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傷感散文 > 漸漸消失的情感

漸漸消失的情感

手機:M版  分類:傷感散文  編輯:得得9

  過去住在大雜院里,街坊鄰居的感情我感覺都很好。現在住上了單元樓,總覺得少了不少。

  我住的小區有七十多座單元樓,親戚朋友有很多也在小區裡面居住。他們大部分都是屬於棚戶區改造或礦區沉陷區的住戶,搬到這個小區只有兩三年的光景。即便是居住在一個小區,你來我往的遠不如在大雜院的時候走動地多。

  小區沒有高層,都是清一色的六層樓房。不知道是社區還是建築商編排的樓號,讓小區的人很是糊塗。我的一個朋友有一次來我家,在小區裡面尋找了將近半個小時,方才找到我家。嘴上不停地說,你們這地方真難找,真難找......打那以後,凡是來我家的朋友、同學和親戚,我都會在小區的門口等着迎候。

  現今社會的家庭,只要是居住在單元樓的,可以說家家戶戶都是要裝修的。裝修沒有絕對的標準,視每戶主人的經濟條件而論。但是,地板是必須處理的。開發商在交工的時候,地板很難看,澀拉拉的像蟾蜍的脊背。每當住戶入住前,地板都收拾的十分漂亮。大部分都是地板磚鋪地,家庭條件好的是木地板。這對過去那些喜歡串門的人來說,無疑是一種無聲的拒絕。自己回到自己的家,總喜歡脫下自己腳上的鞋子,換上舒適的拖鞋,那去了別人家呢?主人雖說不用換鞋,那只是出於禮貌,能不換嗎?唉,沒事的情況下還是不去串門的好,省得給人家添麻煩,還是老老實實呆在家裡最好。這種無形的相互理解,使得住單元樓的居民相互走動的機會變的很少。好在我居住的小區,很多過去的人都相識,雖然說串門的機會少了,但在小區裡面如果熟人相遇,自然都會停足佇立一會,相互問問工作、身體、兒女的情況。仍不失過去住大雜院時的情感,依然顯得親切隨和。

  我工作中有很多同事,他們居住的是商品房。都有一種同樣的感受,那就是住在一個單元裡面,七八年了,誰也不認識誰,見面也不打招呼,更不知道對方的姓名和工作單位了,純粹就是陌生人。這種樓上樓下的鄰里關係,是現在的社會造成的。鄰里之間沒有往來,沒有利益之衝突,相互間不需要幫助。有這樣一句話“求人不如求己。”一旦自己家中有事,可以花錢來解決的,就花錢好了,不需要他人的幫助。住商品樓的住戶,大都是來自四面八方的,相互之間都不相識,你有事的時候會去麻煩別人嗎?如今的社會是屬於金錢社會,人們的心裡都有這樣的想法,人情債難還。錢今天花了,明天還可以再掙,人情呢?

  魯迅先生有首詩這樣寫道:“躲進小樓成一統,管它冬夏與春秋。”恰恰符合了現今社會住商品樓房人們的思想和心裡。下班回到自己家的居室里,吃喝拉撒睡全都解決了。

  鄉村的人際關係和城裡的鄰里關係相差甚遠。

  前不久,我參加了徒弟的婚禮。徒弟家在農村,自然結婚也在農村了。結婚的那天很是熱鬧,同學、親戚朋友來了好多人,令人驚訝的是,那天全村家家戶戶都熄滅了灶火,都在新郎家吃飯,場面真是熱鬧。在城裡是絕對不可能見此景觀的。城裡人結婚,來的大都是同學、朋友和單位的同事,街坊鄰居寥寥無幾。城裡的鄰里關係和鄉村的鄰里關係是無法比較的。隨着大城市高樓大廈的建起,城市裡原本友好的街坊鄰里關係隨之也就慢慢的淡化,最後消失,這也許就是現代城市文明發展的一種趨勢。

  2013.12.11 銅川

您正在瀏覽: 漸漸消失的情感
網友評論
漸漸消失的情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