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散文欣賞 > 紅牆與列寧墓之間(旅俄散記之五)

紅牆與列寧墓之間(旅俄散記之五)

手機:M版  分類:散文欣賞  編輯:pp958

紅牆與列寧墓之間(旅俄散記之五) 標籤:笑貓日記之塔頂上的貓

  列寧墓背後的12座墳墓,葬的都是蘇聯時代功勛赫赫的政治人物,他們按入葬時間排序,依次是:

  斯維爾德洛夫(1885。6。4-1919。3。16),非凡組織家。列寧稱讚他“有非凡的組織天才”,善於把各種人才放在最適當的崗位上。1918年8月30日,列寧遇刺負傷后,斯維爾德洛夫代為主持人民委員會一切工作。1919年初,染上西班牙流行性感冒,3月7日抵莫斯科,體溫高達39℃,次日仍出席蘇維埃人民委員會會議,主持全俄中央執行委員會會議,10日病情加重,16日病情惡化而身亡,逝世時年僅34歲。

  伏龍芝(1885-1925),蘇聯著名軍事家,國內戰爭時期重要將領,曾任工農紅軍總參謀長,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

  捷爾任斯基(1877-1926),蘇聯黨和國家早期重要領導人,全俄肅清反革命及怠工特設委員會(簡稱俄肅反委員會,即克格勃前身)創始人。

  加里寧(1875-1946),自1919年至1946年擔任國家元首(全俄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蘇聯時期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長達27年。

  日丹諾夫(1896-1948),蘇聯共產黨政治局委員和中央書記,主管意識形態。

  斯大林(1879。12。21—1953。3。5),武裝力量最高統帥,蘇聯大元帥,蘇聯共產黨黨中央總書記,蘇聯部長會議主席和蘇聯武裝力量部長。

  伏羅希洛夫(1881-1969),蘇聯元帥,蘇軍重要將領,1953年至1960年任蘇聯最高維埃主席團主席。

  布瓊尼(1883-1973),蘇聯元帥,蘇俄國內戰爭時期英雄,紅騎兵創始人。

  蘇斯洛夫(1902-1982),蘇聯共產黨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蘇共重要理論家。

  勃列日涅夫(1906-1982),1964年任蘇共中央第一書記,1966年至1982年任蘇共中央總書記,1960年至1964年和1977年至1982年兩次擔任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

  安德羅波夫(1914-1984),1967年至1982年任克格勃(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1982年至1984年任蘇共中央總書記和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

  契爾年科(1911-1985)。1984年當選蘇共總書記,1985年去世。

  這些墳墓的形制完全一樣:方墓,方碑。方墓的墓蓋上平放一塊黑色大理石,上邊刻着他們的姓名與生卒年月,旁邊斜放兩枝紅艷艷的康乃馨;方柱式墓碑上端,用天然大理石雕着墓主人的半身胸像,分別由蘇聯著名藝術家精心設計,由這12位大人物陪伴着葬在他們前頭的列寧,守護着蘇維埃最後的榮譽。

  沿着克里姆林宮牆再往前走,在城牆的牆壁里還安放着蘇維埃名人的骨灰盒,稱作“名人墓”。導遊說,這種“安葬方式”很特別,先是在克里姆林宮城牆上擇定一個地方(當然是政府同意和指定的),再在擇定的地方挖掉幾塊磚,挖出一個可以容納骨灰盒大的空洞,然後把骨灰盒放入這個洞中,洞的外面再用紅色磚頭封起來,最後在封上去的紅磚頭上釘一塊銅牌,銅牌上面是死者的姓名、生卒年月(有的精確到日)。在蘇聯,這樣的骨灰安葬方式,也是一種極崇高的榮譽……諸如朱可夫元帥、列寧的妻子克魯普斯卡婭、高爾基、世界上第一位宇航員加加林以及其他蘇聯名人,還包括蘇聯宇航員科馬羅夫、一些蘇聯元帥、軍兵種主帥(如炮兵主帥涅傑林)、與加加林上校一同死於空難的飛行教官弗·謝廖金空軍上校(是沾了加加林的光)……他們都享受一樣的榮譽和待遇,骨灰都被安放在克里姆林宮的城牆裡。

