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博弈讀後感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小景
偉大的博弈讀後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
華爾街350年的歷史,由戈登先生娓娓道來,向我們展示了華爾街從一條小道變為世界金融中心的傳奇歷史,讓我們以旁觀者的身份去見證資本市場的騰飛。那些活躍在這條街上的人物,經過戈登先生的敘述變得鮮活起來:漢密爾頓、杜爾、德魯、摩根、利特爾、古爾德、菲斯科、海因茲……每一個穿插其中的小故事都是時代的烙印,都是華爾街發展的血肉筋骨。
《偉大的博弈》展示了華爾街自我毀滅、自我糾錯、自我發展、自我完善的歷史進程。戈登先生以其獨特的視角向後人訴說了華爾街的歷史,展現了以華爾街為代表的美國資本市場在美國經濟發展和騰飛過程中的巨大作用。書中採用了大量的歷史事實和經濟數據,讓我們可以非常直觀清晰地認識美國資本市場的發展過程。
博弈
"博弈"一詞如果拿到政治經濟領域,總會象徵著不同利益集團之間的勾心鬥角,相互博弈的過程似乎一直伴隨着爾虞我詐。戈登先生卻為"博弈"加上了the Great的定語,可是貪婪恐懼的華爾街,真的能夠同偉大聯繫起來嗎?只有讀完全書,似乎才能粗淺的明白書名為什麼叫做《偉大的博弈》,而不是華爾街發展史,或者華爾街風雲之類的名字。
戈登先生所說的博弈,在華爾街上涵蓋了多個利益集團的交鋒,包括漢密爾頓主義者和傑斐遜主義者的博弈,投機者和政策制定者的博弈,無形的手和有形的手的博弈,以及各個利益階層的博弈等等。之所以定義為"偉大",我認為戈登先生是有自己的期盼。市場往往在進行零和博弈,始終處於此消彼長的狀態,這意味着博弈各方的收益和損失相加之和永遠為"零",雙方不存在合作的可能。戈登先生期望自由市場是一個"非零和博弈",博弈中各方的收益或損失的總和不是零值,此時,自己的所得並不與他人的損失的大小相等,自己的幸福也未必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所以博弈雙方存在"雙贏"的可能。
正如戈登在序言中寫道的一樣"與撲克遊戲不同,自由市場的博弈並不是一個零和遊戲……在自由市場的博弈中,如果其參與者是完全理性的,並擁有完備的信息,那麼博弈的最終結果有可能是所有的參與者都是贏家。在一個自由市場中,長期來看,獲得的利益總和將遠遠超過失去的利益總和。"
當然,完全理性以及完備信息的假設都是超現實的,但是如果無形之手和有形之手,也就是市場和政府,能夠積極地參與進來,並且有效結合的話,相信市場的結果會是1+1大於2.
