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經典散文 > 母親的教育情結

母親的教育情結

手機:M版  分類:經典散文  編輯:pp958

  ??母親生於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一個貧困家庭,本來兄妹七人,六十年代逃荒時餓死了十歲的四妹。由於動亂和貧困,家中只讓兩個舅舅上了學,母親姐妹四個未進過學堂一天。

  ??母親為自己沒有文化而遺憾,從小便一次又一次給我們講她那時多麼羨慕能上學的舅舅,常常偷偷從家裡跑了出來爬到學堂的窗戶上偷看。結果卻總是被姥姥拉了回去,劈頭蓋臉一頓打罵,理由就是她沒有看好比她小五歲正在炕上哇哇大哭的三姨。

  ??成家后,母親在村裡的民校掃盲班讀過兩天書,學會了“男女”、“父母”等簡單字和“鐮刀”、“鋤頭”等生產工具的寫法,識得了“1”至“9”這幾個阿拉伯數字。這是母親從教師那兒獲得的全部知識。

  ??她將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了我們兄妹身上。她不會講什麼大道理,只是默默地為我和哥哥的學習創造方便。我們兄妹用的書包都是她一針一線縫製的,母親手巧,在我的書包上繡的花朵常常會引來同學們羨慕的目光。在哥哥的書包上則是綉上她識得的那些個字。

  ??清楚地記得她綉字時由於將“女”和“子”離得太遠,結果“好學生”變成了“女子學生”,哥哥在同學們的鬨笑中羞紅了臉將書包扔到炕上。那天晚上,母親一宿未睡,在燈下將那幾個字拆瞭然后小心翼翼地將門帘上“北京”兩個字用薄塑料布一筆一筆描下來綉到了哥哥的書包上。

  ??我們領回新書後,母親總是顫抖着雙手輕輕摸了又摸,在煤油燈下,將牛皮紙剪得四四方方,把我們的書包裹得整整齊齊壓到枕頭下。第二天再默默地裝到書包里。

  ??為了我們按時上學,母親總是摸黑就起床,等我們穿好衣服后,她已經將烙餅擺到了桌子上,鍋內是熱氣騰騰的小米稀飯。如果我們考得好的成績,母親會不厭其煩地用麵粉和豆子為我們蒸姿態各異的小面人,為此,我和哥哥都十分努力。

  ??九四年,我和哥哥順利地考上了學。母親興奮得直抹眼淚。開學前兩天,她細心地將錢縫到我們的內褲里,送我們上了火車。此後,我和哥哥的來信成了母親的安慰,她總是拉着父親為她讀信,讀完一遍總是懷疑地問“完了?”父親點點頭,她卻不信又到處找村裡的學生念,有時,一封信反覆讓人家讀好幾遍才放心。

  ??假期回家,母親問長問短,問我們現在學些什麼東西。於是我們講給她聽,她總是一副迷惑不解的樣子:“it是什麼意思?”、“碩士是幾年級?”、“行政管理管誰的?”……面對母親的疑問,我和哥哥常常是敷衍了事,父親則在一旁不耐煩地說她不懂別問。此時她常常悵然若失地自言自語:如果那時生活好點,我也不會是睜眼瞎。

  ??開學了,母親為我和哥哥大包小包準備了一大堆,吃的,用的,穿的,應有盡有。而後,她還要將那些東西左三層右三層包裹捆綁得嚴嚴實實,生怕路上我們不小心灑了掉了丟了。走的時候,我們驚奇地發現,每個包上都拴着不同的毛線繩,母親一邊叮嚀:“紅顏色的是吃的,車上可以打開,綠顏色的是用的,黃顏色的是穿的東西……”此時,我和哥哥心裡總是酸酸得想要哭。

  ??現在,我們都畢業參加工作了,母親總是以我們為榮,偶爾一次在電視上看到了我們的影子,第二天興奮地到處和村裡人說:我閨女上電視了……那座大樓就是我兒子設計的。隨後一段日子便準時守在電視前,眼睛都不敢眨,生怕錯過了我們鏡頭的出現。她以為她的寶貝兒女是名星呢。

  ??這就是我的母親,沒有文化,只會那幾個簡單的字,但她總是默默無聞地以實際行動影響和激勵着我和哥哥勤奮學習、不斷進步,我們都能理解她的殷切期望和良苦用心。

  ※作者:靜夜清音※

您正在瀏覽: 母親的教育情結
網友評論
母親的教育情結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