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工作體會 > 初中數學教育敘事

初中數學教育敘事

手機:M版  分類:工作體會  編輯:pp958

  初中數學教育敘事(一)

  一次數學課上,我留了幾道數學題,其中有一道是找規律題,在巡視過程中發現這道題做得相當差,有些學習不錯的同學也沒有做出來。課下我進行了自我反思,並就此問題做了全面調查,發現有些同學遇到此類問題覺得束手無策,有的同學靜下心來能解較易發現規律的題目,但在考試中一旦緊張有時會覺得發懵。因此,有的同學向我提出,解這類題有沒有比較好的方法。

  其實,同學提出的這個問題非常好,他們想知道這類問題中所隱藏的某種秘密。但我不想就這麼直接告訴他們現成的答案。為了抓住他們的好奇心與求知慾,我讓同學們搜集曾做過的,或沒有做過的相關習題,因為有些同學想難為一下老師或其他同學,所以刻意查詢了許多資料找了許多他們認為的難題,我也調整了我的教學計劃,打算用一節課的時間解決這個問題,並為此做了充分的準備。

  開始上課了,一組同學首先提問,其他組同學不甘示弱,絞盡腦汁,相互爭論着,最終解答出來,他們臉上漏出了成功的喜悅。並且有的同學直接向我提問,雖然我是有備而來,但還是故弄玄虛,作出努力探索的樣子,有些同學還真為我着急了。其實我想通過這種方法引導學生學會思考,怎樣入手,為什麼這樣想。在同學們的幫助下我也完成了提出的問題,並對同學的幫助表示感謝,而他們此時的笑容是非常自豪的,準確點兒應該說是非常得意的,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很了不起,可以幫助老師了。

  接下來,我來個順水推舟,讓同學觀察數字規律題與圖形規律題,得到的規律式有什麼特點,很快他們得出了結論:有的是一次函數關係,有的是二次函數關係。這個結論非常準確,這是我所沒有料到的。此時,我從心裡佩服他們,給了他們最真切的鼓勵:你們真了不起!之後,我又提出新的問題:那麼怎樣才能判斷這個規律式是一次函數關係呢?帶着這一問題,同學們又積極探索起來。從幾道一次函數規律式問題中找到了真確答案:當因變量的差除以相應自變量是常數時,就是一次函數關係。那麼,其他情況一般就是二次函數關係了。帶着同學自己得出的結論 ,我們展開了應用大練兵活動,通過一番實戰,有些對結論持有懷疑態度的學生也打消了疑慮。

  通過這次教學經歷,我真正意識到學生的需求是第一位的,在今後的教學中,應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激發學生的求知慾與探索欲,使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有不同的發展。

  初中數學教育敘事(二)

  教學不僅是一門技術,也是一門藝術。在教學在我們不僅要喚起學生探究的慾望和熱情而且還要調動學生的學習心情,讓學生的大腦充分活動起來。 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學習,在生活中融入集體。我就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講一下本人在教學過程中,是如何圍繞貫徹素質教育思想,讓每位學生感受學習的樂趣。

  我現在的教學任務是七年級數學,我發現我班有幾個學生對學習積極性不高,由於他們的父母長期在外務工,父母不在家,他們經常得不到父母的鼓勵和誇獎,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重重又得不到父母的幫助和安慰。久而久之對自己的行為能力產生懷疑,兼之與同學發生衝突受了同學欺負感到委屈又不願向老師報告,無法得到解脫而埋藏在心裡。於是性格變得更加內向、孤僻、自卑,遇到不會的題目也不去請教老師和同學,加之,父母不在家,他們長期無人管理約束,做事拖拖拉拉,惰性很大,不加以控制自己,而是放任自流。如此下去,他們回一直在差生隊伍里徘徊,走不出來的。