人性
每次翻到目錄,章節的名字都十分的形象生動,像"浮華世界不再是個夢想"、"你需要做的就是低買高賣"等等,幽默而不失智慧。比如全書第一章的章名就是"人性墮落的大陰溝",就是這樣一句簡單的話形象的概括了華爾街和華爾街里的資本家。人性墮落,正是華爾街一幕幕上演的罪魁禍首。
在投機活動中,充滿了欺詐、玩弄手段等人性的陰暗面,就像在伊利鐵路股票案中,范德比爾特和德魯集團的鬥爭,雙方為了實現自己的利益都無所不用其極,更是操控法官修改法條,而法官所有的政令都在為其"主子"的利益服務。每個時期的代表人物都是逐利的商人,他們區別僅僅在於到底是人間的惡魔,還是地獄的魔鬼,那一個個傳奇的名字永遠不可能同高尚畫上等號。正如杜爾那醜惡的嘴臉,古爾德和菲斯科"狼狽為奸"的模樣,格林為了一便士而苦苦翻找了整個馬車的吝嗇樣。資本家們無不張大了嘴,貪婪的吮吸着華爾街的商機和利益,人性的貪婪也總能成功炮製出人們對於未來的玫瑰幻想,並最終化為一場場的吸血遊戲,周而復始。
"世界上不會有任何其他地方回想華爾街歷史一樣,如此頻繁和千篇一律地不斷重複自己,當你看到現實生活中上演的資本市場的起起落落時,最讓你震驚的是,無論是市場投機還是市場投機者本身,千百年來都幾乎沒有絲毫改變。這個資本的遊戲亘古未變,同樣亘古未變的還有人性。"
資本總會帶着血腥,傳奇總是伴着醜陋。是人性的貪婪,造就了一次次的明爭暗鬥,恰恰又是人性的恐懼,催化了一場場的恐慌風暴。無良的資本家們,能在幾個月內暴富,同時也能在幾周內一貧如洗,他們的榮辱興衰可以影響無數人的命運,而組成華爾街歷史的普通參與者們,他們的命運往往是被主宰的,幻想着一夜暴富,卻無力左右自己的方向,可能轉眼間就是一條無助的可憐蟲。這就是這條街上的博弈,充滿了血淚和夢想的博弈!
交戰
紐約前身叫做新阿姆斯特丹,最早由荷蘭人開發。英國人打敗荷蘭人後,才把這個地方改名為紐約。因此紐約的商業精神是由荷蘭人流傳下來的,想想著名的"鬱金香事件",便是充滿着草莽氣息的賭場。
在華爾街早期,漢密爾頓主義者與傑斐遜主義者之間的鬥爭貫穿其中。前者大力提倡發展金融市場,包括股票、債券市場,意圖通過金融市場使得國家經濟有源源不斷的資金補充;後者鄙視這種商業投機行為,認為金融是罪惡的,它竊取了勞動人民的果實。
逼空與賣空的交戰,是早期華爾街投資者之間最驚心動魄的鬥爭。每一場逼空戰役的勝利都是一場精彩的戰役,各自為了利益奮戰,底牌、內幕、信心,(范_文_先_生_網)每個人都是一抹鮮活的色彩,沒有金戈鐵馬,卻又驚心動魄。杜爾投機案、逼空莫里斯運河股票、黃金操控案……這些充斥在華爾街上的投機行為,讓人印象深刻,激動澎湃,卻又不得不靜下心來思考。資本家們利用監管的缺失,大肆地操縱市場,與政界狼狽為奸,嚴重擾亂了市場規則,導致市場混亂不堪。這種無約束的交易,不僅僅殃及普通投資者,更是帶來了一次又一次的股市災難。每一個光鮮傳奇的背後都是一場場的血雨腥風。
在博弈論中,有限次數的博弈,抵抗是最好的策略,而無限次的博弈,合作才是最好的策略。所以,在華爾街的早期,投機者懷着淘金的心態,選取了抵抗策略,賣空和殺空的較量慘烈異常,不光是資金數量的比拼,更是手段、賄賂、政治的較量。只有在認識到長期繁榮的共贏效應時,市場才能慢慢進入無限次博弈的格局,投機者才會選取合作的策略。
借鑒
"資本市場的博弈牽動着大國的博弈和興衰。"書中如是說道。從書中我們看到了華爾街的誕生、成長、成熟到現在的繁榮,華爾街兩百年的歷史,以及數次的崩盤和復蘇,帶給我們的是最寶貴的經驗。
"以史為鑒,可知興替。"作為一名金融從業者,不禁嘗試通過華爾街的發展反觀中國的資本市場。我們的市場比華爾街,比美國的資本市場年輕的太多,似乎也正處於一個草莽的時代。特別是近年來,股市的火熱吸引了大批投資者,但是當前的局面似乎並不令人滿意,我們需要的是從華爾街的發展史上吸取經驗和教訓,設法避免掉入曾經的陷阱之中,並尋求適合我國的快速發展之路,使中國的資本市場邁向世界一流。雖然現在我們的市場充滿了爭議,但是我相信,只要我們敢於嘗試,勇於嘗試,我們就能變得更成熟。
