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 讀《中國歷史》有感

讀《中國歷史》有感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小景

讀《中國歷史》有感 標籤:東方中國夢 中國夢 我的中國夢 感動中國

  讀《中國歷史》有感(一)

  今年暑假,我收到了爸爸送給我的禮物——一套《中國歷史》,共14冊,這是台灣作家陳衛平所著。我一拿到書,就迫不及待地翻看第一冊,我瀏覽了一下目錄,就對這本書愛不釋手。這套書從開天闢地到近代歷史,圖文並茂記載着中國上下五千年的變遷史。

  中國有許許多多的朝代,而我最欣賞的朝代是唐朝。唐朝全盛時在文化、政治、經濟、外交等方面都達到了很高的成就,是中國歷史上的黃金時代,也是當時世界的強國之一。國家的繁榮使唐代成為中國古典詩歌的黃金時代。中國真正成為"詩的國度".名家輩出,作品繁多,異彩紛呈,百花爭妍,萬紫千紅,出現了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大詩人,成為中國詩歌史上難以逾越的高峰,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至今連牙牙學語的娃娃都在學唐詩呢!不僅如此,現在還有許多外國人把中國人稱為唐人。在美國,還有一條唐人街呢!唐朝皇帝中我最喜歡佩服的是中國的唯一一個女皇帝——武則天。她善治國、重視延攬人才,首創科舉考試的"殿試"制度,而且知人善任,國家在她的治理之下,文化復興、百姓富裕,有"貞觀遺風"的美譽。我還敬佩越王勾踐,他歷經十數年的勵精圖治、卧薪嘗膽,實現了復興的宏願。還有岳飛,他治軍,賞罰分明,紀律嚴整,又能體恤部屬,以身作則,他率領的"岳家軍"號稱"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金人流傳有"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評語,表達對"岳家軍"的由衷敬畏。

  我非常喜歡這套書籍,它是一部讓我了解歷史,習得智慧的書本。它喚起了我對歷史的興趣,書中一個個精彩有趣的故事,一幀幀精美的圖片,讓我在歷史的海洋中遨遊。

  指導老師:沈鷹

  點評

  小作者知識面廣,對祖國的歷史文化已潛移默化地紮根心中,寫起來得心應手。作者選擇的內容簡潔清晰,充滿着正能量。全文語言流暢自然,較為生動。

  讀《中國歷史》有感(二)

  重溫歷史課本,神往古今人物。手捧沉載着華夏歷史的一本本書籍,翻閱記錄著中華輝煌的一頁頁紙張。再一次的回顧,又一次的感慨。

  瞧,華夏之祖之風範:神農氏炎帝嘗百草,軒轅氏黃帝敗蚩尤。唐堯即位,國泰民安。虞舜在世,任人唯賢。制水能人大禹,三過家門不回,他的改朝換代,讓中華步入一個新的時代。

  這五帝,無疑是我們中國歷史上最基礎的領袖人物。漫長的原始社會結束了,來臨的是那黑暗的奴隸制度。在這期間,鑄就了現在我們中國引以為豪的驕傲——青銅文明。那樸實大方的司母戊鼎,造型奇異的四羊方尊,還有舉世聞名的三星堆青銅立人像,一個一個的被收納在歷史的長廊中。

  你們認為,最能代表我們中華的象徵是什麼?我則認為?——漢字。應該說,漢字的演變過程十分漫長。從龜甲或獸骨上的"甲骨文",到鑄就在青銅器上的"金文"或"銘文",

  還是西周後期粗細不均的"大篆"變成去繁為簡的"小篆",最後到"隸書"、"楷書"、"行書"、"草書".就這樣,漢字經過了6000多年的變化,形成了今天連外國人也追捧的、熱衷的語言文明。漢字的博大精深正是體現中華名族歷史的源遠流長。

  漫談秦始皇,這個稱王稱霸的風雲人物。橫掃六國,這個無人能及的野心,築建長城,這一舉世無雙的壯舉。中國人不得不佩服他,但卻又不得不痛恨他。長城,又一個中華的標誌。那厚厚的石墩,結實的磚塊,是用數以千計的勞動人民的鮮血換來的;長城的蜿蜒不曲,周邊的青蔥綠樹下,是一股凝結了中華兒女團結、堅強的精神。

