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 讀孟子有感

讀孟子有感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pp958

  讀孟子有感

  篇一:讀《孟子》有感

  夏滕旭

  暑假裡,爸爸媽媽帶我去了孟子的故鄉—鄒城。在書店裡我買了一本書《孟子》,這本書裡面講了孟子的思想和很多有趣的小故事。

  孟子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的主要思想有:仁者無敵;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在《孟子》這本書里,我最喜歡的一個小故事是《子路孝敬爸爸媽媽》的故事:子路小時候家裡很窮,天天吃野菜,他想自己吃野菜沒關係,老是讓爸爸媽媽吃野菜他們的身體會受不了,為了讓爸爸媽媽吃到米,他就去很遠的地方去買,不論嚴寒酷暑、颳風下雨,他始終堅持自己去買米。夏天,烈日炎炎,他從不停下來歇一會,只為了早點回家給爸爸媽媽做可口的飯菜。遇到大雨時,他就把米袋藏在自己的衣服里不讓雨淋着。後來,子路在衛國當官後過着很富足的生活。

  孟子說:"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尊親之至,莫大乎以天下養".我也要向子路學習,好好學習,長大后好好孝順父母。

  篇二:讀《孟子》有感

  讀了《孟子》中的第一篇專辨義利的文章。

  孟子見了梁惠王時的說詞。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已矣。"

  孟子曾言:"大人者,言必行,行不必果,惟義所在。""惟義所在",這就是孟子義利之辯的最後結果。由此可見,董仲舒所謂"正其義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程頤所謂:"人皆知趨利而避害,聖人則更不論利害,惟看義當為不當為",皆與孟子的"惟義所在"觀點合若符契,孟子說:"仁,人心也;義,人路也";"居仁由義,大人之事備矣".顯然,在孟子看來,仁義乃人之為人的本性,"居仁由義"的目的非為別的,只為實現其人之為人的本性。

  不過,朱熹《孟子集注》說得好,君子不言利並不是完全不想利,只不過不唯利是圖而已。孟子之所以說的那麼堅決,是因為當時的人唯利是圖不知世上有"仁義"二字,所以拔本塞原而救其弊,此聖賢之心也。

  對於我們今天來說,可用聖人孔子的"見利思義"來調節。

  篇三:讀孟子有感

  馬端陽

  有一天,我讀了一本書《孟子》這本書講了孟子從小到大的學習經歷。我喜歡讀這本書。

  孟子的學習歷程是這樣的:孟子3歲喪父,家庭的重擔全部落在母親一個人的肩膀上。孟母很重視兒子的學習,一心想把孟子培養成有學問的人。孟子很貪玩,孟家旁邊有一塊墓地孟子和夥伴們經常模仿出殯。孟子的父親也是一位有學問的人但英年早逝,孟母想讓兒子像他父親一樣有出息。為了讓孟子受到良好的教育孟母把家遷到城裡,但孟子和夥伴也經常模仿賣貨的、打鐵的、殺豬的。於是孟母有把家遷到學宮附近。學宮是讀書勝地,許多人在那裡學習。孟子初送到學宮,還很用功,不久,孟子又開始玩耍。有一天,孟子正在上課,他突然想起村東湖中的天鵝,想射一隻來玩玩,於是再也坐不下了。於是趁老師不注意,溜了出去。母親知道后把辛苦織的布剪斷。孟子見了母親割斷的布,恍然大悟。於是孟子開始好好學習,最後成了一位大學者。

  孟子雖然很貪玩但是他能洗心革面、大徹大悟這種精神也是值得學習的。

  篇四:讀《孟子》有感

  今天我讀了一本叫《孟子》的書。

  小時候的孟子很貪玩兒,有一次,他逃學回家母親問他為什麼放學這麼早。孟子知道瞞不過去就把事情說了一遍,孟母聽了之後,把快織好的布給剪了,說這就像你一樣做事情半途而廢。