歷史的回味不僅僅是為了看故事,更是一種精神享受。肆意回蕩在幾百年前的華爾街,那種澎湃和快樂是無法形容的。我相信這會是一本我將閱讀很多次,直至熟悉每一個細節的書籍。
作者:招商銀行青島分行 張松泉
偉大的博弈讀後感(三)
徐文達
幾年前,從事金融工作的老同學給我推薦了美國經濟及金融史學家約翰·S·戈登的大作《偉大的博弈(The Great Game)》,全書36萬餘字,短短几天就讀完了,感覺非常的解渴,《偉大的博弈》本身是一部美國現代金融史,從華爾街的誕生、梧桐樹約定講到20世紀末(本書成稿於1999年)的谷歌、蘋果的股市融資情況,幾百年金融領域發生的重大事件,戈登先生娓娓道來。2016年年中,作為一個政企人,在為金融客戶服務近一年後,重新讀此書,感受更加深刻。下面,我從美國金融發展脈絡、名詞的解釋等對閱讀此書的感悟進行分享。
一、美國金融發展脈絡
還記得《曉說》中,高曉松講了美國的一系列政治經濟文化,讓人們對美國社會有了一定的理解。戈登的這本書,系統性從金融維度梳理了美國整個歷史,可以說金融伴隨着美國的獨立戰爭、建國、基礎設施大建設,西部熱、南北戰爭、大股災等等等等。下面,按照歷史順利,根據本書內容,進行一點梳理。來看看美國金融業的幾百年是怎麼一步步創新的。
1、起航
紐約的前身叫做新阿姆斯特丹,顧名思義,第一批的統治者是荷蘭人,紐約在後來也不可避免的延續了荷蘭人的商業精神,儘管資本主義制度起源於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但是真正的發展在荷蘭。他們將銀行、證券交易所、信用、保險以及有限責任公司有機的統一成一個相互貫通的金融及商業體系中,由此帶來的就是巨量的財富增長,使得荷蘭這個小國家迅速成為歐洲強國之一。
在這期間,有一個人對於金融業有很大貢獻,他的名字叫做亞歷山大·漢密爾頓。漢密爾頓從小展現出過人的才華。他在國王學院(哥倫比亞大學前身)學習法律,獨立戰爭期間成為喬治·華盛頓的幕僚,當華盛頓做總統時,漢密爾頓被任命為財政部長。漢密爾頓做了三件事情:
1)他建立了一個完整的聯邦稅收體系,以保證國家有一個穩定的財政來源,此前,聯邦體制下,政府沒有徵稅的權利,只能被迫向各州要錢(這很容易讓人們聯想到多年後我國的稅制改革,國家和地方永遠在博弈啊)。
2)他利用美國政府信用作為擔保,以優厚的的條件發行新的債券,去償還舊債務。
3)按照英格蘭銀行的模式建立中央銀行,以代替政府管理金融並監管國家的貨幣供應。
當然,為了讓傑斐遜主義者們接受償還國債的方案,漢密爾頓做了妥協,這個妥協有點大,就是紐約失去了新聯邦首都的機會(傑斐訊傾向華盛頓,紐約是漢密爾頓的地盤)。試想一下,如果紐約是美國首都,美國的歷史或許又是另一番模樣。
2、華爾街
華爾街最初不是因為金融出名,而是政治,1789年4月30日,喬治華盛頓在紐約市政廳宣誓就任美國第一任總統。
由於前文所述的漢密爾頓的一系列政策,美國的金融業獲得了第一次大發展,美國銀行股票在1791年第一次正式認購時,一小時內全部賣光,這個第一次的IPO啟動了美國的第一輪牛市。
為了適應新業務的需求,一些成功的經紀商在辦公室定期進行證券拍賣,薩頓和本傑明在華爾街22號開啟了一個新的拍賣中心,他們將之命名為證券交易所。可是這個體系很快崩潰,原因在於參加拍賣會只是為了獲取最新的價格,然後在外面拋售股票。這就導致一些經紀人在場外進行交易。所以1792年3月21日,經紀人們達成一項協議"從今天起,我們將不以低於0.25%的傭金費率為客戶買賣任何股票",21個經紀商和3家經紀公司簽訂了這個協議,這就是"梧桐樹協議".
