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 教學勇氣讀後感

教學勇氣讀後感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小景

教學勇氣讀後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 語文教學

  教學勇氣讀後感

  (《教學勇氣》帕克.帕爾默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5年10月第一版 。)

  讀此書,甘之若飴,前段時間讀過一部分,後來它神秘失蹤,讀過的部分像美酒一樣不斷在心裡發酵。昨日它又出現在我的面前,重讀了讀過的部分,又一次感嘆它的真實,感嘆它的影響力之深,不禁為這折服。採擷部分精彩內容,以做賞析。

  一、心靈缺失的原因

  “當學術文化貶低內在真實,僅僅讚譽外部世界時,學生和老師就失去了心靈。”看到這句話時,心中想到許多關於名師的爭論。魏書生是我97年剛參加工作時接觸到的名師,因為聽說此人有神力,帶着兩個班的語文兼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井井有條,學生的自我學習扎紮實實,所帶的學生成績突出。然而今年在Q群卻看到了對魏書生的質疑,說他是技術派的代表,在他的眼裡只有管理的技術,缺少語文的涵養,在語文教學方面缺少建樹。徐江老師“用哲學思維解讀文本”,程少堂老師的“語文味”等觀點都遭到了質疑,質疑者稱“用哲學思維”解讀文本,會造成泛語文化,語文會上成政治課,而“語文味”的提法更不靠譜,語文這一提法本身就不科學,是在特定歷史階段為了迎合某種統一雜合在一起的概念,遠比不上“語言”或“母語”更明確科學。

  在我看來,有質疑的聲音,說明“語文學科”的成長和進步,不管是魏書生、徐江,還是程少堂,他們都對語文教學做出了有益地探索,語文的教學既需要管理技術,也需要哲學化的解讀,還需要語文味的體現。這不是簡單的雜合統一,因為他們提出的角度都不是語文的本質,而是冰山一角,魏書生的管理技術為我們提供了秩序和自我管理的可能性,徐江老師的哲學解讀為我們進一步理解文本價值提供了可能,而程少堂老師的“語文味”,則是上課過程要注意的一個元素,至於語文味是酸的,還是甜的,則要根據文本的內容來體現。當然語文不一定從“味”的角度進行建設,還可以從音律的角度,從動態的角度,從視覺的角度進行探索。

  每位教師都具有獨一無二的潛在價值,魏書生、徐江、程少堂老師在一定的角度上啟發了你,你是否能用好他們教給你的招,能否創造出屬於自己的招,取訣於你對自身的認識和自身潛力的發揮。而不要忙着去公開迎合或質疑他們的觀點,你思非你想,世界就是這樣的微妙。

  二、心靈叩問的力量

  “我是誰?我有沒有把全部身心放回本位?我有沒有恢復自身認同和自身完整?我有沒有獲得生活的完整?”讀到這句,想到的是《塵埃落定》那個傻子,每天起床后都會叫僕人問自己“我在哪裡?”“我是誰?”通過這兩個追問,傻子少爺表面上像個得失憶症的傻瓜,而實際上卻很清楚自己每天該做什麼,這兩個追問讓他活在當下,盡量做好符合自己角色的事情。活在當下,是多麼簡單又高深的生活藝術呀!當年于丹老師就是憑着“活在當下”的視角來解讀《論語》而成為學術超女的。歷史上有多少故事都是活在當下的最佳解釋呀!活在當下是生活的一種態度,也是生活的校準儀,你可以高瞻遠矚,也可以回味往昔,但你主要精力還是要放在當下。昨日不可挽回,明天遙不可及,只有今天才是你真正擁有和正在擁有的。

  帕克的這一句叩問,讓我清楚今天的力量,也讓我知道,我必須為自己的將來——幸福而完整的將來規劃一下。

  三、心靈夥伴的影響

  “師徒是人類古老的舞伴,長輩以他們的經驗增強晚輩的能量,年輕人以他們新的生機充實、激髮長者,在他們的接觸和交流中重新編織人類社會的結構。”教學相長是儒家經典主張之一,在接觸到帕克這個解釋之前,教學相長只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存在於心,雖然在師範實習之時,已經撰文寫過關於“教學相長”的小文。從帕克的解釋當中,我知道了長輩擅長的是經驗,而晚輩所擁有的是生機。我們的教育如果繼續禁錮年輕人的生機,只強調長輩的經驗傳承,我們的教學生活就會因為缺少舞伴而失去許多精彩。獨舞和合舞的區別就是:獨舞更重表演性質,比如眾多公開課淪為表演課的事例;合舞更重互動性、和諧性,合舞能戰勝人類的害羞、恐懼等陰暗心理,每一個參與者都是演員。“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我們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如果能搭建學生傳播生機的舞台,我們的教育教學必然不是像現在這般的死氣沉沉。

  四、心靈詩歌的升華

  日復一日,

  我振翅尋覓,溫恭求真,

  卻深感難盡人意:

  我的心聲、呼喚,沒人理,

  世人啊,

  只信實、崇強、鬥力!

  我雀躍,

  朝求知之家探求——

  擁抱每一過錯,像找回久失的孩子,

  鼓翼奮飛,

  帶迷途的孩子 歸家。

  利筆伸正義,

  力透紙背。

  我為正義伸張;向上面解釋——

  唉,正義的名堂繁又長。

  申辯正義也孤獨難當。

  —— 斯坦福德《受啟發的導師》

  本詩分成三個小節,第一小節寫出了孤寂,第二小節寫出了奮進方法,第三小節寫出了無奈。每個人都會追求幸福,但很少有人知道幸福植根於不幸,幸福和痛苦是一對孿生姐妹,就像硬幣的正反兩面(王崧舟語)。

  面對痛苦和不幸,一種方法是逃避(大多數的人選擇),另一種方法是正視,只有你敢於正視,痛苦和不幸才會成為你的墊腳石,幫助你走向幸福的一面。就像第二小節所寫,“擁抱每一過錯,像找回久失的孩子”。

您正在瀏覽: 教學勇氣讀後感
網友評論
教學勇氣讀後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