  孟子聽了之後,便發奮讀書,學識果然突飛猛進,從中我明白了:做仍何事都不能半途而廢,在生活中不能遇到難題就不做,只要多動腦,勤思考,就會解決問題的。

  篇五:讀《孟子》有感

  前幾天,我們學完了《孟子》中的《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這篇文章,主要講的就是"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打仗時,好天氣不如地形,好地形不如人民團結。所以攻心為上,招攬民心。

  孟子是儒家學派大師,名軻,字子輿,人稱"亞聖",戰國時期的思想家、教育家,主張施仁政,講王道。三國時期的劉備就做到了這一點,打仗時,所到之處毫髮無傷,民心所向,最後也是入主西川稱帝,就連臨死時還念念不忘"惟賢惟德,能服於人",說明劉備是個仁政的好主公。

  現在,我們也要學會寬容用寬容的心去對待每一個人,這應該也算是攻心吧!你可以不與人做朋友,但你不可以與人為敵,擴充人緣 ,可以使我們的生活多姿多彩!

  篇六:讀《孟子》有感

  徐煊博

  讀了《孟子》之後,我明白人生的一些哲理,收穫了為人處事的方法,感到自己明白了許多道理。

  這本書主要講了孟子在學習與傳承孔子的孺家思想時說出的、做出的一些富有哲理、真摯的語言與行動。書中一個個小故事不但給人們帶來道理,同時還反映了當年諸侯之間相互爭鬥的黑暗官場,體現了當時人民對光明,對公正的的嚮往。

  這本書一共有一百一十個小故事,讀完后使我懂得了很多道理,就拿 " 反省 " 來說吧,這個故事主要講了 " 我愛人,人卻不親近我,我治理人卻不能把人治理好,我就應該反省一下我的仁愛與智慧,我敬禮人,人卻不回敬我,我就應該反省自己的敬意有沒有問題。大凡做事不能得到對方應有的反應,就應該在自己的身上反省,等到自己的身心順應了那天下的人,自然都歸服你了 " .結合生活實際,我對這個小故事理解是這樣的:《詩經》上曾經說過: " 常常思念行為是否合於天理,自已去追求那圓滿的幸福。 " 人與人相處,就像是照鏡子,你對鏡子笑鏡子中人也對你笑。

  讀了這本書我彷彿經歷了一場心靈的盛宴,明白了許多做人的道理,讓我們追尋孺家之美,創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篇七:讀《孟子》有感

  這幾天一直在拜讀《孟子》。這本記載着兩千三百多年前的先哲語錄的書籍,仔仔細細的閱讀着其中的每一個字,壓抑着強烈的好奇心不去參閱附帶的白話翻譯,殫精竭力的吮吸着原汁原味的古文風采,腦海中逐漸清晰的浮現出一幅極美的畫面,恍惚之中彷彿看見一位白須飄飄的長者站在歷史的長河之畔,娓娓道來字字真言。

  頗感意外的是書中的條條道義竟然與時下的人生感悟如此相似!這幾本書原來打算在半年前就買下來,可是當時身邊的一位長者對我說:"不要不務正業,你現在最需要看的書應該是《工程力學》,在你這個年齡閱讀這些古書仍然屬於玩物喪志。"

  當時只好咽下口水離去。前些日委實經不住誘惑,碎銀購下,寄於案頭,呵護備至。注視着那精美排版的書籍,彷彿是深邃不止的歷史海洋,透過她們,看見的是兩千年前那一幕幕混沌初開、兵荒馬亂卻百家爭鳴的火熱畫卷,霎那間所有的高樓大廈無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草野、泥路、棧橋、群獸,碧藍無染的無垠蒼天,童謠、民歌……誰還敢說沒有"時間機器"呢?!

  古人云:天不生仲尼,萬古長如夜。孟子,為中華文化開啟了銜冠"亞聖"的新篇章。讀之,品之,悅然明朗於心。

您正在瀏覽: 讀孟子有感
網友評論
讀孟子有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