美國是個聯邦制國家,起初許多州禁止本周註冊的公司在其他州有資產,這就大大阻礙了公司的發展,儘管如此,美國最初的公司也是如火如荼的發展,直到後來的聯邦通過法案允許公司在不同州可以有資產。公司制是文藝復興的產物,在現代公司制度下,公司是法律意義上的"人",所以,它是一個法人概念。
3、當技術(航運、火車、電報)碰到金融
1)、航運
對於現在的人們來說,互聯網、比特幣、量子物理或許是技術及思維創新,但是在更早的時候,一條航運線路、一條鐵軌,一個電報對社會帶來的震撼絕不亞於如今的新技術。在美國即是如此!
19世紀初期美國西部大大開發熱潮,人們發現了金礦,蜂擁而至,只是現在西部的加州從金礦變成了硅谷。言歸正傳,1825年隨着伊利運河的修建,美國東西部的經濟終於連接起來,大量的物資通過伊利運河源源不斷的送往紐約,成本是過去的1/20,時間是原來的1/3.
這條運河的修建的主推者叫做克林頓,伊利運河是美國南北戰爭前最大的工程,聯邦政府是拒絕的,克林頓利用他的人格魅力說服各州進行建設。克林頓以他獨到的遠光看到這條運河的開通能給紐約給美國帶來什麼,果然,短短几年,最直接的影響是紐約的經濟大發展,數據來說話,1800年,美國的外來商品9%通過紐約進入美國,1860年,這個比例上升到62%!
2)、火車
如果說運河給美國帶來了經濟的繁榮,那麼鐵路更是使得美國經濟走到了世界之巔,17世紀中期,採礦工人偶然發現,如果把貨車放在鐵軌上,靠牲口可以拉動比平常更多的貨物,隨着同時期瓦特的蒸汽機的發明,工程師們將這兩者結合,由蒸汽機代替牲口,將貨物放在鐵軌上,這就是火車的由來。
美國南北戰爭到來時,已經有三萬英里的鐵路線縱橫在美利堅國土上,前言道伊利運河使得運輸成本降低到之前的1/20,鐵路帶來了更多的難易想象的便捷,更重要的,對於美國他鏈接了各個州,對於世界,它連接了各個國家,創造了真正意義上的經濟。而金融在鐵路的修建過程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鐵路證券成為華爾街的主要品種,南北戰爭前,鐵路股票佔了整個證券市場的1/3.
