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吹又生
手機:M版 分類:優美散文 編輯:小景
一個陽光明媚的星期天,與家人朋友乘坐30路公交車去遼東灣新區踏青看海真的別有一番情趣,似乎每個人都急不可待地將那沉悶了一個冬天的心情,在咱盤錦最長最寬最美的向海大道上放飛,如春天般愉悅爽朗。
公交車輕輕鬆鬆穿越城市的喧囂,窗外道路兩旁那錯落有致的綠化帶如影像般從眼前閃過,彷彿暢遊在時空的隧道里,令人心曠神怡充滿遐想。極目四望,在田間地頭隨處可見農民兄弟春耕備耕忙碌的身影,真想立即就下車,去挖上滿滿一袋苣蕒菜,回家再買上兩塊豆腐和餡,包一頓特別風味的水餃,回味一下那苦澀的生活……忽然,一陣煙霧撲面而來,原來是有人在燒荒,不過,看此情景並沒有使人想到那“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浪漫。其實,燒荒作肥是一種不科學的舊習,且不說易引發火災,還可能造成土壤板結,涵水、保肥能力下降,對環境造成破壞。
據記載,踏青郊遊的習俗由來已久,遠在先秦時就已形成,也有說始於魏晉。《舊唐書》:“大曆二年二月壬午,幸昆明池踏青。”唐代孟浩然《大堤行》:“歲歲春草生,踏青二三月。”元代楊允孚《灤京雜詠》:“高柳豈堪供過客,好花留待蹋青人。” 清代紀昀《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誌一》:“我嘗清明上塚,見游女蹋青。”……青草依依、清水漣漣之時,人們三五成群到鄉野山間賞景散心,迎着徐徐的春風,伴着和煦的春光,腳下踏着抹抹新綠,感受翠意盎然的氣息,悠哉美哉。
小時候住在老盤山城裡,每當清明節過後,爸媽就開始帶我們去“踏青”,說是去遊玩其實就是去挖野菜,因為生活困難時期,春天是讓人最難熬的一個季節,主要原因就是“春荒”所致---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城裡農村基本上每家都一樣缺吃少穿,尤其是到了春天,幾乎家家戶戶都會缺糧斷頓。為了生存,人們只好靠挖野菜、摘樹葉子充饑。咱東北的冬季漫長,加之那時交通極不便利,冬季不可能吃到新鮮菜蔬,所以家家都會挖一個儲菜用的菜窖,在下雪之前把要儲藏的蔬菜下進去,主要是土豆白菜大羅卜胡羅卜,還要用大白菜腌上的一大缸酸菜。如果這家的女人會過日子,她會把秋天時吃不了的茄子豆角甚至黃瓜切成片或條晒乾,收藏起來用以豐富冬天的餐桌。熬過漫長的冬季,在早春時節青菜還沒有下來的時候,采些野菜填補一下是件很愜意的事。
冰雪消融,大地回春。在曠野里向陽的地方,或者暖和潮濕的河沿溝邊,一叢叢一簇簇的翠綠沐浴在柔和的春風裡,這個時候就能夠挖野菜了。挖野菜的工具很簡單,找一把鐮刀頭,用布把帶孔的那一頭纏上就行了。野地里最早長出來的是苣蕒菜和小根蒜,苣蕒菜剛一露頭只有兩片小葉,像兩個頑皮的孩子,無牽無掛,水靈靈細嫩的小臉還泛着薇薇的紅暈。小根蒜呢,在去年留下的一片枯黃之中,幾根細如韭菜葉般的葉片格外醒目。苣蕒菜好挖,只要帶點根就可以,而小根蒜則要把頭挖出來,最好帶些須子。
野菜剛下來的時候是當配菜食用的,主要是吃個新鮮---做上一盆“白臉”高粱米水飯,貼上一鍋黃澄澄的玉米面大餅子,把自家腌制的大醬端上桌,同時再從醬缸里撈出幾根腌黃瓜,經過一個冬天腌制的老黃瓜醬香濃郁清新,就着疏鬆翠綠的苣蕒菜,脆白的小蒜頭,別提多爽口了。不過,那苣蕒菜味略苦,孩子們都不愛吃,媽媽總是好言相勸:“孩子們吃吧,苣蕒菜清熱敗火,吃了就會聰明伶俐!”