  了解到這一情況后,於是內心便產生了一種想幫助他們走出困境的想法,試着我便單獨的找他們談心,從內心去了解他們,讓他們感受到老師給他們帶來的溫暖,例如,下課後詢問他們課堂上是否能聽懂,對老師有什麼建議和要求,父母不在家能不能按時吃飯,天氣冷要多加衣服,有什麼困難可以向老師提出來幫助解決,用真心與他們交流,表達對他們生活和學習的關心,他們受到老師的關懷后,也漸漸的與我拉近了距離,在以後的課堂上,也不再像以前那樣走神和做小動作了,作業也能按時交送了,由於他們的底子差,平時課堂上很難聽懂,儘管他們課後很用心學習,但學習成績仍不見提高,於是,我就利用課餘時間給他們輔導功課,把他們不懂的知識補上來,漸漸地,我發現他們上課竟然舉手回答問題了,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在他們的學習成績得到了逐步提高。期末考試也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然而在七年級下學期,我發現程小妹,蔡紫欣,程鵬等幾位同學,每次討論幾何題時總是不積极參与,在下面獨自做作業、看書,既不參加討論,也不發表個人見解。學校大型活動等,他們也在下面做自己的功課。於是,我找他們談話,他們說:“只有認真讀書才有出路,干那些與自己無關的事耽誤時間。”還說“參加活動就是浪費時間”。我想:這是長期應試教育效應的餘波,使其心理健康受到影響, 導致興趣狹隘,情感淡漠,意志薄弱,缺乏交往能力。這樣的人,學科成績再好也只是書獃子一個,更為嚴重的後果是可能成為“有知識、無品德的危險品”。

  針對這些現象,我採取以下做法:

  1、找他們分析形成目前狀況的原因,告訴他們有客觀原因,也有主觀原因。客觀上講:一是長期以來學校迫於升學率的壓力,只重抓學科教育,輕抓或淡抓其他活動。二是父母的“成龍成鳳”觀點偏狹影響。 通過和他們交流、分析,使他們明確未來社會對人才的個性要求更高, 告訴他們學會學習、學會做事、學會做人、學會交往是適應生存和適應未來社會的必備素質,使之端正思想觀念,樹立科學的人生觀。

  2、尋求超越方式,進行積極超越。 做到有針對性地解決班上實際問題,有意識地給他們布置說話內容,如在跟蔡蒙這樣一個喜歡遲到的同學說句心理話的 ,要求程小妹,蔡紫欣,程鵬等先送一句話給蔡蒙同學。總結時對他們積极參与討論的積極態度和說話內容予以肯定和表揚,學校大型活動動員他們(程小妹,蔡紫欣,程鵬等參加項目要求他們完成。二是樹立他們在集體中的位置,以培養其集體意識和榮譽感。組織他們參加學科競賽、科技製作等集體活動,取得榮譽,便予以慶祝。三是發現其他同學的離群行為,在班級中進行教育,使他們從別人的例子中,受到平行教育,逐步使心理由“離群”轉變為”親群”。

  3、給予鼓勵,處處進行督促。 學生在開始接受超越“離群心理”教育時表現很積極,但後來也有再回頭的趨勢。這時,就不失時機地再給其布置參與和主持活動,對他們關心集體,並培養了多種興趣的進步予以表揚,並督促他們制定“參與班集體活動計劃”,逐漸加大他們在集體活動中的參與頻率,對他們的評語也隨之提升,使他們逐步告別“離群心理”,形成集體觀念。

  通過我近一學期時間教育,程小妹,蔡紫欣,程鵬等人的“離群心理”不但沒有了,而且各人的文化成績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使他們體會到了融入班級的快樂感。

  總之,老師有責任早一點讓他們具有免疫能力。讓他們在困難和挫折面前從容不迫,不產生緊張狀態和消極的情緒反應。面對挫折能夠從容不迫是說教式無法得到的,學生必須經歷挫折才有可能超越挫折。因此老師在教育教學中還應注意設計教育環境,不要一味給學生營造一種都能輕易滿足的教育環境,更不要阻礙他們適當接受困難和挫折磨難的機會,“千教萬教教人做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是我對自己和學生的要求!

