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哲理散文 > 【原創】7在和諧社會中讓老年人生活的更幸福

【原創】7在和諧社會中讓老年人生活的更幸福

手機:M版  分類:哲理散文  編輯:得得9

【原創】7在和諧社會中讓老年人生活的更幸福 標籤:和諧社會 教人幸福地生活 人生不設限 未成年人保護法 當幸福來敲門

  國家大力倡導社會養老機制的深化,在城鄉推行老年養老制度,鼓勵中老年人參加養老保險,醫療保險機制,確保老年人晚年生活有保障,過一個幸福的晚年。這項國策符合我國國情,充分體現出民生政策的優越性,深得百姓的擁護與支持。未來老年人在家庭經濟與國家養老制度保障下,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一定會幸福的。

  今天老年事業正處發展階段,有很多地方不盡人意,這是應該諒解的。不過,在社會制度尚未完善的過程中,我們應該從現有的基礎上給予老年人適當的關照,在經濟生活保障到醫療保障,精神關愛方面多一些呵護,從而使老年人的生活現狀有所改善,這是當前要做的事情之一。現在社會正處發展階段,很多事物成為發展道路上的障礙,必須圓滿解決,才能順利向前過渡。例如,在經濟競爭中,家庭組合趨於小型化,很多個家庭分化成小的單元,各自為政,獨立生活。在這種形勢下,空巢老人越來越多,孤家寡人呈現在社會各個層次中,不管城市,還是鄉村,經濟發達地區,還是經濟欠發達地區這種趨勢同樣地快速地增長着。新的詞句叫做留守老人,還有留守兒童,但大多數農村隨着農民工的外出,村裡大多為老弱病殘的人群,這些人就是需要社會,需要大家關心的弱勢群體。孩子未成年,有父母,有社會兒童法的呵護,困難是暫時的,隨着年齡的增長,漸漸地走向成熟,走向社會,成長為社會的棟樑。而那些老年人他們則是與兒童向截然相反的方向運動。首先是身體素質隨着年齡的增長而下降,免疫力也下降,身體因長年的勞作而疾病纏身,可謂是從經濟保障到身體素質均處於劣勢中,也是社會關心,百姓關心的大事。百姓生計無小事,所以,不論政府,還是家庭都要把老年人的生計作為大事來抓來管,處於長期監管的狀態中,抓綱帶目做實事,即真抓實幹,立竿見影,讓社會底層的弱勢群體的生活有一個質變過程。這是大家期望的,也是最終的奮鬥目標。

  現在,從當前的家庭角度來看,隨着老齡化的到來,家庭老人年齡正值六十歲上下。家庭內部人員結構分為三輩次。孩子成家立業,獨立生活,年齡大多在三四十歲上下,他們走向社會,成為社會的棟樑,中堅力量。再者就是三代人,孫子輩人物,一般在十來歲上下,正值求學之際。一個家庭三輩人,年齡相差二十多歲,這與成家早晚有關係。祖輩那個年代沒有計劃生育限制,子女多是必然的,一般家庭老人子女在四五個左右;中間一代處於計劃生育限制狀態,基本上是一胎化,獨生子女。但中間一代人肩上的負擔很重,家庭、事業,子女的撫養,上面還有老年人,加上社會上的競爭壓力全部落在身上。對贍養老人大多處於心有餘而力不足的狀態中。而老年人,一生拼搏奮鬥,所有積蓄全部奉獻給兒女們,身邊無任何遺留,剩下的就是身體和那個空巢。相比之下,老年人的生活處境是最為低下的,也是最為艱難的。國家養老機制尚未完善,特別是貧困地區更是如此,老年人在這種狀態下,生活處境是可想而知的。所以,我們要從多方面來關照老年人的生活與身體狀態,從身心上呵護老年人,為老年人着想,以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醫,老有所為的目標。

  老年人問題是社會問題,必須得到圓滿的解決落實,老年人才能免除後顧之憂,生活的舒適安逸,度過快樂的人生。

  今天我們善待老人,明天兒女們善待我們,歷史就是這樣進化發展的。希望社會各界人士,關注老年人事業,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為老年人事業多做些事情,這對社會,對家庭,與人與已都有益的,也是為人類社會做貢獻,積累功德。

  (未完待續)

您正在瀏覽: 【原創】7在和諧社會中讓老年人生活的更幸福
網友評論
【原創】7在和諧社會中讓老年人生活的更幸福 暫無評論

相關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