3)、電報
金融戰就是信息戰,美國金融也有"烽火戲諸侯",19世紀早期,費城和華爾街之間鋪設了一條旗語線,每隔6英里,會安排一個人在樓頂或者山頂,拿着望遠鏡和大旗,傳遞價格,紐約證券交易所開盤后,價格在30分鐘后能夠通過這個信號傳遞系統傳遞到費城。但半個小時對於金融市場的確久了點。後來,一個叫做莫爾斯的美國畫家創造了高效的信息傳遞系統----電報。它可以幾秒鐘之內將美國紐約的股票價格傳遞到費城和其他地方,很快,金融業迅速發展,使得紐約真正成為美國的中心。就像現在的3G,4G對於整個社會,包括金融業的促進一樣。這其中一個有趣的故事是,電報發明前靠快遞運送情報起家的公司紛紛改行為金融業或經紀業,其中就有美國運通公司(American Express),一些公司的名字果然有他的歷史,這點上仔細研究會很有意思。
4、金融的罪與罰(美國南北戰爭)
金融是美好的,金融也是罪惡的。金融使得一個國家迅速騰飛,百年時間成為世界第一,金融有也有可能讓一個國家幾年時間瀕臨"破產".在美國的金融歷史上,很有意思的一段時間是南北戰爭。從一開始,南北雙方就面臨著財政問題,北方幸運的是,一批金融家為北方政府服務,大規模的戰爭融資成為重要措施,主要有三種方法:
1) 政府提到稅收,簡單說,能收的全都收稅。但缺點是顯而易見的,民眾的利益受損。
2) 大量印鈔,這個無異於飲鴆止渴。適當採用可以。南北方都採取了這個政策。但是南方過度依賴此策略,使得膨脹率達到戰前的9000%
3) 借款,發行國債,隨着大量債券的流入,華爾街發生了變化。投資者意識到戰爭是曠日持久的。不僅可交易證券數量大大增加,而且政府大量的支出將流向鐵路、鋼鐵和軍工廠,這些公司產生的利潤遠遠不斷流向華爾街,達到雙贏。
然而金融不總是正面的,當時北方政府發行了綠鈔,法律規定綠鈔和金幣可以平價消費,根據"劣幣驅逐良幣"的規律,人們開始囤積黃金,使用綠鈔,華爾街出現了黃金交易和黃金投機,當北方取勝時,黃金價格下跌,南方取勝時,黃金上漲。因此投機商們在北方和南方的軍隊里同事安插了刺探消息的人員,因此也比華盛頓方面更早知道戰爭情況,比如華爾街先於林肯知道了葛底斯堡戰役的結果。為了在黃金上盈利,投機商們毫無感情的把賭注壓在北方失利上,林肯總統為此身為惱火。最終政府頒布法令,暫停黃金的交易。通過這個歷史情況,可以清楚地看到,在金融的巨大利益面前,國家利益竟也被利用了,金融就像個硬幣,兩面映射了美與丑。
5、大摩(J·P·摩根)
大摩是所有金融人嚮往的企業,它的創建者J·P·摩是華爾街的接傑出代表。他從小受父親影響,一生立志兩個追求:一是永遠追求國際銀行業的最高標準,二是如果要在這個領域獲得長期的成功,個人誠信無比重要。他強調"金錢買不到道德".摩根建立的投行相比前任,更具進攻性,對於證券市場的把握更加精準。他的客戶小范德比爾特佔有紐約中央公路87%的股份。不過他希望分散他的資產,又不想引起市場混亂。摩根接下了這個任務,成功的以每股120美元高價在倫敦市場拋售了15萬股紐約中央鐵路的股票,從此一戰成名。大摩的輝煌延續至今,而他也是我個人非常崇拜的歷史人物之一。
二、名詞解釋
這些詞彙的解釋既非百度百科,也不是WIKI,而是從戈登先生這本書中提煉的,加入了自己的理解,僅供參考。了解金融詞彙的來龍去脈(比如"梧桐樹協議")會對金融發展理解更加全面。篇幅所限,以下僅是書中幾個詞彙。
1、華爾街:新阿姆斯特丹(紐約前身)建立后,變得異常繁榮,荷蘭統治者彼得為了阻擊新英格蘭的英國殖民者對阿姆斯特丹的進攻,決定在城市的背部建立一道防禦城牆。多年後城牆厚一塊長30米的空地被保留下來用于軍隊調度,隨着交通逐漸成為曼哈頓地區的一個問題,這塊空地被改造成一個十字路口,緊挨這個城牆遺址的街道被命名為"街檣(Wall Street)"也就是華爾街。