  離開了列寧墓,離開了安葬在地上和牆壁上的名人墓,我們又來到紅場西北側克里姆林宮紅牆外的亞歷山大花園裡的無名烈士墓。這座墓建於1962年偉大衛國戰爭勝利紀念日前夕,是為紀念反法西斯戰爭犧牲的無名英雄而建造的。無名烈士墓,正面朝北、東西走向的深紅色大理石陵墓上,稍靠西側陳設着鋼盔和軍旗的青銅雕塑,造型簡潔明快,蘊意肅穆深長。墓前有一個凸型五星狀的火炬,五星中央噴出的火焰,從建成時一直燃燒到現在,從未熄滅,象徵烈士的精神永遠光照人間。火炬前方青色大理石地面上鐫刻着一行銘文:“你的名字無人知道,你的功勛永垂不朽。”兩座玻璃崗亭置放於墓的兩側,亭前站着兩名神情莊重的持槍哨兵,晝夜為烈士守靈。這便是俄羅斯婦孺皆知的“一號崗”,每小時換崗一次,每次的換崗儀式都非常精彩:三個着裝灰色配有金色綬帶禮賓軍呢大衣長統黑皮靴的哨兵從紅牆的便門裡出來,英俊瀟洒,左手托着安上刺刀的步槍的槍托立在胸前、右臂甩開,兩個在前一個在後,成等邊三角形,邁着正步走向崗位,到崗后,行禮、致敬、轉身、立正,換下前兩個可以下班的哨兵,再由來時後面的那位哨兵將下崗的兩個也成三角形“押回”(看上去確有“押送”的味道)。據說這“一號崗”原來設在列寧墓前,不知從何時起挪到了這裡。吸引很多人的圍觀。

  莫斯科紅場正因為有了這麼多的墓,紀錄了20世紀蘇聯和社會主義陣營興亡成敗的歷史,才成為來莫斯科遊客的必到之處、最津津樂道的旅遊勝地。步入紅場,等於步入了俄羅斯精神家園的大門:20世紀,這是共產黨在社會主義國家執政並取得巨大歷史進步的世紀。特別是“二戰”,對社會主義的發展起到了加速器的作用。全世界共產主義政黨由戰前的69個,發展到戰後的76個;社會主義國家由戰前的2個增加到1949年的13個,形成了一個強大的社會主義陣營。在各個行業,社會主義國家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然而,20世紀,卻又是共產黨和社會主義運動遭受重大挫折的世紀。1989~1991年,兩極中的一極――“華約集團”國家發生了“多米諾骨”劇變。劇變從波蘭開始,繼而匈牙利、民主德國、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南斯拉夫,直到1991年12月25日晚,蘇聯國旗從克里姆林宮徐徐落下,宣告蘇共這個列寧締造的執政了74年的老黨大黨丟掉了政權,蘇聯解體,社會主義陣營一下子幾近消失。共產黨和社會主義運動遭受重大挫折,特別是蘇共的興衰成敗,深刻地教育了我們:“執政地位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是一勞永逸的。”“奪取政權不容易,掌好政權,尤其是長期掌好政權,更不容易!”

  紅場是莫斯科最古老的廣場,紅場雖歷經一次次修建改建,但仍然保持着原樣,連鋪墊紅場地面的青條石也至今未變,所以,走在紅場上,誰都覺得坎坎坷坷,凹凸不平。

您正在瀏覽: 紅牆與列寧墓之間(旅俄散記之五)
網友評論
紅牆與列寧墓之間(旅俄散記之五) 暫無評論

相關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