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記事散文 > 家鄉的饅頭

家鄉的饅頭

手機:M版  分類:記事散文  編輯:pp958

  和一位家鄉的朋友聊天,說到了蒸饅頭,我不知道別的地方有沒有年前要蒸饅頭的習俗,反正我的家鄉是有的。現在一想起小時候在外婆家蒸饅頭的情景,心裡真是溫暖的要命。鄉下人每到年前都會蒸好多饅頭,那一天就像是過節一般。那面都是用小水缸來發,等面發好后,在門外放幾張長板凳,把門板放下來,擱在板凳上,就開始和面了。蒸饅頭時最開心的就數小孩子了,我們一個個也學着大人捋起袖子,揪起一個小麵糰像模像樣的和了起來,大人們一開始總會沖我們吆喝幾句,可後來實在太忙了也就懶得管我們了。大人們在那兒忙的熱火朝天,再看看我們這邊,手上、臉上、頭髮上全是白白的麵粉,一個個全變成了聖誕老人(不過那時我們還不知道有聖誕老人呢,呵呵)。 家鄉的饅頭一般都是包餡兒的,通常用霉乾菜、糖芝麻、蘿蔔絲等來做餡。包好之後還要在饅頭上點洋紅,因為蒸的饅頭非常多,所以要點上不同的圖案,用來區分不同餡兒的饅頭。哈哈,在饅頭上點洋紅可是我們最喜歡做的,一般家鄉人都會用一種植物的果實(具體是哪種植物我已記不清了),或是把四根竹筷扎在一起沾了洋紅往饅頭上點,稍微講究些的人家也會去市場上買一些漂亮的小木章,這樣點出來的饅頭比起別家的就會顯得別緻一些。 最讓我們期待的就是饅頭要出籠的時候,我們總會擠在蒸籠旁邊,看着大人們揭開籠蓋,一大片的蒸汽馬上暈開,“哦……”,別奇怪,那是我們的拍手聲和歡呼聲,小孩子嘛,總是特容易激動的。大人們怕我們燙着,總會把我們往遠里趕,我們只好眼巴巴的望着大人將饅頭一個個的放在門板上,然後拚命的咽下就快流出來的口水。等到熱氣散去一些后,大人們才會招呼我們過去,一人一個讓我們慢慢吃,可我們才不管呢,抓起饅頭就像餓了好久似的,一口咬下去,“哎喲……”,原來呀,是有人吃着了糖餡兒的饅頭,給燙着嘴巴了,大人們看着我們是又好氣又好笑。等饅頭全都出籠了,看着放在門板上的一個個又白又胖的大饅頭,現在想來,那情景還是頗為“壯觀”的。在家鄉,蒸饅頭也算是一件不小的事兒了,所以無論是哪家,饅頭蒸好后都會給本庄的鄉鄰每家散一點兒,一般都會給六個,所以每一家都是開開心心,歡歡喜喜,就好像是提前過年了似的。 饅頭蒸好之後,每天只要有陽光,家鄉人都會把饅頭拿出來曬一曬,因為蒸的數目比較多,這樣做的話饅頭就不會長霉了。過年的時候,早上熬上一大鍋熱粥,再放上幾個饅頭,一家人坐在一起吃的稀哩嘩啦,那可真是幸福極了。不過我們那時最喜歡的吃法,是將饅頭放在剛做好飯的灶堂里,聽着饅頭被火星烘烤發出的嗶啪聲,就像聽着世界上最美妙的聲音,這樣炕出來的饅頭可香了,以至許多從家門前經過的鄉鄰都會問上一句:“喲,你家今天炕饅頭了吧!”有時候大人為了哄哄正在哭鬧的小孩,也常會這樣說“別哭了,一會炕饅頭給你吃”,通常這樣一說,孩子覺得會有好吃的,也就不哭了。瞧,原來饅頭還有這樣的功能呢,那也是在我們那個年代,假如現在的孩子哭鬧,再用這個方法,我想是無論如何也哄不住的吧!

您正在瀏覽: 家鄉的饅頭
網友評論
家鄉的饅頭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