2、鬱金香泡沫:人類歷史上有記載的第一次金融泡沫就是鬱金香泡沫,16世紀中期,鬱金香被從土耳其引入到西歐。人們開始對鬱金香進行了狂熱的追求,富人們爭相在自家花園裡展示這種新品種,1635年,一種叫做Childer的鬱金香品種單株賣到了1615弗羅林(荷蘭貨幣單位),而此時荷蘭的一頭公牛價值是480弗羅林。但是任何物品他的實際價值總是一定的,當某個時刻人們意識到賣空鬱金香時,價格就崩盤了,成家上萬的人傾家蕩產。
3、梧桐樹協議:為了減少場外交易,1792年3月21日,經紀人們達成了一項協議,這條協議內容為 "從今天起,我們將不以低於0.25%的傭金費率為客戶買賣任何股票",21個經紀商和3家經紀公司簽訂了這個協議,歷史學家們研究,這個協議是在一顆梧桐樹附近簽署的,歷史上就把這個協議成為"梧桐樹協議",梧桐樹也成了金融特別是證券業的代名詞。
4、經紀人:經紀人這個詞是14世紀從法語引入到英語中,它在法語中的原意是指:把一桶酒分裝成一杯杯或一瓶瓶再賣出去,這個詞一直特指零售商和批發商,此後,它完全用來指不直接參与生產的中間人。含義逐漸演變為:將賣房和買方厝合在一起,並對促成的交易收取傭金的人。
5、投機第一人:投機大家都知道,沒有投機,證券市場將失去活力,多度投機,市場會變得混亂,人們會失去信心。特利爾,這個出生在馬薩諸塞州的美國人,是歷史上最早通過短期波動來獲利的人,與之前的投機者不同,他沒有任何的政府關係,也沒有長期合伙人,他用比其他證券交易者對於一些市場特殊事件的更準確的判斷來賺錢。舉一個實戰例子,利特爾組織了一個投機者集團悄悄購入莫里斯運河的股票,當那些賣空者為了交付股票而到市場上買這隻股票時,發現利特爾已經買斷了這支股票。一個月內,這支股票從10美元升到185美元。
5、海盜協議:19世紀80年代中期,鐵路利潤急劇下降,充分競爭的後果帶來鏈接兩個地方修了兩條條路的現實,摩根說服兩家鐵路公司,紐約中央鐵路和賓夕法尼亞鐵路公司,請他們登上海盜號游輪,在哈德遜河上來回航行,直到簽署了和解協議,兩個公司相互買下鐵路線,並停止新建重複的鐵路。
書讀完了,但思考沒有停止,美國之所以引領世界經濟,最重要的是她的創新精神,從金融業發的發展就能夠看的出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利用這種創新精神,後續我會繼續和同志們通力合作,為客戶、為國家金融業的信息化添磚加瓦。
相關範文
- ·《偉大的博弈》讀後感
- ·“小偷示眾”凸顯國家法與民間法的博弈
- ·網吧監控:隱私權與公共利益的博弈
- ·名與利的博弈
- ·偉大的悲劇 讀後感
- ·《教育最偉大的奇迹》讀後感
- ·《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讀後感
- ·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讀後感
- ·偉大的悲劇讀後感3篇
- ·校長最偉大的智慧讀後感
- ·《偉大的悲劇》讀後感600字
- ·偉大的悲劇讀後感600字
- ·偉大的母愛一一讀《血色母愛》有感
- ·感恩心:最偉大的力量
- ·弘揚偉大的長征精神心得體會
- ·最偉大的愛——讀《生命的奇迹》有感
- ·讀《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有感
- ·偉大的開端教學反思
- ·人生最偉大的目標是行動
- ·偉大的先人教學反思
- ·讀《世界上最偉大的員工精神》有感
- ·世界上最偉大的管理原則
- ·偉大的女性——三八婦女節演講稿
- ·愛國朗誦稿-為偉大的盛典歌唱
- ·讚歌獻給您:偉大的中國共產黨
- ·建黨節朗誦詩:我愛您,偉大的中國共產
- ·紀念偉大的12.9運動演講
- ·在偉大的經濟時代下,摳起來
- ·人類文明史上最偉大的愛情
- ·偉大的藝術家
- ·偉大的母親《生日隨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