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鄉情思
手機:M版 分類:抒情散文 編輯:pp958
在家鄉時,從不曾發覺家鄉的好,似乎一卻有益於我都是那麼理所當然,一切有悖於我都是那麼的可憎。天藍是不需要理由的,山青水秀是自然而然的,家鄉的貧窮卻是一種病,一種我不能忍受的病,於是我離開了,走的乾脆利落,走的義無反顧。一轉眼離家已經三四年了,家鄉貧窮的外衫在我腦海日漸淡去,,那片藍,那山,那水卻日漸清晰。我想家了。
走在珠江畔,我會想起我家門前那條小河,多麼歡聲笑語沉浸其間,又有多少淚水隨水東去。那裡,我們童年的樂園,我們自由暢遊,我們隨心垂釣,沒有點點帆影的映襯,卻別有一番屬於山林的幽靜。
走在匆匆人行道路上,我會想起穿家門而過的那條山路,那裡沒有城市道路兩旁的繁花似錦,沒有人流如海,也許寂寞,卻不寂寥,山上的小動物會給你送上屬於它們的問候,野雞那雄厚的啼鳴,山雀的嘰嘰喳喳,蜜蜂的嗡鳴還有那一系列叫不出名字的未知同伴,或許它們沒有人的殷勤,卻總有它們獨特的聲音縈繞耳畔。
攀上白雲山巔,我會想起家門前的那座不知名的小土丘,多麼讓人懷念的小土丘,沒有響亮的名字,一如我那家鄉,默默地守候着我的小時候。沒有滑梯,小土丘那不陡的山坡就是我們的滑梯:沒有鞦韆,土丘上那鏈接兩顆老榕樹的藤蔓就是我們的鞦韆。也不知道那落滿我們腳印的老榕樹是否還完好,沒有我們的打擾,也許它變得更枝繁葉茂了。
橫過珠江大橋,我會想起連接對岸的那座獨木橋,沒有鋼精混水泥,執一根樹的枝幹,就這樣支撐了我們十幾年;沒有名人題字,歲月自給它屬於它的榮耀,那一道道由我們行走帶給它的傷痕豈不是最好的名字;沒有文人騷客為它正名,自有風雨賦予它靈魂。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連年的不着家不曾讓家遠去,對羊城這麼一個大城市,或許我的家是小的,但正因為它的小,它越發顯得溫馨,顯得安寧。很多時候,我們所需要的並不是一個容身之所,我們要的只是一種認同,一聲來自異鄉的問候。
距離不曾抹去家鄉的倩影,時間也沒能帶走我身為異鄉人的孤寂,家鄉,它依然穿越時空降臨在我的心頭,在夜廣州的街頭,有一種孤寂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