左右對稱式建築,各七楹。是供奉孟子弟子與崇孟有關的先賢先儒的場所。
啟聖殿,是供奉孟子父親啟聖邾國公的殿堂。位於孟廟第四進院落,東路啟賢門內。孟子父親名激,字公宜。殿正中神龕之內安置着冠服七旒七章的孟子父親的塑像。
孟母殿,位於啟聖殿之後,有高築甬道與啟聖殿相通,是供奉孟子母親的殿堂。孟母,是我國古代一位偉大的母親,孟母感人的事迹早就被世人編入耳熟能詳的《三字經》里。
西路,穿過致敬門是一所方形過道小院,院內外四周牆壁上鑲嵌着50多塊碑刻,多為歷代名人文士前來孟廟晉謁遊覽留下的詩詞題詠。小院北牆“齋戒門”內是一座雅靜秀麗的小庭院,叫致嚴堂,取意於“祭則致其嚴”,即嚴肅、誠敬之意。
焚帛池,位於孟廟寢殿西側,是一個獨立小院。院的東南向東有一個小門,與亞聖殿院相通。孟氏後裔每次祭祀祖先之後,就在這裡焚燒祭文,慰告祖先們的在天之靈。
時常冷冷清清,偶爾熱熱鬧鬧的孟廟門房院落,多少年來就這樣無言有形地向世人闡釋着博大精深的亞聖精神。尤其是當今社會,“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民本思想得到國家領導人高度重視,有力地推進了社會物質、文明發展,百姓安居樂業,精神面貌換顏一新。
相關範文
- ·“三孟”收集記之五
- ·“三孟”收集記之四
- ·“三孟”收集記之二
- ·“一分”收穫
- ·佛門的穿越【西遊後記之一】(劍膽琴心
- ·海灣小住記之一
- ·遊記之一
- ·北京手記之一嚮往北京
- ·葫蘆河畔——非洲札記之一日游
- ·紅袖手記之一:編輯是怎麼當成的
- ·想去看看俄羅斯(旅俄散記之一)
- ·沙漠考察漫記之一—輕而易舉的畢業分配
- ·子龍日記之一
- ·荒誕鼻祖是老莊(一個不完全荒誕詩人的
- ·葫蘆河畔——非洲札記之一enugu游
- ·回望長安——西安遊記之一
- ·葫蘆河畔——非洲札記之一句話說尼日利
- ·秦皇島遊記之一
- ·隨記之一(2014年6月7日)
- ·第一次親見學校的廚房革命之一 吃飯“
- ·政協委員學習心得 政協委員
- ·兩會學習心得—解決“三農”問題還須從
- ·面試要領拾零——“三要”、“三不要”
- ·把好“三關” 落實“三到位” 認真做
- ·兩會學習心得—解決“三農”問題還須從
- ·“三信”活動心得體會:堅持“三信”理
- ·實踐“三個代表”,把握本職定位,努力
- ·提請收集、調取證據申請書
- ·面試前如何收集企業資料與信息
- ·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與環境保護經驗材
- ·關於茶的詩句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