  初中數學教育敘事(三)

  教學不僅是一門技術,也是一門藝術。教學的藝術性在於它能喚起學生探究的慾望和熱情,點燃起學生探究智慧的火花,開啟學生思想智慧的閘門,讓學生充滿靈氣的大腦和充滿創造的雙手充分活動起來。使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學會學習,在學習中學會創造,在生活中融入集體。我就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講一下本人在教學過程中,是如何圍繞貫徹素質教育思想,讓每位學生不再孤獨。

  在上學期開學不久,我發現我們七(3)班上有幾個成績差的同學,如高瑞瑞、韓笑、張夢揚等,由於他們的父母長期在外務工,由於其父母不在家,他們經常得不到父母的鼓勵和誇獎,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重重又得不到父母的幫助和安慰。久而久之對自己的行為能力產生懷疑,兼之與同學發生衝突受了同學欺負感到委屈又不願向老師報告,無法得到解脫而埋藏在心裡。於是性格變得更加內向、孤僻、自卑,遇到不會的題目也不去請教老師和同學,加之,父母不在家,他們長期無人管理約束,做事拖拖拉拉,惰性很大,不加以控制自己,而是放任自流。如此下去,他們回一直在差生隊伍里徘徊,走不出來的。

  了解到這一情況后,我便開始對他們加強教育。其教育過程敘事如下:

  (1)平時多關注些他們,讓他們感受到教師給他們帶來的溫暖。例如,下課後詢問他們能否聽懂課;對老師有沒有什麼建議;父母不在家他們能不能按時吃上飯;天氣冷了有沒有厚衣服穿;言語間流露出對他們生活和學習的關心。他們受到老師的關懷后,甚是感動,在以後的課堂上,聽課不再像以前那樣總是走神了,作業也能按時交送了,而且做得也非常認真。

  (2)課餘時間我對他們進行心理輔導,讓他們意識到孤僻的性格對於以後的學習和生活都無益處,並鼓勵他們嘗試主動與他人溝通交流,不要再孤立自己,而要融入班集體的生活中去。並且,我還注意幫他們樹立信心,幫助他們制定學習目標,找到學習的動力。

  (3)由於他們底子差,平時上課很難聽懂課,儘管他們課後很用心學習,但學習成績仍不見提高。於是,我就在課餘時間給他們輔導功課,因為我不但是他們的數學教師,還是他們的班主任,所以給他們輔導功課時,我不但輔導他們的數學知識,後來只要他們沒學會的,我都給他們輔導(除外語我不會例外),把他們不懂得知識補上來,漸漸地,我發現他們上課時,竟能舉手並正確的回答問題了。

  經過一學期的努力,在期末考試中,他們的成績得到飛速的提高,名次基本處在中等偏上的位置。其中,韓笑同學,竟然名列前茅,這種結果遠遠高出我們共同制定的爭取及格的學習目標,更加激勵着我們繼續努力奮鬥。

  然而在七年級下學期,我發現他們幾位同學,每次討論幾何題時總是不積极參与,在下面獨自做作業、看書,既不參加討論,也不發表個人見解。學校大型集會、運動會等,他們也在下面做自己的功課。於是,我找他們談話,他們說:“升入重點高中只看成績,只有認真讀書才有出路,干那些與自己無關的事耽誤時間。”還說“參加活動就是浪費時間”。

  我想:這是長期應試教育效應的餘波,使其心理健康受到影響,形成了“離群心理。”導致興趣狹隘,情感淡漠,意志薄弱,缺乏交往能力。這樣的人,學科成績再好也只是書獃子一個,更為嚴重的後果是可能成為“有知識、無品德的危險品”。

  針對這些現象,我採取以下做法:

  (1)認識“離群心理”,矯正思想觀念。找他們分析形成目前狀況的原因,告訴他們有客觀原因,也有主觀原因。客觀上講:一是長期以來學校迫於升學率的壓力,只重抓學科教育,輕抓或淡抓其他活動。二是父母的“成龍成鳳”觀點偏狹影響。上述原因,客觀上對三位同學“離群心理”形成起着潛移默化的影響。主觀上講,由於同學們對未來社會“用人觀”和人才標準認識不足,把人才標準絕對化,對“需要就是人才”缺乏思考。通過和他們交流、分析,使他們明

  確未來社會對人才的個性要求更高,通過沿海地區有些行業技術工人工資高於碩士生工資的例子,告訴他們學會學習、學會做事、學會做人、學會交往是適應生存和適應未來社會的必備素質,使之端正思想觀念,樹立科學的人生觀。

  (2)尋求超越方式,進行積極超越。“離群心理”的超越方式,一是根除舊習慣,形成新習慣,把“主題班會”改成“主體班會”,做到有針對性地解決班上實際問題,有意識地給他們布置說話內容,如在跟王大蒙這樣一個喜歡遲到的同學說句心理話的主體班會上,要求高瑞瑞、韓笑、張夢揚等先送一句話給王大蒙同學。總結時對他們積极參与討論的積極態度和說話內容予以肯定和表揚,學校大型活動動員他們(高瑞瑞、韓笑、張夢揚等)參加,並布置項目要求他們完成。二是樹立他們在集體中的位置,以培養其集體意識和榮譽感。組織他們參加學科競賽、科技製作等集體活動,取得榮譽,便予以慶祝。三是發現其他同學的離群行為,在班級中進行教育,使他們從別人的例子中,受到平行教育,逐步使心理由“離群”轉變為”親群”。

  (3)時時給予鼓勵,處處進行督促。在組織他們進行超越“離群心理”的過程中,必然會有很多波折與反覆,這既要靠自我教育能力、更要靠教師鼓勵與督促。上述三個同

  學在開始接受超越“離群心理”教育時表現很積極,但後來也有再回頭的趨勢。這時,就不失時機地再給其布置參與和主持活動,對他們關心集體,並培養了多種興趣的進步予以表揚,並督促他們制定“參與班集體活動計劃”,逐漸加大他們在集體活動中的參與頻率,對他們的評語也隨之提升,使他們逐步告別“離群心理”,形成集體觀念。

  通過我近一學期時間教育,高瑞瑞、韓笑、張夢揚等人的“離群心理”不但沒有了,而且各人的文化成績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使他們體會到了融入班級的快樂感。

  進入八年級后,由於學習任務重、時間緊,而且他們(高瑞瑞、韓笑、張夢揚等人)的知識根基,不如那些成績一直都比較好的同學的知識根基穩固。以致於這些後來居上的同學,在八年級的學習中倍感吃力,對部分章節的內容仍不能很好的把握,這就給他們增加了比別人更多的壓力。為了把把所有的內容都很好的掌握,給九年級打下堅實的基礎,他們晚上熬到很晚,縮短睡眠時間而用來學習。在期中考試后,我發現高瑞瑞等人,經常上課時暈暈沉沉,有時竟然上課睡著了。

  於是,課後我就找他們談話。當得知他們晚上熬夜,甚至熬通宵學習才導致上課睡着后,我立即對他們的這種行為進行制止。並讓他們意識到他們的行為已經本末倒置了,對學習不僅無益甚至還有害。為了幫助他們鞏固基礎,我沒事幾乎不離開班級,隨時為他們講解遇到的難題。恢復正常的作息以後,他們上課時明顯有精神了,頭腦也似乎更靈活了,難題一點就通。

  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他們在八年級的期末考試中,成績再次飛躍,其中高瑞瑞和韓笑,名列前茅。真可謂:“功夫不負有心人”!

您正在瀏覽: 初中數學教育敘事
網友評論
初中數學教育敘事 暫無評論