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優美散文 > 張先生的鬍子有說法(民俗文化)

張先生的鬍子有說法(民俗文化)

手機:M版  分類:優美散文  編輯:得得9

張先生的鬍子有說法(民俗文化) 標籤:文化苦旅

  ??在家鄉有句人人皆知的歇後語叫做“張先生的鬍子--有說法!”

  ??要知道這個這個說法,還的從染鬍鬚說起。

  ??家鄉小鎮村東頭的張先生,據說在30歲左右就開始蓄鬍子,到晚年他的鬍子一直是“黑亮亮”的,說是用什麼藥水染上去的,具體用什麼染,無人知道。

  ??在今天,由於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科技的進步,老年人和有“少白頭”的年輕人,為了把自己打扮的更具青春活力,將白髮染成黑髮,黑髮染成多種色彩,是不足為奇的,市場上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染髮藥物,應運而生了多種染髮護髮服務的美髮店。但在古代男人到了25歲以後就必須留鬍子的,鬍鬚長得好,養護的好,是美男子的一個主要審美標準,也是男子美的特徵,我們在《水滸》中的關於“美髯公”朱仝的讚美詩中可以看出人們對鬍鬚美的嚮往。據史料記載,三國的時代就已經有了染鬍鬚的風俗了,就如同今天的染髮一樣,有同樣的審美觀。

  ??三國的關羽鬍子就是染的,因為鬍子還受到皇帝的青睞,可見“形象”的重要性。

  ??建安五年元月,曹操先破徐州,逼走了劉備,又破下邳,使張遼勸得關羽歸降。關羽投降后,帶着兩個嫂子到了許昌,為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做準備。沒承想,到許昌后,關羽頗受歡迎,加上一直得不到劉備的消息,只好一住就是一年多。

  ??關羽在許昌受到歡迎的原因有是--他養護好一把好鬍子得到皇帝的重視。

  ??據《三國志》記載,獻帝對關羽一見傾心的最直接原因就是關羽的鬍子實在太漂亮了,不得不賞了他一個“美髯公”的稱號。皇帝的指示傳達后,許昌民眾紛紛走上街頭慶祝,他們說:吾皇庶幾無病乎?尚能給關公加封號耶?

  ??民眾愛屋及烏,見了關羽都以能摸一摸他的鬍子為榮。有一次,他到賈詡的弟弟、禮部侍郎賈政家串門,賈政那剛滿半歲的兒子賈寶玉還牽着他的鬍子打鞦韆,關羽又心疼又得意。那孩子粉嘟嘟的,據說出生的時候嘴裡叼了塊玉,人們都說是個星宿下凡吶……

  ??關羽更加珍惜自己的鬍子,這就帶來了不少麻煩,最大的麻煩是晚上不會睡覺了。

  ??話還得從曹操說起,曹操一次問他:“你晚上睡覺,鬍子放在被子裡面還是外面?”

  ??因為從來沒考慮過,關羽竟然回答不出來。當天晚上,他就犯難了,到底放在被子裡面還是外面呢?用什麼姿勢睡覺對鬍子最有利呢?本來他是仰着睡的,裡外的問題解決不了,只好側着睡——為了不壓迫心臟,當然是右側。但幾天下來,他發現鬍子有向一邊歪的趨勢,只好改為左側,但左側也是一樣地歪啊。沒有辦法,關羽將睡姿調整為趴着,又不能實打實地完全趴着睡,這樣鬍子會受到壓迫……關羽慢慢地改成撅着睡,這個姿勢很像跪着磕頭,並且,他的雙手要支着下巴,以免委屈了自己的鬍子。

  ??關羽是鐵打的漢子,後來在荊州,五十多歲時,還能用兩根手指做俯卧撐,睡姿的小小調整對他的體力並沒有太大的影響。不過是撅着睡久了,使他的身體有點不自覺地向前傾,而這又使他在戰場上佔了不少便宜,對手挺着腰板衝過來時,他總是能搶先零點零一秒出手,一招制敵。

  ??關羽的經歷告訴我們,為了時髦,付出些代價是有時值得,有時是不值得的。

  ??唐代大文學家劉禹錫詩中的“近來年少輕前輩,好染髭鬚作後生”句子里,應該是那時人們染鬍鬚習慣已經形成很久遠了,也有了規範的染鬍鬚的藥品。

  ??到了明代,有一名叫做陸文量的北京人,有人把染鬍鬚的方法告訴他,他寫了一首詩婉言謝絕道:“染將紛白媚嬌紅,二毛何況世人同。”從詩中可以看出陸文量是不贊成破壞“自然規律”去一昧的追求“二毛”(鬍鬚、頭髮)所有年齡段一個樣子。

  ??家鄉小鎮,有史以來就很貧窮落後,求醫療病是很困難的,自從張先生行醫以來,為就近鄰村的鄉民們送醫送葯,一直到六十歲,不能自己去上門服務為止。張先生家養一口黑毛驢,脖子上拴一串銅鈴,那鈴聲一響,就會迎來許多鄉親,就會奔走相告,張先生來了。那是面如滿月,黑里透亮的黑鬍鬚,人們根本就不知道張先生有多大年紀,也沒有人去問過。直到張先生

  ??如今的有錢人,或者為達到某個目的,不惜重金將自己的臉皮去二次改造,企圖接近明星臉,我不知道假如張先生在世會怎麼想,因為當時的張先生到60歲以後就根本沒有染過鬍鬚,他染鬍鬚是一種追求健康的標誌,是不用患者親自來搬請而自己上門診病的標誌,其內心的善意的……。

  ??記住“張先生的鬍子--有說法”。

  本文作者:塞上雲鶴

您正在瀏覽: 張先生的鬍子有說法(民俗文化)
網友評論
張先生的鬍子有說法(民俗文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