  1949年10月1日,改革開放了,中華名族共和國真真正正的成立了。從封建社會進入了社會主義時代初期。跟着毛主席,人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人非聖賢孰能為過?因為急於求成,不免出現了幾年"退步"現象。說實在話,如果不出現這種現象,咱們中國會更早的成為世界的前沿。1976年,毛主席逝世了。接待他的是鄧小平爺爺,在他的領導下,中國變得更加強大了。

  今年呢,是改革開放60周年,轉瞬間,便2009年了。回想去年的08,那是我們祖國的一次光榮。奧運會在我們的北京舉辦,並且,幾乎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為這一次而"更高,更快,更強".08奧運會十分的成功,中國的奧運健兒們用以往的努力,換來了賽場上的一次次成功。我,雖不是運動員,但我是中國人,我一樣自豪、驕傲、快樂、成長。再次回想08,不免有一點傷感。殘酷的冰封,可怕的地震,洶湧的洪水,帶走了許多的生命。我,雖然沒有死亡,但我是中國人,我為死去的亡靈默哀,祈禱。災難無情,人間有情,那一個個和"惡魔"戰鬥的英雄們,最是偉大。中國人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我們不是懦夫,我們是最堅強的勇敢者,中華兒女心連着心,共同面臨所有困難。我們都是最棒的。

  我已15歲了。我和我的祖國是什麼關係?我,是21世紀的青少年,作為中國人而倍感自豪,在我的肩膀上,有一份責任,就是現在"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將來,為我的祖國做出自己貢獻。

  讀《中國歷史》有感(三)

  歷史告訴我們

  王博涵

  寒假中,我看了台灣的陳衛平著作的《寫給兒童的中國歷史》這套書。這套書圖文並茂,文字描述詳細,圖畫精彩,並且圖畫旁都有文字介紹。我非常喜歡這套書。

  這套書一共有十四冊,從頭到尾地寫了從神話時代到清朝所發生的事情,還讓我知道各個朝代的興起與滅亡,以及歷代皇帝的名字和他們的所作所為。我為我們中華民族有5000年的悠久歷史而感到自豪。

  留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朝代是清朝。清朝原來是最強大的帝國之一,但由於清政府的腐敗、執行了閉關鎖國的政策,導致國家貧窮落後。從第一次鴉片戰爭是失敗的開始,清朝根帝國主義列強簽訂了許多不平等條約,使清朝走向了衰敗之路,幾乎快要滅亡。前幾天,我看到博物館里展出了圓明園的特展和圓明園從開始建造的美麗無比到八國聯軍來了一掠而光的電影。由此可見,圓明園從最早的興起到衰敗,從最早的美麗到寸草不生,這就是清朝衰敗的縮影。

  我感受到,一個國家衰敗了,別的強國會來侵略你,欺負你,一個國家只有富強了,別的國家才不會來侵佔你,做人也是這樣,人弱會被揍,人強別人就不會欺負你。我們要好好讀書,長大建設國家,興起國家,讓我們的國家更加富強。

  讀《中國歷史》有感(四)

  寒假裡,我讀了一本書:《中國通史》,該書有范文瀾所著。我對這本書一直掛懷,他從盤古開天地講起,記述各種歷史故事、事件,分析了事件發生的背景,事件發展的根由,以及產生的必然結果,對組成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進行了的分析。

  由此可以想象,世界上的每一個事件的發生、每一個事物的存在和消失,都有其歷史的前提和必然。也正說明了達爾文的使者生存的理論。

  進一步看看現實的生活,弱肉強食,貪污腐敗等等的種種現象,既然存在就有其生存發展的環境和土壤,只要沒有太大的變故,他們就不會改良自己,只有環境改變或條件變化了,他就會改變自己,要不然自己就得去死、滅亡。

  不管是為大家合適為自己,總是人在奮鬥,不斷地創造歷史,社會就是這樣,人類就是這樣。

  其實最聰明的是人,最傻的還是人。人類建造着美好的家園,但同時也破壞着自己生存的空間。

您正在瀏覽: 讀《中國歷史》有感
網友評論
讀《中國歷史》有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