說到大醬,那可是家家戶戶都必備的,那時也沒有賣的。下醬是一個技術活,一月份煳醬豆做成醬塊,到四月份控干之後下到缸里,再到野菜遍地的時候醬也就能吃了。各家下的醬有各家的風格,有的人下的醬香濃郁,有的則略帶臭味很難吃,有的醬缸里乾乾淨淨,而有的醬缸里則會生蛆,那麼這一缸醬就算白扔了。如果不讓缸里生蛆實際很簡單,就是晾曬時只要看住不讓雨水進到缸里就可以了。不管怎樣就是一句話,咱老媽做的醬,那就是香!
隨着春雨連綿綠色覆蓋整個大地,能吃的野菜也漸漸多起來---婆婆丁、掃帚菜、苦麻菜、馬齒莧等等,還有很多的叫不上名字的野菜,青翠嫩綠。婆婆丁是可以生吃的,而掃帚菜馬齒莧則要用水焯一下,把水攥干再蘸醬食用。那時細糧定量,大米白面一年到頭吃不上幾次,日常生活還是以粗糧為主,就是高粱米水飯玉米面大餅子。將剛採回來的野菜和玉米面摻和在一起,放上些鹽蒸窩窩頭吃或做菜粥喝,也算是改善一下日復一日頓頓如此的單調的“飲食文化”。
不過,還是有一種受大人孩子們都歡迎的“美食”---榆樹巧,在很多樹木剛剛吐芽的時候,榆樹巧就先於它們掛滿枝頭了,滿樹青翠的榆樹巧擠擠嚓嚓,就好象要拚命的欣賞這醉人的春光似的,爭相向外擠出自己青春的玉體。榆樹巧是可以生吃的,於是孩子們紛紛爬到樹上擗下幾枝來,拿在手裡邊走邊吃。大人們看着這滿樹的榆樹巧自然也不甘寂寞,有的回家拿來小筐,有的拿來簸箕。這時榆樹上還沒有生蟲子,擼下來的榆樹巧幹乾淨凈的,只要回家用水洗乾淨就可以用來和在玉米面里了,摻了榆樹巧的玉米面貼出來的大餅子有一股淡淡的清香,特別好吃……
童年的時光已經久遠,但是一路走來始終不能忘記的就是那段歲月。現代生活的豐衣足食不但淹沒不了那衣不遮體的記憶,反而變得更加清楚---現在收入高了,生活水平高了,憶舊、懷舊、復古也成了一種“時尚”。是的,作為農民的兒子,對土地有一種由衷的親切與敬畏,很難想象如果遠離了土地,尤其是心靈的遠離該是多麼的可怕!
還是讓我們不妨抽出一點時間,走出家門走進春天吧---那春風迎面而來像一層紗,流水般滑過指尖,溜過發隙,這時你才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春天的溫暖,感受到人與天地渾然合一的美麗與偉大。於是,伴着思緒飛揚,輕輕地唱起那支歌:小鳥在前面帶路,風啊吹向我們,我們向春天一樣,來到花園裡,來到草地上……
春天來了,你的心情不好嗎?
相關範文
- ·我怕走進夢裡,卻又生活在夢裡
- ·觸景情又生(二)
- ·風吹起的,風吹去的
- ·教師安全演講稿:讓安全意識的春風吹進
- ·我在等春風吹來的時節
- ·春風吹
- ·春風吹綠漫川關
- ·風吹許願樹讀後感550字
- ·風吹許願樹讀後感400字
- ·風吹許願樹讀後感
- ·風吹許願樹讀後感450字
- ·風吹過對面的感覺
- ·風吹櫻花落滿情
- ·【詩一首】山風吹鄉情
- ·風吹浪打花常開
- ·被風吹瘦的月
- ·千年的風吹過故園的石子路
- ·秋風吹走的青春
- ·風吹麥浪
- ·風吹,高粱笑彎了腰
- ·橫笛詩風吹墨雨,瀟瀟一曲滿西樓!七絕
- ·風吹.浮世歡
- ·風吹煙雨聲聲慢
- ·晚風吹,想起你
- ·又見風吹雪花飄
- ·風吹思念酸酸楚楚隨人怨
- ·風吹嶺遊記
- ·風吹過,樂音依舊
- ·風吹過的夏天,愛拂過的歲月
- ·風吹冷雨微晴天(小說)第九章(下)
- ·風吹柳綠水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